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有道德感
2009-08-11[英]里查德·格雷
[英]里查德·格雷
南风(编译)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跟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科罗拉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马克·贝科夫提出,所有的哺乳动物的犬脑当中都根植有道德感,正是道德感使不少好勇斗狠的动物们依然能够成群地生活在一起。贝科夫教授说,动物有天生的公平感、移情表现,还会帮助其他遇到危难的动物。
在新书《荒野的公正》当中。贝科夫教授提供了很多实例,他写道:“那种认为只有人才有道德感的观点只是长期以来的一种假设,越来越多的事倒证明,事实上动物是有道德感的。不同的人类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同样,在动物当中不同前物种也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不能将之与其他动物比较,更不:能将之与人类比较。”贝科夫教授认为,动物的道德规范从它们的日常行为当中逐渐形成,在狼群和灵长类动物的群中尤其明显。道德规范有助于控制群内的争斗。
最近。神经学方面的研究也揭示了与人亲缘关系较远的哺乳动物(比如鲸和海豚)有相。同受奇,大脑结构,因此,它们跟人一样有移情能力,这种能力让它们看到其他物种鲰譬体遇到危难时会主动搭救。以下是科学家们列举的动物也有道德规范的例了。
狼群内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很稳定,而且有严格的规则来规范。如果一个狼群太大,成员之间联系不够密切,这个狼群势必会分裂。狼与狼之间也体现公平,在玩耍时,级别低的狼也可以咬级别高的狼,只是不可以咬得太重。如果说级别低的狼咬重了,它要“鞠躬”请求宽恕,要不会被逐出狼群。贝科夫教授说,如果不是有统一的道德规范,狼群就不可能有这种行为。
一起玩的时候,咬得太厉害的山狗会受到群里其他成员的排斥,有时会被迫离开群体。贝科夫说:“那些不得不离开群体的山狗死亡的概率会比群里的山狗高五倍。”在山狗群内进行实验,给一只山狗食物,不给另一只,就会发现它们分享得到的食物,这表明山狗是有公平感的。
大象是一种富有感情的动物。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艾恩·道格拉斯·汉密尔顿对大象的社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大象们会主动帮助群里面受伤或生病的大象。有一次,一只名叫艾利娜的母象病了,另一只母象努力帮艾利娜站起来,但没有成功、那只母象就一直陪在艾利娜身边,直到艾利娜去世。2003年,11只大象救出了被关在南非库瓦苏拉一那塔尔镇的一群羚羊。大象们扯断了铁门的锁链,打开门放羚羊们逃跑。人们认为大象救助羚羊的行为体现了大象是富有同情心的——以前人们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有同情心。
实验发现,如果一只老鼠知道它的取食行为会使另一只老鼠受到折磨,它就不会取食。在实验室里。实验人员给一些老鼠喂食的同时对另一些老鼠进行电击。听到受电击的老鼠的惨叫,得到食物的老鼠就停止进食,由此可以推断,见到同类受难的时候,老鼠的内心也是很痛苦的。
吸血蝙蝠每天晚上都要吸血,但有些蝙蝠找不到血源。那些找到血源的蝙蝠会与没找到的分享它们的食物,它们更喜欢和先前给过它们食物的蝙蝠一起分享。贝科夫教授认为互惠也使动物们在一起时有归属感。一些研究显示,动物体内一些激素的变化让它们“渴望”相互交往。
科学家发现,鲸的大脑里面有纺锤彤的细胞。以前人们以为这些个体大而形状特别的细胞只有人和灵长类才有,用来传情达意以及理解别的动物的感情。驼背鲸、长须鲸、抹香鲸的大脑内都有纺锤形的细胞。它们大脑内这种细胞是人的大脑内这种细胞的三倍,比人脑内的细胞要古老。这个发现说明:复杂的情绪判断,比如移情在历史上应该更早就出现了。而且在动物王国里广泛存在。
编辑陈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