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旅:寻找中国文化的根
2009-08-13孟晓东乔青云
孟晓东 乔青云
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过了又一年,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把根留住》
当一个人背负着历史上路的时候,便注定了一路的坎坷,而作者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条路,选择了对文化的反思,选择了去承担这一份历史的沧桑,选择了去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寻找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普世价值。那是因为,在作者的内心深处,不仅有着一股文人的冲动,更存着一种文人的责任。这种冲动是纯粹的,这种责任是神圣的,使得即便是在最穷僻的地域、最偏远的一隅,只要有文化的遗存,他都要亲赴考证,“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正因为“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这便是他要做的,去探寻先人的路,重新找回中国文化的自然与人文的寄托:在时空的风沙中找寻古老中国文化的痕迹。然后,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它,依然存在着。
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沧桑而细腻的笔触,去描述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警醒的文章。
“根”在哪里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比如,中国的长城,代代修建、代代拓伸,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正如余秋雨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中国文化的根在哪里?
中国文化的根,在破旧萧条、僧人圆寂的道士塔里,那里。埋葬着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王圆策。是他,第一个发现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这个身穿灰布道袍的清瘦的湖北云游道士,一驻足,一伸手,就毁了自己的清明,毁了一座历史的文明大厦;中国文化的根,在倾注着历代艺术家心血的莫高窟壁画里。那里面,描绘的是一个中华民族千年的图腾;中国文化的根,在唐代大诗人王维《渭城曲》里提到的阳关。这里极目天涯,云山浩渺,大漠苍茫,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这里亦被作者称为“一帙风干的青史”;中国文化的根,在为纪念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的柳侯祠里。当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他所作的最负盛名的《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中国文化的根,在孕育过远古人类一个重要系脉的白莲洞里。这里记录着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国文化的根,在造福人类千年的都江堰。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才使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中国文化的根,在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这座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于明嘉靖四十年的藏书楼,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范钦,一个真正的文化智者!是他将我们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攒聚起来,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精神的家园;中国文化的根,在安徽贵池的傩戏里。傩戏,是指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仪。汉代,宋代,明代,一次傩祭是牵动朝野上下的全民性活动,主持者和演出者数以百计,皇帝、大臣、一品至六品的官员都要观看,市井百姓也允许参与,它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中国文化的根,在淡泊而安定的江南小镇。走进这里,就会走进一种晴空的启悟之中,这里不仅宁静柔婉,还隐藏着许多像陈去病、柳亚子、秋瑾、徐自华这样的决心以热血和生命换来民族生机的慷慨男女。“它们的往来和聚会构成了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中的著名事件,一艘艘小船在解缆系缆,缆索一抖,牵动着整个中国的生命线。”就像作者所言,“江南小镇是既疏淡官场名利又深明人世大义的,平日只是按兵不动罢了,其实就连在石桥边栏上闲坐着的老汉都对社会时事具有洞悉幽微的评判能力,真是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江南小镇历来都不木然。”正是这种疏淡官场名利又深明人世大义,赋予了江南小镇一种独有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根,在烟波浩渺、佛教胜迹最多的西湖,这里不仅有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白堤和苏堤,还有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岳飞、苏小小、白娘子这些民族精神史册上的人物,这些不同的人格结构赋予了西湖独特的魅力。“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白娘娘,虽然只是传说,在世俗知名度上却远超许多真人,在中国人的精神疆域中早就成了一种更宏大的切实存在。人们慷慨地把湖水、断桥、雷峰塔奉献给她。”作者如是说。可以这么说,西湖,是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中国文化的根,在有着2500年历史的白发苏州。这-里有着幽远的山色和潋滟的碧波,这里有着吴越的角逐,朝代的更迭,历史的沧桑,这里有着千年文明的淤积,因为有了苏州,才让厚重的华夏文明不至于变得呆滞和压抑;中国文化的根,在决然不倒的古城开封。那里是华夏民族一次次从灾难中站起来的象征;在遥远的金碧辉煌和近现代的殷殷血火中成长起来的南京城,那里永远令人热血沸腾;在蜀道至上的成都,那里用密布的群山孕育了一大批才思横溢的文学家;在粗犷的兰州,是西北胡杨九千年一个轮回的生命力:在南海边上的广州,那里是激情与创意的代名词;中国文化的根,还在于孔子、老子、庄子的不朽巨著……更在于千年亘古的方块字!
