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子
2009-08-17魏微
魏 微
那一年,我大约10岁吧,念小学四年级。有一天,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遇见了一个人贩子。他长得很瘦,有四十来岁,脸色蜡黄。能看得出来,他像一个乡下人。
他过来跟我说话。他说,小姑娘,一个人回家呢?我看了他一眼,也没有搭话。
他说,你跟我走吧,我给你糖吃。
我继续走路。从他开口说话起,我就明白了他的身份,虽然已是傍晚,可是我并不怕。我想,如果他再纠缠下去,我就正色地告诉他,我要喊人了。
我想象着自己凛然的样子,转过头去的那一瞬间,非常平静地、冷冷地跟他说:我要喊人了。
我一直记得这句话,虽然没有说出来,因为人贩子不久就走了。我觉得很遗憾,单为那句话。我希望以自己的冷静和从容吓走他,显然,我没有得逞。他是个没有经验的人贩子。
他太像人贩子了,长得不好看,说话很直接,而且他足够胆小;面对一个小孩子不屑的、从容不迫的神色,他就走了。
我回家以后,把这一幕讲给我父母听,我叔叔恰好也在,他很紧张。他怎么也不能相信,我怎么就逃过来了?他说,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又是傍晚时分,如果他再跟你说几句话,告诉你不远处有一场露天电影……我父母听了,也是面色惨然。
可是我安然地坐在小板凳上,把手塞进凉鞋里剔除沙子,微笑着。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人的秉赋,从我10岁的那天傍晚,遇上人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很多年后,我还能想起这件事,并不是害怕;我想着,我要是另一个小孩子,天真,轻信,对人事有足够的好奇心,那会怎样呢?或者在某个瞬间里,我还是我,可是也保不准有偶然的冲动,就这样心血来潮地随他走了。
那会怎样呢?
我现在会在哪呢?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那真是难以想象。
我好奇的只是那一瞬间,像站在茫然的十字路口,本来是通往回家的路上,可是心思稍稍动了一下,很偶尔的,拐向了一个陌生的方向。人世最让我叹服的还是那些极偶然的瞬间,为我们自己也不明白的心思支配着,永远改变了方向。
可是我没有,在许多重要的关口,完全凭着直觉,我往回家的路上走去了。
(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