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2009-08-14可素芬
可素芬
[摘 要]网络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对应措施,有效避免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原因 措施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环顾大学校园,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他们对网络的理解、应用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它在给大学生带来网络文明的同时,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它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网络成瘾指的是成瘾者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并且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功能系统紊乱等消极后果。
目前,在校大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而且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有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上网“交友”、“聊天”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许多青少年希望通过网络寻找友情,反而把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混在一起,失去了起码的防范心理。以致使一些犯罪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主观因素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期,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竞争意识强,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和爱情,希望获得成功和受到尊重。网络世界的包罗万象、新鲜刺激正好符合大学生好奇、追求刺激冒险的心理。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因而,在无人监管、轻松自在的大学校园里,自制力薄弱大学生容易陷入网络的陷阱而无力自拔。
2.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而且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爱和娇纵,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当观念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不可调和时,他们容易逃避现实,而神秘又虚拟的网络就成了他们寻求放大自我的最佳选择。也有一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不和睦家庭环境下的大学生,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会促使学生形成网络依赖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复杂的社会生活也会使思想相对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感到难以应付。但遗憾的是,部分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出现这种“网络成瘾”的现象时,我们不必惊慌失措,可以试着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矫正:
1.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自觉抵制网络诱惑
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把网络视为帮助自己学习、成才的工具,矫正不良的上网习惯,自觉抵制网络诱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多参加社会实践;树立远大的理想,勇敢面对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挫折。
2.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要积极营造平等、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做孩子良师益友。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父母应当主动学习,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正确适当引导孩子的上网行为。
3.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对他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学会辩证地处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从活动中收获成功,树立自信心,摆脱网瘾。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经营场所,尤其是高校周围各类网吧的监管,取缔违法经营的网吧,并形成长期的监理机制,优化高校周边环境;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建立先进、有效的网络监管、过滤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的法制化,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
[2]陈迎明,喻跃龙.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成因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7,(2):86-89.
[3]邱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