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国工程院携手推进软件人才交流
2009-08-12本刊特别报道
本刊特别报道
为努力扩大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中国软件出口健康发展,培养软件企业急需的高端人才,5月19日,商务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举办了“中国软件产业产学研合作座谈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知名大学的软件学院、10多家国内外软件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部长助理王超出席会议并讲话。
徐匡迪指出,发展和支持软件产业,是一个国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占领的战略制高点。中国软件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潜在内需市场,经济全球化也给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软件企业应当很好的抓住这一契机。提升产业自身的内容,加快发展壮大。
徐匡迪强调,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开展切实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完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造就对所服务的行业有深入了解的实用型人才,应成为软件学院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
易小准表示,加强软件人才交流,对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务部愿意配合有关部门、院校和企业一起把这项工作做好。
王超同时指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软件人才结构性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出口的发展瓶颈。我国的软件人才结构呈现出典型的“橄榄型”,既缺少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初级软件工程师,又缺少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软件高端人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软件企业招聘员工的门槛有所提高,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压力。王超希望,会议能够成为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软件企业和园区相互交流的平台,找出更好的加强软件人才培养的途径,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软件出口培养和提供更好更多的人才。
会上,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软件学院的代表介绍了各自人才培养的模式、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办学经验和体会,并分析了国内软件人才培养的形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IBM、SAP、东软、中软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的代表从用人角度介绍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情况,探讨了人才缺口的成因,并分享了培养软件人才的成功经验。地方主管部门的代表则就地方政府如何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行了介绍。
来自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的代表、国内10所知名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软件园的代表还就加强中国软件人才培养、扩大软件出口和促进软件产业健康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