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现场阅读让教师享受专业成长

2009-08-12

江苏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校长室本学期感言

陈 健

众所周知,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里教师人数众多,个别培训不实际,就算是分类培训,也要相对集中。那么,如何在校本培训中既体现培训目的,又考虑到教师的个性化、操作的可能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我校本学期新增了一种校本培训形式——现场阅读。

现场阅读是指利用业务学习部分时间,改变过去常见的一人讲、众人听的方式,由校长室印发经典、实用、耐品的文章。组织教师当场阅读并在文章下面撰写阅读感言,校长室根据每个教师的感言,有针对性地回复(每次不低于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二),并根据教师需求开展专题讲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校的现场阅读凸显了三个重要功能:

一是教师通过阅读中外名家的旧著新篇和当月刊物的精品文章,大大拓宽了教育视野,通过写感言,增强了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思考能力以及用自己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每次开展现场阅读,我自己先读先写,把我认为的精彩句段用字体加黑、加下划线重点突出,以“按语”的形式告诉教师们推荐本文的原因和我的切身感受。教师们的感言更是丰富多彩,教师们的表述也由最初重复文中的话,到逐渐与文章共鸣。产生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文字也越写越通畅。

二是开辟了一条校长室与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高效途径。在教师的感言中可以真实、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心声和需求,在交流中统一思想,形成共同的努力方向。下面是两位教师的部分感言和我的回复。

(一)看了文中做班主任的种种艺术,我深有感触。我在时隔多年又重新走上班主任岗位的今天,深深感到要做好班主任是多么不易,我只能在最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尽力去做好每一件班级事务。一周了,我也有很多想法,都在我的博客里了。(回复:已看了你博客中的“班主任一周小结”,写的真的很好!既有自己亲身体会,又有生动鲜活的例子。坚持写下去。何愁妙笔不能生花?)(二)文中说要多动笔写文章做科研型教师。这些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不是作家,但我们有第一手的资料,我也曾尝试动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可惜寄出去都是“石沉大海”。如果学校能举行写论文的相关培训,请经常获奖者讲讲自己的经验。或许能让我们走上一条捷径。(回复:动笔写文章并不一定都要为了发表。急功近利反而会浮躁。动笔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那是科研型教师的工作过程,是为了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至于你提到的论文培训,我也赞成。)

知道了教师的心声和需求,仅仅书面回复还不够,校长室要着手解决。像最后这位教师流露出想写却又写不好论文的教师还有多个,我们就开展“教育科研研究周”活动,邀请教师进修学校的专家来校分学科面对面地指导,并作了专题讲座,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

三是同事之间多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集中研讨的针对性。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份阅读材料。五、六十个教师因为经历不同和认识差异,写出来的感言就有多个角度、多种说法。

我们把每一期的现场阅读材料装订成册,及时放到教师阅览室书架上,随时供教师们互相借阅,这样既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看到了别人的想法。也许以后大家看问题时就能更全面、辩证些。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也安排教研组进行集中交流,针对材料中的话题和现象展开研讨,教师们因为都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就有话可说,也更能互相启发、点燃智慧。

现场阅读这种校本培训方式只是我校本学期的一次尝试,虽然历时还较短,但实施效果反馈良好。对于以后的现场阅读校本培训,我们又有了两点想法:一是材料选择集思广益。本学期的材料主要是校长室挑选的,以后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热情,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力量,并且可以组建学校现场阅读材料编委会,编辑材料、回复感言,编委会成员定期流动。二是材料内容要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案例分析三者结合,避免单调和偏颇,每学期都形成一个三者比例合理的阅读计划安排。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实践——改进——再实践,我校的现场阅读一定能激活校本培训工作,让教师们在阅读、思考、写作中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

猜你喜欢

校长室本学期感言
认不出自己
“谁也比不上我聪明!”
快乐高尔夫
本学期的回顾
好一个拖油瓶
一题多变,搞定加速度
我们都进步了
学员感言
《上海工艺美术》杂志100期感言
校长室可以又大又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