中国文化的根,纵向扎根于上下五千年的时空里:中国文化的根,横向铺展在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文化的根,博大而精深,足以傲视异邦的古迹!
“根”的失落
然而,多数中国文人的人格结构中。对一个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总有很大的向心力。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
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根的寻找。
——《西湖梦》
中国的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
学术大师陈寅恪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在无知的王道士眼里,莫高窟就是他的“家”,他可以任意修饰,用一桶石灰,抹去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于是,洞壁一片惨白;用一个铁锤,敲碎婀娜的体态、柔美的浅笑,于是,塑雕变成泥巴……那刷子,那铁锤,就像一柄剑,一刺直中胸口,鲜红的血汩汩地流出,那是华夏民族永远的痛……
然而,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学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用一些商品、一点银元就可以令王道士打开敦煌的大门,把一批又一批的文物,一马车一马车地输往国外。我仿佛看见了一车车残破的经书毫不情愿却不得不被搬上车,送上船,漂洋过海,一去不回。茫茫沙漠,欲哭无泪,欲号无声。
敦煌悲剧的制造者不仅仅是一个王道士,而是一个时代的统治者,是他们的腐败无知才酿成了这一段让莫高窟流泪流血的历史,才酿成了这一段中华民族屈辱不堪的历史。这段不堪回首的沧桑而凝重的历史,让所有中华儿女心头都沉甸甸的,悲哀和痛恨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失落的,不光是一个敦煌,在沧桑的历史进程中,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塌了,黄鹤楼重建了,阳关被流沙掩埋了,圆明园也被毁了……
中国失落的,还有城市文化和建筑文化。据说,近20年来文物建筑受到的破坏已超过了过去200年。在建筑劲刮崇洋媚外风的今天,古建筑成了城市发展的障碍和绊脚石,还有许多重大建筑项目落入外国建筑师的手中。要知道,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提起某个标志性建筑,便会使人联想到这个城市。倘若我们的建筑打上了别人的烙印,倘若我们的建筑文化遗落殆尽。我们又当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当如何寻回文化的自信?
打开中国许多城市的楼盘地图,随处可见的洋名小区。让人恍然不知身处世界何方。当洋名之风席卷全国时。它所彰显的虚荣和浮华未免让这个城市在不伦不类中“失重”。部分国民开始发出声讨:好的东西就一定要沾上外国的名字?如此一来,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彰显?难道这也叫“国际化”?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汉语本身博大精深,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一种城市文化的失落。
中国失落的,还有古迹名胜、民俗风情。一些著名风景区因为名气大,人流量多,自然免不了要为适应游客的需要或过度开发,或故意搞一些作秀和应时应景的东西,故而变得做作、矫饰,反而失去了本来的韵致。外出旅游时,每当看到一些穿着民族服装的本色女子,却学着城里人露出妩媚的笑脸来拉客时,我心里的小家碧玉黯然失色了。听到一些在茶楼或是场上的姑娘手牵手唱着山歌时。似乎又少了一丝原汁原味。这是一种本真的失落。
有感于冯骥才先生在其《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一文中所言:“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成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上发生变异。那种自发的、淳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它的特色被无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
中国失落的,还不仅于此。从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到一个“梁祝故里”的传说,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直至山西两地对“帝尧故里”的“文化攻势”,河北三地对“魏征故里”的花落谁家各执一词,山东聊城两县“金瓶梅”之争建……近年来的中国大地上,围绕着文化遗产的各种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高潮迭出。这是利益之争,学术之耻,文化之痛,更是一种精神的失落。
曾经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海外华人的第二代子女比作是“香蕉人”,这些孩子虽然长着一副中国人的面孔,但由于他们从小就跟随父母定居海外,所以中文功底不深甚至不会说华语,思维方式也完全是西式的,就像香蕉一样黄皮其外,白瓤其内。作者在《华语情结》中叙述,一位华人记者用英语采访海外的“香蕉人”。采访结束了,当记者问及被采访者的华文名字时,答曰没有。记者犯难,把一个写明是华人的采访对象称作杰克逊或麦克斯韦尔之类,毕竟有点怪。“这种经常发生的对话是如此平静,但实在足以震得近在咫尺的土地神庙、宗乡会馆柱倾梁塌。”这是根的失落,这是灵魂的失落。
