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衷情祝福绿色中国

2009-08-14张建龙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09年7期
关键词:杂志社杂志绿色

张建龙 耿国彪

《绿色中国》杂志创刊五周年,这是我们林业系统的一件喜事,也是中国绿色事业的大喜事。我们从内心里感到欣喜和欣慰,我们衷心地祝愿,在今后的岁月里,《绿色中国》杂志一定会办得更好!绿色中国杂志社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我们伟大祖国的绿色事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绿色中国》杂志和绿色中国杂志社五年来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的肯定和赞许,也给我许多的启发。绿色,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看到我国新闻出版界老前辈邵华泽同志为《绿色中国》杂志创刊5周年题写的“让绿色遍布中国”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我觉得,“让绿色遍布中国”这句话,体现了当今时代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意志,也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意志;完全符合当代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也完全符合子孙后代中国人的根本利益。通过这句话,也彰显出了《绿色中国》杂志一贯秉承的办刊宗旨和崇高使命,是对《绿色中国》五年历程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我们欣喜地看到,《绿色中国》作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已经连续五年获准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供代表、委员参阅,并且是其中唯一的综合绿色期刊。《绿色中国》杂志站在时代舆论的前沿高地,发挥中央级主流媒体的优势,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等绿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其人物报道,跟踪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绿色潮流的各界人物;其事件报道,富有力度、深度和广度,及时记录缔造绿色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脚步,见证了前进中的绿色中国的发展历程。另外,杂志开设的绿色论坛,联系了两院院士、社会著名专家学者,就建设生态文明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导向性;其缤纷生活报道,展示了引领绿色时尚、倡导绿色消费的时代风貌,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同时杂志还辟出很大的版面,介绍中国的绿色文化,展示绿色中国美丽的自然人文风光,也很受读者欢迎。总之,《绿色中国》是一本高质量、高品位的杂志。我虽然工作忙,但基本上每期都看,觉得内容丰富,品味高雅,印刷精美,版式大方,是名副其实的体现“绿色中国”特色的好杂志。我对这五年来《绿色中国》杂志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绿色中国杂志社拥有的怀抱绿色理想的工作团队,包括《绿色中国》杂志的优秀编辑队伍、作者队伍,以及绿色中国网络电视的节目编导、制作队伍。我认为,《绿色中国》杂志与绿色中国网络电视实现平面媒体与网络流媒体技术的互动,这是一种创新。

另外,绿色中国杂志社通过设立绿色产业与技术发展中心,实现了媒体报道与产业发展互动,当前正在重点推广郑顺潮博士主导集成和创新开发的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资源化仿生实时处理技术,力图把绿色事业做大,做强。这是一条很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发展新路。杂志社的同志们下了苦功,出了大力。我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这几年杂志社举行了多次绿色论坛,开展了各种与绿色相关的展会等活动,并拍摄了中国首部以林改为背景、以茶叶为题材的电影故事片《龙顶》,有力地推动了绿色经济的振兴。所有这些,都是弘扬先进绿色文化,对社会对时代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由人民网和绿色中国杂志社、绿色中国网络电视共同主办的“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和中国绿色宝贝评选”,并举行颁奖盛典,必将在全国、全社会产生巨大的反响。

在这里,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对绿色中国杂志社,包括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的同志们提出三点希望。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更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围绕局党组的中心工作宣传好林业、生态建设。同时更好地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其次,要集中精力,发挥整体优势,把杂志办得内容更丰富一些、文章和版式更精美一些,文化品味更突出一些。“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希望杂志社能够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吸引更多、更广泛的读者。希望通过作者、编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在若干年后,真正把《绿色中国》杂志办成一本在全国有影响的绿色旗舰期刊。

第三,要从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杂志质量和增强杂志社经济实力出发,继续发扬不畏艰苦、持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举行各种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会活动,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杂志社的发展和国家林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杂志社杂志绿色
杂志收纳碗
追踪绿色的秘密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