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滩股市,还得悠着点

2009-08-12

环球时报 2009-08-12
关键词:进场内需物价

凌 力

股市投资一向很看重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既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CPI已经探底,那么,对徘徊于股市之外近1年的中国老百姓而言,现在是否真的到了进场的最佳时机呢?

很显然,物价下跌,那一定是经济形势不好,投资当然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百姓过去远离股市的主要原因。经过大半年的调整,中国经济开始迈出低谷,物价终于企稳回升。虽然离重上快车道尚有一段距离,但经济提速的潜力是巨大的。高盛日前就称,亚洲将受益于中国,并预估今年中国GDP增速可达9.4%,明年则为11.9%。

此外,经济持续回暖,也显示出政府集中力量做大事的能力还比较强,内需拉动已初显成效,未来经济发展值得期待。从这个角度看,此时的确是老百姓们投资的时机。

不过,时机固然是时机,还远谈不上“最佳时机”。因为种种信号都在告诉人们:危机还远未过去,中国经济虽然开始复苏,但“底盘”并不扎实。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前提下,中国的进出口,尤其是出口的元气尚未恢复,显然不可能仅凭一国之力拉抬全球贸易市场;刺激内需虽轰轰烈烈,但由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部分国民收入缩水),医疗保险、入学就医、退休养老等后顾之忧未除,国民或有钱不敢花,或没钱不能花,老百姓对经济复苏的感受并不强烈,消费意愿低。何况,上述经济数据还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速,在GDP中所占比例过大,实体经济恢复相对缓慢,这会让国民经济恢复“马步虚浮”,且令好不容易在几年调控后挤出泡沫、呆坏账的金融机构,重新面临危险。

这些因素在过去的1到2年内长期存在,使中国股市存在的风险一直持续至今,使政府必须坚持经济刺激计划,坚持“适度从宽”不变;但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速度过快、过猛,且大量资金流入风险市场,又迫使有关方面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做好“微调”准备。这种进退两难的格局,不仅令上半年主要依靠新增资金推动的风险市场,很难始终保持如此旺盛的资金流量,且给市场和投资者的头顶,始终悬上一把骇人的风险之剑。

更应清醒看到的是,今年1-7月,中国A股股指累计升幅已达71%,不少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速度惊人。这样剧烈的升幅,显然已将经济、尤其实体经济的复苏速度远远抛在身后,实际上透支了经济回升的红利,中小投资者若被经济复苏的暖意所鼓舞,大举杀入市场,有可能会被这股“虚火”灼伤。

对腰缠万贯的华尔街金融巨鳄而言,巨大的风险往往就是最佳的投机机会。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诡谲的中国股市过去存在的风险并不会因为一组短期的、好看的数据而消失。想利用股市为家计开支做点贡献,就要看内需能否得到有效提振,民众购买力得到提高,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贸然大举进场投资。

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个体股民来说,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谨慎心态,小步进场,细心选择个股,从容布局,仔细审视宏观走势。当物价稳定,或缓中有涨,能更多感受到经济复苏活力之时,才是“最佳时机”到来之日。▲(作者是旅加学者。)

猜你喜欢

进场内需物价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需拉动效应研究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供给侧改革下高等教育隐忧
鸟人鸟语
弹性动作解析(四)进场上旋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