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什么导致中国学者偏视

2009-08-12

环球时报 2009-08-12
关键词:学术界学者外交

——兼与余万里博士商榷

江肃京

中国崛起,中国学者却没有同步崛起。8月10日《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刊登北京大学余万里博士《中国学者要放眼看世界》一文(以下简称“余文”),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余文认为,“在一长串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清单面前,中国学者几乎都很少有人研究”,比如,遇到涉及澳大利亚、土耳其等中小国家的研究时“学者们立即就遇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当前中国学术界追求短期效应早已为人所诟病。余文称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跟不上中国崛起步伐,也是事实。但笔者要推究的是,是谁造成中国学者追逐热门、回避冷门的偏视?该怎样扭转中国学者“闭眼看世界”的窘境?

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审视当前令人堪忧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大环境。首先,当前关于中小国的冷门研究已很难进入中国一流高校。以余文提到的澳大利亚研究为例,除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下设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澳洲文化、文学等)外,排名前30名的中国一流大学都没有专门的澳洲研究机构,也很少有研究类似中小国家的专门学术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教授曾向笔者感叹,过去他们学院还有不少专门从事中小国家研究的学者,现在随着那些学者的退休,这些研究领域也随之“断了”。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复旦、人大、外交学院等著名高校中。正如有学者调侃,现在搞国际关系的,90%是搞美国研究或大国战略研究的。为什么非大国研究被“挤出”重点高校,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中小国家的研究也没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以教育部重点扶持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例,全国各大高校的研究基地里,有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却找不到拉美、非洲、大洋洲、中亚研究的基地。重点研究基地的确立,意味着大量的研究经费和充足的学术资源。目前,西北边疆问题正在成为亟需研究的重点问题,但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却捉襟见肘。从事多年中亚研究的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说,西北有许多优秀的中亚研究人才,却缺乏相应的学术支持力度。

再次,对于包括中小国家研究在内的冷门问题,中国还缺乏更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为例,拟获奖的649项成果中,仅有的几项国际问题研究成果,都是大国或热门理论研究。2008年诸多重点研究基地的200多个重大项目中,也没有中小国家外交或政治问题的研究项目。诚如余文中提及,当前中国外交急需解决“二等战略支轴国家”(如土耳其、澳大利亚等)的问题,但是,学术界的关注和激励的机制却远远落后于中国外交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

更糟糕的是,紧盯现实变迁,可能得不到学术体制的鼓励。一位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年轻学者曾对笔者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在媒体上发文章。因为在任何报纸发表的评论文章与学术无关,既无助于职称评定,也无助于提升学术地位。相反,那些经常在媒体上刊发文章的学者,反而可能被视为“不务正业”,并被冠之为“媒体学者”,更有可能遭到圈内排挤。

最后是中国整体国际关系研究界的力量不足。中国学术界把外交战略的重点都放到了美国研究,有位知名教授曾统计,中国真正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大约有两三百名,但是,美国却差不多有500多名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而“中国研究”在美国学术界中,还大体属于“偏冷”的研究内容。

美国全球外交的需求,使绝大多数外部国家和事物的研究,都能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大量资助和关注。同样,崛起中国面对着全球外交的大趋势,同样需要全方位地支持中国学术界的全球视野。

当然,当前中国学术界整体上狭隘的研究视角、落后于中国崛起速度的研究能力,学者本身也难辞其咎。但目前显然不是推托责任的时候。 国家发展急迫需要中国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和政界正视现实,推动整个学术研究体制的大改革。毕竟,摆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窘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作者是北京媒体人。)

猜你喜欢

学术界学者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国内学术界马克思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新时期红军长征研究文献综述 
程门立雪
大学者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