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记忆是真实的吗?
2009-08-17
英国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很不靠谱。他们发现,人们的记忆不但易受他人影响,而且天生具有理想化色彩……
记忆确实会“撒谎”
几年来,桑娅·惠勒都觉得她的小学生活充满了乐趣,“我经常会回忆起那个带有喷泉的小花园,我们一边玩,一边开心大笑。”可她妈妈却说:“那时候她经常说在那儿上学太痛苦,因为总有几个女孩捉弄她。她还说那里根本就没什么花园,更别提喷泉了。我觉得她一定是把事情记混了。”
其实,惠勒“绚烂”的记忆再平常不过了,因为无论多么久远的记忆都喜欢“投人们所好”。美国一名心理和社会行为学教授说,我们的记忆总有种“至尊情结”,那就是,记忆总比真实情况好很多。比如说,你会记得在大选中投票了,实际上你并没有投;你会记得给慈善事业捐了很多钱,实际上数目并不多。
但这种“记忆错觉”很少发生在那些极度沮丧的人身上,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夫特斯教授说,某种程度上这是“吃一堑,长一智”。你愿意怎样生活?带点虚幻的舒心,还是十分真实的不幸?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
记忆也会被“诱拐”
为了证明人类“记忆错觉”的程度,罗夫特斯教授进行了一次实验,让志愿者阅读一些发生在童年时代的事件描述。其中一个场景是:5岁时,你和妈妈一起逛商场,可是你走丢了,后来被一个好心人送回家。此后,相当一部分志愿者把这一事件描述得栩栩如生,眉飞色舞,就像这件事确实发生在他们身上。
最近,沃尔威克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金伯利·韦德做了一个新实验,她向志愿者展示了一张经过电脑处理的照片,看起来好像志愿者在乘坐热气球。当志愿者仔细端详后,他们创造的“记忆”令人震惊。其中一个志愿者说,我十分肯定那是在我6岁时发生的,当时我在上学,花10英镑就可以乘坐热气球到20多米的空中,我敢肯定这张照片就是我妈妈在地上拍摄的。
韦德说,类似的现象在司法界尤为普遍,警察会利用具有暗示性的技术手段,从目击证人和被告那里获得有利的“记忆”,当然并不合法。她又补充说,有些人在引导下相信他们犯了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罪行,甚至会主动向警方坦白。 因此,记忆并不能单独作为法律依据。
“记忆错觉”也有益
治疗专家提醒韦德,精神疗法可以采用强化的“引导手段”治疗病人。病人萨拉说,“在很小的时候我得了抑郁症,一直都治不好,精神治疗师对我进行引导,我开始相信以前确实有些糟糕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后来,精神治疗师促使萨拉说出了遭受家庭成员虐待的往事,事实上可能也没那么严重。这样,医生因找到一种治疗方法而欢喜。
卡尔·萨巴格是位作家,正在写一本名为《记住童年,记忆是如何背叛我们的》的新书。卡尔说,人们喜欢讲故事、说大话,以期望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有趣的人,这样记忆变成了一个歪曲事实的被动机制,甚至不需要别人提供“暗示”性的问题或者图片。
记忆研究中最让人震惊的结论是:记忆的细节越具体,准确性可能越差。尽管“记忆缺陷”通常被当成记忆不可靠的证据,但实际上,正是这些“记忆缺陷”为记忆过程本身打上了抹不掉的烙印。
正如卡拉·拉内在莱斯特大学进行的审判心理学演讲中所说,人们仍然相信:如果一个人带有强烈的感情复述过去,那么这一定是真的。但是,经过对记忆这么多年的研究,卡拉·拉内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童年记忆是真的。
(摘自《安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