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确定环境中的应对之道

2009-08-17童第轶

投资与理财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个人消费行情消费

童第轶

经历了4月下旬的震荡后,上证指数继续走强,投资者在分享上涨行情带来收益的同时,对后市的疑虑更加沉重。人们纷纷猜测此次上涨行情未来如何演绎。尽管预测短期行情是极其困难的,但在具体分析当前市场情况后,仍可寻找出正确的应对之道。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6.88%,今年一季度同比下滑25.81%,但环比却出现450%的增幅,这意味着国家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产生了积极成效。

悲观者认为,经过半年多的连续上涨,多数个股股价已经充分反应了当前的政策预期及流动性充裕状况,股指的上涨阻力增大。创业板推出和IPO开闸的预期升温,都将极大地制约今后行情的发展。

乐观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开始显效。1-4月快速扩张的信贷,将有相当部分转化为二、三季度的新增投资,最近国务院决定降低大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这都意味着政府正在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良好的宏观大背景下,虽然短期市场因反弹幅度较大面临一定的估值压力,但大市值蓝筹品种整体在本轮反弹中涨幅并不大,仍具备估值吸引力,未来行情仍有持续空间。

其实,本轮行情的运行,体现出政策预期与资金推动相互交织的鲜明特征。从中期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消化过剩产能和产业升级的问题,是外需向内需转化的问题。

一季度,我国重点商品出口总额2803.2亿美元,同比降20.27%。同时国内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相对上年同期有所下滑,购买能力明显下降。去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去库存化”,充分反映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但是企业库存削减之后,不代表经济企稳就会到来。

结合市场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上市公司业绩和经济资金面发生大变的可能性都不大,期待经济步入高增长、股市进入业绩和资金双轮驱动的黄金时期或许过早。但政府的扩张政策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资金面对股市的支持应该还会持续,资金面和业绩双双衰退的阶段也已经过去。

因此,市场很可能会随着经济复苏进入新的不确定时期而经历反复的震荡。今年的市场仍会是资金而非业绩驱动的行情,未来政策刺激的热点可能会成为未来行情中的突出表现者。

如果2009年4月份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则出台新的经济政策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政府下一步计划集中刺激的消费领域将是两个层面:居民个人消费和国家消费。

从居民个人消费角度看,中国的老百姓具备潜在的巨大购买力。截至2008年底,全国居民储蓄超过21万亿元人民币。同时,由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消费需求是足够的。中国老百姓有购买需要,同时又具备购买力,不消费的根源在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太高。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医疗、养老、教育都成为需要巨大花费的领域。释放内需的治本之源是首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就要求首先启动国家消费——完善社保体系,这也是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社保体系的完善非朝夕之功,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推动改革。

沿着上述分析逻辑,国家自身消费比居民个人消费似乎更容易启动,而相较于通过长时段的体制改革激发居民消费,国家在某些方面增加消费支出则显得更为方便快捷。观察2009年以来国家各项政策可以发现,增加军备开支很可能成为国家增加财政消费的主要渠道,这对于军工板块来讲显而易见是中期利好。大家可以沿着此类思路再进行细致分析,相信很快就能找到可抵御市场短期变化的应对之道。(作者为本刊特约专栏作家,曾任职中国证券报社、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现为龙赢富泽投资公司投资总监)

猜你喜欢

个人消费行情消费
国内消费
互联网金融对个人消费的影响研究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产品策略研究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