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先进战机,中国还在挑

2009-08-12

环球时报 2009-08-12
关键词:购买量苏霍伊俄方

俄方亮出苏-33底牌 等待中方正式回复

本报特约记者 罗山爱

针对中外一些媒体近日有关“俄罗斯愿对华出口苏-33、苏-35战机”的报道,中国空军专家戴旭1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这些报道细节部分的真实性还有待查证,但从目前大局判断,中俄就苏-33、苏-35战机出口问题的分歧已经减少。中国飞行员不久之后驾着苏-33进行舰载机训练,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中国购买苏-35战机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掌握主动权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近日报道,俄罗斯国营武器出口公司副董事长亚历山大·米赫耶夫于8月初表示,在中俄两国解决武器知识产权问题的纠纷后,俄已提出将向中国出售苏-33和苏-35BM歼击机,目前正等待中国的正式答复。这位俄罗斯军贸“大总管”还曾在2008年珠海航展上透露,俄方已将苏-35BM战机的相关信息交给中方,希望和中方在苏-35BM机型方面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他甚至援引苏霍伊设计局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我们乐意让伟大战机(苏-35BM)保卫伟大邻国(中国)。”

戴旭分析认为,中俄间就进口苏-33和苏-35战机的谈判一直在进行,从目前俄方“等待中国答复”的表态来看,谈判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而中方掌握了一定主动权。戴旭称,中国正在大力研发国产舰载机,引入苏-33可以作为训练舰载机飞行员的过渡机型,中国最终会拥有相当规模的国产舰载机。而苏-35已经不是俄罗斯最先进战机,中国对这种既不急需、又没有跨代际优势的战机并没有太大兴趣。

俄要出售40架苏-33

中国上世纪90年代进口苏-27SK战机后,俄罗斯一度指责中国将苏-27SK技术复制到歼-11B上。因此中俄就买卖苏-33和苏-35BM战机的争议焦点就是知识产权问题。俄方担心中国购买少量战机后进行复制,一直要求中方增加采购量。俄军用航空业官员曾向俄“纽带”新闻网透露,中俄有关苏-33舰载歼击机的谈判仅在2007年就进行过3轮以上的非正式接洽,中方提出了多套购买方案,虽然总购买量达到50架,首批购买量从两架涨到7架,再涨到14架,但俄方仍不满意。

“纽带”网曾报道称,在2008年12月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访问北京期间,俄方代表团做出了“全面且最后的”苏-33出口方案解释:中国购买苏-33战机的数量至少要达到40架,而且必须一次购买,“这是俄罗斯的底线”。俄方的理由是要重启苏-33生产线,采购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中俄两国在当月还签署了一项协议,中国承诺停止复制俄军事技术。

戴旭认为,根据谈判的进展情况判断,中国一次性购买40架苏-33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从长远来看,这个数字不过是一艘中型航母的舰载机数量。俄罗斯一些军事观察家也认为,俄很有可能重启苏-33生产线,因为俄海军也即将启动自己的“大航母”计划,中俄双方最终会达成一个妥协方案。

自购不足,求助中方

俄国内采购量过低,急需获得中国订单提振本国衰退中的军工业。实际上,自2005年起,苏霍伊公司就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大力推销苏-33和苏-35战机。俄军工界人士也表示,中国购买苏-35BM战机对该项目的未来至关重要,迄今为止俄空军仅订购48架苏-35BM战机,除中国外,尚未有其它海外订单出现。

然而中国准备怎样接受俄方的盛情却又是一个问题。比起20年前,中国国防技术储备显然要殷实得多,战略眼光也更具计划性和前瞻性。换句话说,如果俄罗斯不拿出“压箱底”的好东西,将很难获得中国订单。▲

猜你喜欢

购买量苏霍伊俄方
跨时代的飞机设计师——苏霍伊
知识付费产品特征对购买量的影响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家禽购买量下降
苏霍伊与苏霍伊新机设计局
2018年全球黄金大卖
美开出挽救《中导条约》条件
60年风雨历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