《白发苏州》一文中写道,就在美国、澳大利亚刚刚热火朝天地庆祝过建国200周年的时候,而“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苏州“在清理河道时,说要变成东方的威尼斯。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具有2500年深厚文化历史的苏州却硬要把自己变成只有200年历史的“东方威尼斯”。这是一种自我的失落和身份的失落。中西方不同文化需要互补和交融,体现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但民族的元素不能失落。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是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我们不要盲目排外,但也绝不能崇洋媚外。民族意识、文化元素这种东西虽然没有质量没有形状,看不见也摸不着,也许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并不觉得它珍贵,甚至觉得是累赘。但当你一旦失去了它。或它脱离了你,你将会失去自我的“坐标”,你将会是脱了线的风筝,“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往何而去”……
把“根”留住
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而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识:走向充实。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向自立。到那时,风景旅游和人物访谒会溶成一体,“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的动人景象又会经常出现,整个华夏大地也就会铺展出文化坐标上的重峦叠嶂。
——《江南小镇》
960万平方公里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雍容大气的京派文化,包容开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温馨的思乡文化……作者用娓娓道来的文字对中国文化做了深刻的解读,我们唯有用心去细细体味。
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
“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可以自豪地说,唯有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唯有北京奥运会,才会有气魄说出这样的话语!中国古老的文化历经了五千余年,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
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中国文化的积淀是绵长而深厚的。
于是,一枚奥运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闪亮登场,她镌刻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和56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现着一个面向未来的都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诉求。
于是,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自始至终贯穿着一幅巨型国画长卷,从中国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活字印刷到国粹戏剧;从孔子门徒的吟诵到太极武术的表演……所有这些都在这历史长卷上体现了出来,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很好地展现给了全世界人民。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世人震惊,交口赞叹。开幕式让中国站在了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年轮上,体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伟大传承以及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交融,堪称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艺术盛典,堪称奥林匹克艺术的一座丰碑。
还记得上海APEC会议之后,唐装曾一度盛行。令民族自信心高涨。那有着浓郁民俗气息的盘扣。是中国服饰演变的缩影和中国服饰艺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与生活积累所形成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更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人工之巧。开放的中国已经开始将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展现给全世界的人们,从容地用自己的民族服饰张扬文化个性,这其中蕴藏的意味可以从一件件“唐装”下舒展的笑脸中细细品读。
各种形态的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我们的悉心保护和用心传承。但文化的保留又是艰难的,多少炎黄子孙,怀着沉沉的历史责任共同解决文化上的难题,发掘中国文化的生命潜能,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谱写了中国文化与历史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篇章。正如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殷切期待的那样,“你要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首先要爱你的家、爱你的城!你必须懂得文化遗产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
年节风俗既是一种颇具地方文化特征的传统习俗,又是一种地方的民俗事象。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冬至节,春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这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那么顽强、根深蒂固与不可改变。其实节日不过是一种形式,顽强地显示一个民族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内涵。
