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和谐的心灵世界

2009-08-11

做人与处世 2009年9期
关键词:外化议员月球

于 丹

和谐的心灵是外在一切和谐之始

大家可能从小都受到一种教育,就是培养我们的觉悟。觉悟究竟是什么?“觉”下是一个“见”字;“悟”,左边一个竖心旁,右边一个“吾”字。觉悟这两个字最直白的意思就是“见我心”。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从电脑上就可以了解天体、物理、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但是斯芬克斯之谜——人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一个亘古难题。最近二三十年。中国的物质财富呈几何速度增长,但人心的困惑却越来越多。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开始就在不断地去发现外面的世界,却少了另外一种发现,就是深刻地去发现自己的内心。

什么是真正的和谐?和谐永远是一种内心愿望驱动下的默契,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心有所向。可在今天,我们的选择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丰富。丰富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内心有准则的人来讲,富裕的物质和多元的机遇会让他的人生变得更通达、更有效率、更自信、更意气风发。但是一个内心没有准则的人呢?丰富的选择可能会成为一种生命的灾难,这是因为人会不断地陷入迷惑,不断地处于这种多元的撕扯之中,不知何去何从。

有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跟医生讲:“我不怕工作。但是我怕一个人回到家独处。工作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大家都说我是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但一旦回到家里,就不知道何去何从。我每天陷入迷思之中,寝不能安,食不甘味,不知道自己心里想做的究竟是什么。长此以往,我怕自己会得忧郁症。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啊?”医生看了看他,说:“你这个情况确实挺严重。这样吧,我们城市有一座大剧院,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喜剧演员,每天他都会在台上演最好的喜剧,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你先去看十天半个月的喜剧,情绪调整好了再来找我,我再看看是不是需要给你治病。”医生说完后,这个人很久很久没有抬头。等到他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对医生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其实这句话很像是我们每一个人藏在心灵里面的声音。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在投入职业角色的时候,可能是优秀的、精彩的、杰出的,起码是称职的。但是当夜深人静叩问自己内心的时候,我们还有多少惶惑、多少不安?我们的内心有多少迷惘?我们可以为别人带来欢笑,但是能够拯救自身吗?所以,和谐的心灵应该是外在一切和谐之始,因为有了它,你就知道自己内心的愿望是什么。

做到内心和社会真正的和谐

你了解了内心的愿望,就意味着一定能够实现吗?就意味着这一生能够真正做到完美吗?有人可能会说,我会陷入两难的选择。我看清了内心的愿望,但是社会不允许,我必须要放弃或者压抑心里真正的愿望,而顺从社会外在的标准去进行选择,这是痛苦的。另外一种人说,我看见了心灵,我愿意听从心底的声音。所以我勇敢地按照我的想法特立独行地生活着,但是我跟社会的准则发生了冲突,为他人所不容,大家总是在指责我,所以我内心仍然不快乐。

究竟是听从内心,还是顺应社会?孔夫子提出两个标准:一是“从心所欲”,真正听从内心的声音、跟从内心的愿望去行动;二是“不逾矩”。丝毫不超过社会外在的规矩法则,不伤害他人的利益情感,做到内心和社会真正地和谐。孔夫子把它放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人近耄耋之年,穿越一生沧桑,所有的彻悟、最后要抵达的愿望,无非是个人心灵世界的和谐与外在社会规矩法度的和谐终于融为一体。

“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转化成庄子的表述就更简单。庄子说,人这一生的境界,简单说就五个字,叫做“外化内不化”。什么叫“外化”?就是顺应社会。遵守规矩。什么叫“内不化”?就是应该坚持自己准则的时候,在心灵中坚持“我之为我”的方向,用生命去执守一生的梦想。人最佳的境界就是“外化内不化”:一方面,“外化”到不露痕迹,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更要做到“内不化”,让自己的心灵坚定、无悔、执著、勇敢。坚持“我之为我”的愿望和梦想。把两者统一了,也就和谐了。

用君早之德塑造和谐心灵

了解外在世界,构筑整个社会的和谐,最关键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和谐。而内心的和谐就要靠中国古人所说的君子之德来塑造。

