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心理灾难
2009-08-11陆勇
陆 勇
雪花一片一片落在树枝上,当又一片雪花落在枝头上时,树枝再也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咔”的一声,树枝断了。
冯翔就是那根树枝,还是不要把他看成中共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也不要把他看成是5·12大地震中工作出色的公务员,请大家把他看成一个在大地震中失去爱子、无人守望的绝望父亲。
冯翔在家中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他的亲人和网友留下了太多的嗟叹。看着冯翔博客上网友将近50万条的留言,一句句“兄弟走好”、“愿在天堂里你能与儿子团聚,永远快乐”,不禁让人泪流满面。大地震中的丧子之痛,是冯翔弃世追随可爱儿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冯翔的博客里,曾经有一篇写给儿子的文章:儿子,我最爱的儿子,九天过去了,我和你的妈妈依然不知道你被掩埋在曲山小学废墟下的哪个地方。我们无数次前来找寻,我们带着希望而来,带着绝望而去。我们知道,你要决绝地离开,回到天堂。儿子,我最爱的宝贝,天空又开始飘着细雨,你躺在冰冷的地下,不知道冷不冷。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我担心你,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怕不怕……”
失去爱子,固然让人伤心欲绝,但真正摧毁他的却是压力。冯翔自杀前,留下了一篇很多“假如”的博文,他多次提到“压力太大了,自己该休息了”。有知情人士说,作为在震后破格提拔上来的宣传部副部长,他的工作主要是接待记者和各地领导,他需要一遍遍讲述,一遍遍重复北川地震中的损失,这无异于在他内心的伤口上撒盐。
有网友说,希望冯翔的离去是个案,但是,这真的是个案吗?去年10月,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也以差不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地震发生后,他因组织人员开展救援,没时间去救自己的儿子,两天后才去把他儿子的遗体找到,内心的愧疚,让他总觉得对不起儿子,不愿承认儿子遇难这个事实,为此常常失声痛哭,
去年,同样遭受失去亲人打击的北川县县长说,但愿董玉飞是最后一个自杀的干部,但这句话被冯翔的离去击碎了。
专家断言,大灾难将给灾区人民带来深重的心理灾难,无论是唐山大地震,还是伊朗大地震等无数地震中,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世抑郁,严直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我们似乎感觉到,心理灾后重建要比灾区恢复重建困难得多。根据国际一般统计数据,大灾害后有30%的人可能会在之后5~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汶川大地震后出现长期心理问题可能达1518万人。而根据国际一般统计数据,处于慢,陸心理创伤状态的患者的自杀危险性高达19%,从学术上去推算,可能有28万人存在自杀的危险性。而在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面前,四川并没有足够多的精神卫生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四川全省精神卫生执业医生不足3000人,通过认证的心理治疗师不足200人,注册心理咨询师不足2000人,虽然全国对四川有援助,但是,面对这么巨大的灾难,这么深重的,心灵伤害,心理干预无异于“杯水车薪”。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中,讲述北川县政府一个办公室的3名工作人员,他们有时候在一起吃饭,根本没有什么话好说,只要一提到“过去”,大家的眼泪就会流出来。
有专家说,在地震应急阶段,灾区人民的心理问题不会显现,当生活逐渐正常化的时候,失去亲人和亲历灾难的痛苦会越来越严重,繁重的灾后重建工作压力,又会加剧这种痛苦。无一不是从精神肉体上考验着灾区百姓的心理极限。灾区干部群众需要心理危机的干预,而且是长期的,有计划的心理危机干预。
董玉飞离去时,我们希望这是最后一个;现在冯翔离去了,我们还是希望这是最后一个。我们在灾后慷慨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的同胞重建家固。但是,当面对灾区百姓的心理灾难时,我们该怎样帮助你们呢?我的兄弟姐妹!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