据报道,目前,已有210个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遍及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报道称,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发端于《周易》,是《周易》把天道引向了人道,它生生不息的天道精神和阴阳谐和的学说,奠定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传统,从而使得整个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韧性和弹性,富有生命力。值得庆幸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周易》的神秘面纱正在被学界慢慢揭开,被歪曲了的易学的学术地位正在归位,被蒙蔽了的易学的真正价值正在体现,中华易学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只要文化之根不断,无论自己身处何方,灵魂始终在故园温暖的怀抱里;不论所处的时代是如何的喧嚣、浮华,精神却不会焦躁和空落。”一位华人作家深情地写道。
为了留“根”,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及其范氏一脉,把自明至清数百年广阔的中国文化界留下的一部分书籍文明独存至今。
为了留“根”,在风雨飘摇的十九世纪。中华文明诞生几千年来最难熬的百年,眼看中华文明似乎已经走上绝路、无法挽救的时候,冥冥中殷墟甲骨的发现问h了垂危的中华,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大学者就是这“根”的发现者和培植者。是我们民族的“贞人”。
为了留“根”。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记忆了多少代华人悲怆的意绪和永久的情结。
为了留“根”,福建泉州一对夫妇给儿子取名黄思华。如今,已是菲律宾中正学院总务的黄思华全身心投入中文教学。他一边在菲律宾各地巡回授课,一边从事写作,写人生体悟,写教育随笔。意大利佛罗伦萨中文学校校长潘世立说:“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要数典忘祖,我们选择了坚持。”十几年前他移民欧洲,看到一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孩子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不会写,潘世立心中涌起一种使命感。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作者说。因为废墟吞没了作者的企盼,吞没了作者的记忆。然而,作者又定义了废墟,又给了它新的诠释。它们就如同时间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承载了不同民族厚重的发展历程,昭示着不同民族文明的兴盛与衰败。让人窥见到一个民族步履的蹒跚。又似垂死老人的遗言,使你不能不为之动容。人类的历史是生命的延续,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也不会有未来。
走进废墟,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作者在书中怆然发问——我们的“文化与传统应该怎样地保留与传承”才可以使“中国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作者所求的,只不过是一种文人的责任。
其实,他只是个开道者。总有一天,他的身后,会有无数个“书生”本着骨子里那份责任,毅然决然地踏上前者踏过的苦旅,探索前者所没有触及的、更远的地方。
彼时,大概离中国文人心中的那片清明,也应不远了。
荣格说:一个只守住基本规则的民族总比一个只懂得高谈阔论的民族优秀得多。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美好大家庭。各个兄弟民族的文化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做的是继承是发展是和而不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在历史上遭遇了种种的劫难,其文化的消逝是令人扼腕痛惜的。今天,既然人们已经觉察到了汉民族文化的魅力。尽其力以复兴之难能可贵。尽管“逝者如斯夫”,我们知道不可能完美地再现汉文明,但我们总是努力向完美无限靠近!
正如余秋雨在《废墟》篇末写道: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并必定创造辉煌的将来。纵然我们的“枝”伸向了天穹,我们的“叶”茂盛了四方,但我们的“根”将始终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的沃土之中!
佳作链接:
1,《沧桑无语》
本书是著名作家王充闾近年来踏访全国十多个省市的古城遗迹之后,结合对社会、人生的体悟而创作的系列散文结集。
该书注重诗性、理趣与历史感的有机结合。充溢着作者对人类命运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感喟与关切,思想性与学术性兼备。全书以雄浑沉着的绘景笔致,开掘山水之间的历史意蕴,将零编片简、断瓦残碑装订成新的史册;在敏锐的思辨之中,以冷峻深邃的史家目光审视存在的价值,诠释人生哲理意趣,体验审美情境。
2,《长歌当啸》
本书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卞毓方近年来在深入调查采访的基础上,结合对社会、人生的体悟而创作的系列历史文化散文结集。
全书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人物作较为具体而全面的回顾与反思,记录着对于历史人物的崭新理解。展示着历史帷幕后的真实面貌。既有记叙描绘,又有政论评判,是大散文又似报告文学,构成全书最为显著的特色。同时,作品始终表现出对人的生命旅程与存在价值的关怀。努力开掘蕴藏丰富复杂的人文主义遗产,相信对于每一位有着精神诉求的当代人来说,都会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