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09-08-14刘瑜
刘 瑜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八种不同的智能,教师在教学中对每种智能都要给予重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有目的地以八种智能为切入点,将多元智能理论与生物教学各环节结合,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生物教学 综合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各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加德纳认为人类有八种不同的智能,它们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教授认为,通常各种智能是在相互作用,每个人都具备所有的智能,且每个人都具备多元智能的潜能。由于人的智能特点不同,开发儿童青少年的多元智能,将使具有特点的孩子及早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所以,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正在进行一次全面而全新的改革。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多元智能理论迅速扩充和发展,为优质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多元智能理论蕴涵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等思想,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思想。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该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笔者现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常常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归纳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研究,实验教学又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验证假设、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结果,交流实验成果等步骤,每种方法和步骤都是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研态度等都有重要作用。在生物学教学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智能。
一、言语—语言智能
言语—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拟想、表达和对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能力。表现能顺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培养学生言语—语言智能的机会。生物学家的生平和科学发明的奇闻趣事鼓励学生以故事形式讲述;组织学生开展与生物学有关的讨论会、演讲、知识抢答,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等。教师可将发展和利用言语—语言智能有机地渗透于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如DNA是遗传物质的学习中,为了证明是蛋白质起作用还是DNA在起作用,可以用比喻的方法将人比喻成同位素示踪原子,用语言表达验证过程,这样利用言语—语言智能巩固了知识,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言语—语言智能。
二、逻辑—数学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是指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析能力、处理连锁事件的推理能力和识别图表及数字的能力。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它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其中心就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培养和运用数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教学中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观察、实验、调查之后常常有些数据要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
三、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象具体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矩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包括相互作用的空间感觉和空间视觉。生物学中有很多素材适合利用来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如生物体形态结构图、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生活情景图等;生物学课本中大量图表、图解和彩色插图本身就给学生美的视觉享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肢体—运动智能
肢体—运动智能:是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者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及熟练地掌握物体的能力。典型的特征是能运用身体协调做各种运动、表演及造型。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所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生物学活动课,利用肢体—运动智能进行学习。利用身体—运动智能,让好动学生找到用武之地,促进他们的学习。也可利用这些同学的影响,带动好静同学发展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
五、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是指对音高、音调、节奏和声调的敏感性。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对情感、情绪和观点交流的一种方式。生物学中有丰富的培养音乐智能的素材。人与动物心脏的跳动和呼吸是有节奏的;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也是有其固定的节奏,于是有了脑电波等;鸟类抑扬顿挫的鸣叫就是他们交流情感的语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中蕴藏着的节奏:将生物具有的节奏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表达丰富想像力的机会。如当学生看完血液循环录像片后,可将图像关掉,只留声音和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想象自己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做“神奇旅行”,用音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六、自省智能
自省智能:是指人们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精神生活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又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生物知识与人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学生有丰富的感性知识,为使学生将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教师可把学生个人体验应用到教学中,使所学知识与他们的生活衔接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自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运用。如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后,可让学生检查自己有哪些有利或不利于健康行为,同学间交流。类似活动可促进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由此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智能,利用最佳智能发展自己。
七、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理解他人的能力。包括在小组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教学中,培养人际交往智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围绕教材上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检查本组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并由小组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小组其他成员对设计做出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找寻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这样能很好地培养人际交往智能。
八、自然观察智能
自然智能: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对动植物的认识和分类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能更关注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命形式。生物教学中各种生物形态、生物现象及生物实验中的观察、还有多彩的自然界和其中生物的认知等,都可利用来发展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或将大自然带进教室(录像或自然生物),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最能激活人的自然观察智能”。
新课程理念下,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的各种智能得到了全面发展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