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开创农村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2009-08-12胡根祥
胡根祥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文化工作者,笔者总是关注农村文化建设,感受着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人们观念上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文化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农村文化工作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载体,是构建和谐杜会必要的有效工具,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同时担负着培育新型的、多样的农村文化,繁荣农村的民间文艺,塑造当代新型农民精神风貌的重任。但是,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队伍综合素质差、文化基础设施简陋等问题非常突出。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开创农村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粗浅的想法供参考。
一、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要有领导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把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写进党的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的政治智慧,为我们建设农村群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指明了方向。众所周知,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是难以用“产出”来衡量“投入”的效益的,我们不能用投入实业那样的眼光来要求投入农村文化的效益。因此。抓好农村文化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将农村文化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才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文化工作的思路、策略和措施,各级党政领导都应将农村文化工作讲在口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农村文化工作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建议把农村文化工作同抓经济工作一样,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严明职责,严格奖惩,才能有效推进农村文化工作。
二、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要加大必要的投入
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经济落后地区文化工作就显得冷冷清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设备技术严重落后。经济落后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就需要财政大力投入。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文化设施建设的投人.真正解决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办公问题、住宿问题、活动场所问题及相关配套问题等,才能稳定人心和情绪,才能开创局面,抓好文化工作。据报道:近年来,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对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把繁荣农村文化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大幅度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整合资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镇经济和文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浙江省文明镇。截止2008年底,全镇拥有镇级文化活动点5个、村级文化活动点86处。全镇文化体育团队已发展到近60个。农村文化骨干发展到300多人。每逢镇农民文化节、农民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各文化体育团队都积极参与,大显身手,每场活动观看人数都在千人以上。与此同时,这些文化体育团队还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的各种文体活动,并多次荣获各种奖励。随着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在全镇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可见,农村文化的投人给经济的繁荣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要有高素质的队伍
没有一支业务水平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是搞不好文化工作的。目前,一些地方“三权”下放以后,乡镇基层文化站处于“两不管”境地。文化站是设在乡镇,有的只是个摆设,这样使一些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意管,一方管不着的局面。另外文化设施匮乏,工作人员不专业,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如继续教育、执法学习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文化工作也是这样。最近.江苏省把1000名大学生选派到苏北农村当“村官”,江苏省如皋市也选派了100多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并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再招考330名大学生,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目标。这一措施无疑对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的文化结构、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理念、繁荣农村文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村干部联系起来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借助于大学生的学识把农村科技文化活动搞活,把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学生和农民一起唱主角,农村的文化活动就能够轰轰烈烈地开展。发挥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懂法律的特长,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对农村赌博等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一手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一手通过打击赌博等非法活动,把农民“赶”到先进、合法的文化设施之中。同时把乡镇农技人员、文化干部和村级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加强联系和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文化扶贫”冲击“贫困文化”,把“送文化”变成“种文化”,让农民“学知识不出村、学文化不出镇”,懂得“有了文化,才能致富”的道理。
四、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改革措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文化工作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经济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在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
1坚持“两为”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和措施力度。深知只有弘扬先进的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武装人们的头脑,占领思想阵地,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2继续加大扶持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财政投人力度。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山区。这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也需要文化工作者自身的不懈努力。开展工作应积极主动,不能有“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有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下联动.才能做好发展农村文化的大文章。
3建立健全高素质的热爱农村文化的工作队伍。一是要稳定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让专业人才走到文化工作岗位上;二是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才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加强交流,经常走出去.学习人家好的经验,才能开展文化工作:四是立足本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活动;五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积极开展创建、创新社会文化先进活动,才能开创先进文化新局面。
4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活动需求。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的特点,如健身秧歌、民族歌舞、戏剧、田径运动会、球赛等活动。既可以健身,又可以陶冶情操;文艺演出队伍经常活跃在街头巷尾、文化大院,鲜艳的服装、欢快的舞姿及火爆热烈的场面也深受农民喜爱;常年开展的书法、绘画、摄影等竞赛和展览活动,可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5形成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农村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企业结对帮扶、共建共享的形式,实现企业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互促共荣。市县、乡镇的文化专业人才和社区文化队伍要帮助提高农村文化整体水平,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在巩固现有的文化特色镇、特色村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有辐射作用的文化示范村镇,以点带面共同繁荣。只有这样,农村文化工作的崭新局面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