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2009-08-17刘月
刘 月
[摘 要]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性,并且考察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应寻求产业结构升级,向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发展,改善国际分工地位。
[关键词]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8-0016-02
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
分工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进行劳动协作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实现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主要途径。国际分工即各国生产者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跨越国界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提出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而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则是Gereffi等人在波特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将企业战略规划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内整个行业上游的研发、设计,中游的零部件制造与组装,下游的营销、品牌和服务。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是一种国际性的生产网络,反映了各国企业之间根据要素禀赋进行合作的经济关系。
价值链分工是一种要素合作型分工,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决定了它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资本、技术、管理和高素质劳动力等高级生产要素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一般加工型劳动力的流动性很低,而且高级生产要素往往是相对稀缺的。要素的相对稀缺度决定了其相对收益。发达国家拥有流动性强的高级要素,发展中国家则只有流动性较差的生产要素,这就决定了价值链分工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益是不均衡的。
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当今国际分工格局中,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最适合的地点和最有利的获利机会。改革开放的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为全球的要素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流动的空间,因而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外部要素的大规模流入为中国制造业的扩张提供了机会,让中国近30年来,造就了大批的具备国际规模的制造基地和生产企业,中国生产的家用电器,玩具,服装等产品遍布全球,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被国内外人士称为“世界工厂”,但在全球的价值链中,我国基本上处于附加值很低的生产制造环节,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并且国内制造企业的全球市场拓展能力也很薄弱,这些致使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
在产品分工中,随着工业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在世界制成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仅是0.8%,而在2003年,这个比值达到7.7%,至此,中国在世界制成品出口国的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升为2003年的第4位。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品、服装、钢铁、化学制品、汽车及制品、办公室机械与通信设备的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4.6%、4% 、0.3%、0.8%、0、0.1%提升到2003年的15.9%、23%、2.7%、2.5%、0.5%、12.9%,可见,中国主要工业品的出口在不断增长,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从出口的商品来看,中国出口的大宗工业品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目前具有较大优势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和加工组装型机电及电子通信产品,但由于高增值环节的专利、技术或品牌则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导致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低下。如下表:
从要素分工的角度看,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中国从最终产品制造起步不断拓展参与到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中,中国制造业对于这种分工角色已有了一定的路径依赖,如果继续被动地接受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国外直接投资,而缺乏自己内部产业升级的主动性,在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也只能局限于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飞跃。
3 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国际化经营企业尤其跨国公司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主体,而跨国公司一般控制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和技术,把附加值高的和高增值的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却把其他的低附加值部分外包给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比如,中国工人的工资不仅低而且工作条件极其恶劣,是对我们劳动力的一种剥削和压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不仅价格上受制于人,而且低的制造成本并不能带来高的利润。
现在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简单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数量方面,仍存在着差距。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供给不足,大量的技术、产品、产业发展空间被跨国公司挤占。我国制造业大部分技术及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引进的后续工作没跟上,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
其次,市场拓展能力低下。由于企业管理落后,体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缺乏市场及品牌意识,使研究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不能协调发展,难以对市场进行良好的控制和适应,从而导致在附加值高的品牌销售等环节上几乎没有地位可言,无法突出其竞争优势。
4 中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策略
目前,制造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全球性战略调整和重组,其主要背景是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显著加快,这极大地改变了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卷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全球制造业生产形态也正逐步发生变革,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布、组合和“洗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转移扩散使竞争力的构筑不再依靠产品价值链的整体占有,而是根据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尽力参与并占据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部分,只要制造企业占据开发设计环节和销售服务环节这样的战略环节,就可以在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首先,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需求在不断扩大,为我国企业的迅速成长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本土优势,我国制造业应该利用快速发展的国内市场积极促进产业升级。本土企业可利用熟悉本国市场,占据市场网络资源的特点,积极整合全球价值链,自身专注于品牌和营销等价值环节的经营,把制造等价值环节外包给制造技术先进的海外企业,由海外企业为我国品牌经营企业进行贴牌生产。加快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工业化经济体系。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注重自己研发技术,逐渐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
其次,我国制造业在经过资本和技术的长期积累,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因此也应该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在服装纺织和消费类电子业继续加快实施“走出去”的策略,尽快实现功能升级。近年来,以海尔、联想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去,他们已经率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另外,在机械和重大成套装备这些比国外公司更加具有得天独厚的国内竞争优势的产业,可以实施“以我为主”的战略,更大范围地占领国内市场,进而走向海外市场。
最后,高素质的人才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各制造企业应该重视人才,优化工作环境,制定优惠的政策,积极引进国外的优秀人才,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回国工作或创业,把发挥国内人才作用与引进国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
在全球的制造业沿价值链进行转移的这个有利的机遇下,中国制造业应顺应其发展趋势,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比较优势,稳固其在产品生产制造环节中的地位,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价值链的研发设计环节进行攀升,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其市场拓展的能力,并且逐步走向国际市场,进而占据价值链附加值高的区段,最终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国” 向“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邱如美,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4,22(5):34-42.
[3]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22(3):4-9.
[4]魏澄荣.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路径选择[J].亚太经济,2004,21(5):10-11,15.
[5]赵文丁.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3,21(8):32-37.
[收稿日期]200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