有人会问,在一个现代化的法治社会中,君子之德还重要吗?我说很重要。我们的社会其实一直有两条线,法制是社会文明的下线,是面对集体的:道德是社会提升的上线,是面对个人的。法律保护全社会的安全感,道德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感。君子之德是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它并不靠外在的灌输,而靠内心的唤醒;它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淡化,而会穿越时光,看到一个繁盛的跨世纪的物质文明社会的时候,它会使我们的内心更温暖、更坚强,成为我们心里面可以秉持的一种人格依靠。

19世纪末的时候,有一位英格兰议员去苏格兰做一次重要的演讲。车子到了苏格兰乡村,突然天降暴雨,车子陷在泥泞里,怎么也出不去。一个过路的小伙子见状就跪在泥里,往车底下垫木头、垫石头,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车子给弄出来了。议员很感动,想给他一点报酬,小伙子淡淡地拒绝了。议员说:“这样吧,我来帮助你实现一个心愿。”小伙子说:“我这一生就想做一个医生,但是我们家太贫穷了。”议员说:“那好吧,你去考医学院。如果你考得上,我一直资助你到大学毕业。”小伙子果然以很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医学院,议员也履行了他的诺言,资助他完成了学业。又过了几十年,温斯顿·丘吉尔在摩洛哥得了急性肺炎,什么药都治不好,最后找到一种叫盘尼西林的新药才把他治好了。几年之后,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他的救命恩人、发明盘尼西林的亚历山大·弗莱明,就是当年苏格兰乡村的那个小伙子,而资助弗莱明完成学业的英格兰议员恰恰就是丘吉尔的父亲。

真正的仁爱,有时候不过是举手之劳。当每个人的内心都抱着一种善良愿望的时候。很多这种善良的举手之劳会让我们之间变得更温暖一点。仁者不忧,就在于你自己的胸怀有多大,能怎样去帮助他人。一个人胸怀宽广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忧思、忧烦、忧虑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主观更仁厚一点,外在的这一切就显得相对小了一点。

感悟不同的人生阶段。构建和谐人生

在生命的成长中,每一个阶段要做每一个阶段的事情,在一生不同的阶段上要有不同的感悟。对人生哪个年龄段上该做什么,孔子都提醒到了,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开始。现在社会教育大大提前了,别说“十有五”了,家里的孩子到了5岁,不是上钢琴班,就是上舞蹈班,都早早开始学习了。但什么是真正的“志于学”?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在窗口看了一下午的蝴蝶,大人会说这是没用的:如果弹一下午的钢琴,大人就会说这是有用的。但有用和无用真的这么明显吗?

有一个美国小男孩。周末的晚上,妈妈给他换了一身崭新的、漂亮的衣裳,然后在厨房里面给他做丰盛的晚餐。外面忽然下起瓢泼大雨。男孩就穿着新衣服一头冲进了雨里,在那儿蹦啊跳啊。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点子。他还冲着窗子大喊:“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了。”如果是我们的父母,大半是把孩子揪回来,暴揍一顿,这个周末谁都别想过好。但男孩的妈妈说什么呢?她淡淡地对外面说了一句:“好啊,孩子,别忘了从月球上回家吃晚饭啊。”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当他从月球归来的时候,所有的媒体都围上去,让他讲此刻最想说的话。他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了一句:“妈妈。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要回家吃晚饭了。”

这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它让我们反省,我们的孩子学的东西真的是有用的吗?其实。人的创造力和思考力永远比僵死的文明要有用得多。

孔子提出的人生的第二阶段,叫做“三十而立”。什么是立?真正的“立”是内外兼修。外在的“立”是立业;内在的“立”。是在内心建立评价自己一生的准则。人在30岁以前,应该用加法生活,要将知识、财富、朋友、各式各样的认可不断地累积到生命中。30岁以后就要开始学会用减法生活,把你心里不用的东西扔掉。到40岁,你的智慧要让你做到不惑,50岁则是知天命。到60岁,记住“恕”字,就是包容、宽厚,能够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别人。你就会发现,自己离“从心所欲,不逾矩”不远了。

一个和谐社会,一定是始自心灵。而心灵的权利在每个人自己手中。我们要相信,心灵是我们的起点,生命是我们的奇迹。岁月好不好?人生好不好?社会好不好?一切权利都在我们的手中!谢谢大家!

(本文摘编自作者2009年3月在浙江“温岭讲座”的演讲,有删节。)

编辑胡莉莉

猜你喜欢

外化议员月球
到月球上“飙车”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碰撞:议员提议案与国民大数据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心词+外化亲属称谓语”的多维分析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
驴?议员?
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