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
2009-08-13马超勤
马超勤
同学们,看到“模拟家庭”这个名字,你们一定和我一样感到很好奇吧,这个“家庭”难道还“模拟”得了?嗯,这得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说起。
1996年,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的同学们第一次来到建政路敬老院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从那时开始到现在,13年来,同学们定期去敬老院看望、护理老人,与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组成“家庭”,为老人提供各种照顾和帮助。
同学们青春的笑靥、真挚的爱心,驱散了孤苦伶仃、疾病缠身的老人们的孤独,老人们纷纷绽开了笑脸。一批孩子毕业了,老人们难过,但新的一批孩子接着温暖地来到了他们的身边。老人们发自内心地说:“社会主义好!十四中的孩子亲!”
“模拟家庭”交接仪式
参加“模拟家庭”活动的班级每届4个班,每年9月都要举行交接仪式。爱心的接力棒就这样一年一年地得以传承。
祖孙两代的温馨
“模拟家庭”的同学们每周都会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给老人们带去吃的,并给老人喂饭、洗衣服,陪老人聊天。同学们在“模拟家庭”中懂得了孝顺,懂得了体贴,变得乖巧而懂事。
欢乐大家庭
每逢中秋、重阳或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模拟家庭”的同学们会与家长一起接老人回家吃“团圆饭”,让老人感受“家庭团圆”的温馨。
两代人,两地情
2006年“模拟家庭”活动举办十周年之际,香港沙田青年协会的同学们听闻“模拟家庭”的事迹,专程来到南宁,与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的师生一道到敬老院开展交流活动。看,同学们表演文艺节目时,老人们笑得多欢畅。
让我们的家更整洁
在“模拟家庭”活动中,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的同学们亲身体验到助人的快乐,感悟到予人乐更乐的意境。通过活动,同学们学会了感恩,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增强了责任感。参加“模拟家庭”的学生中有500余位同学被评为南宁市“三好”标兵、“三好”学生和学雷锋积极分子,20多个班级被评为南宁市优秀班集体或红旗中队。
三十七中:志愿服务彰显校园文明
无独有偶,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也开始了类似的志愿者活动。
2008年9月,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团委号召2000多名同学开展以“承担社会责任、感恩社会、自我锻炼”为主题的“注册志愿者”活动,倡议全校同学每人每周至少在社区做一小时以上的义工,并为全体同学向团市委申请了中国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证。每到周末、节假日,小志愿者们就带上志愿者证,胸佩志愿者徽章,手拿劳动工具奔向各自的“岗位”。
真像亲孙女
有的同学“工作的岗位”是敬老院。每次来到这里,同学们总会陪老人聊天,会给老人捶背,帮他们梳头,而老人总是亲切地拉着同学们的手,说:“你们真像我的亲孙女(子)。”
男孩子也细心
来到敬老院的每一位同学,对老人都极其有爱心和耐心。同学们说:“我们有义务关爱身边的老人,我们有责任去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人的温暖。”看,这位男同学,多么细心地给老奶奶剪指甲啊。
拉拉小手,一起走
除了去敬老院,还有一部分同学来到区妇幼保健院。在感统训练室里,同学们耐心地配合医生,帮助感觉系统有缺陷的小孩子做感觉系统综合训练。如果不曾来过这里,同学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感觉系统有缺陷的孩子要完成一个跳绳动作或者拍皮球动作是如何地困难。同学们大声呼吁: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与我们一起携起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尽快获得协调能力。
清理城市“牛皮癣”
还有一些同学,在自家小区打扫楼道卫生,清理小区垃圾,清除乱贴乱涂的小广告,清洁公用设施,浇花、拔杂草,宣传文明礼仪,制止乱扔、乱停、乱摆现象等力所能及的事。看到社区环境变得整洁了,看到大人们竖起的大拇指,同学们深深领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爱心书籍寄温情
同学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悟人生,体味对社会、对家庭、对自我负责任的生活,同时将责任、爱心、洁净、温暖和文明送入社区。随着“注册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同学们在活动中逐步养成诚实、正直、善良、心胸开阔、富有同情心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为最终实现“自我生命的觉醒和显现,达到生命的自我实现和过负责任的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