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Windows XP》教学案例

2009-08-11王学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0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

摘 要:“任务驱动”法,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其使用的条件及有效性,要注意“任务”的实际意义及可操作性,必须坚持科学、适度、恰当的原则。不能简单地为了“任务”而做任务,以免造成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及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等问题的出现。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用“任务驱动”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呢?本文笔者就以自己执教的《认识Windows XP》(黑龙江教育出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一节为例。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

1 教材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小学阶段的自然延伸,又是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的恰当表现,更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前期准备。”

本节课内容是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基础中第一节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的第一课时。操作系统基础是学生学习利用计算机获取、交流、处理信息等一切其他知识技能的基础。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则是本单元中的核心环节,本课窗口的组成和操作是学生形成Windows XP操作系统知识链体系的必要环节,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对今后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学生分析

初中生在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上都较小学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学的重点应着重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后的“个性化”塑造和长远意义上的信息素养能力的养成。

在学生心理方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虽然迈入了初中学习的殿堂,但其心理特征上还是更偏向于小学生。“兴趣既是学习的起点,往往一个直接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的热情;同时兴趣也是学习的归宿,学习者能忍受繁复的学习探究过程,是因为间接兴趣--对结果的执着的追求。”所以“激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从兴趣出发,最终仍然归结到兴趣。

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本节课内容在学生们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涉猎了一些,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较为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教学内容中应着重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理顺思路,简化操作过程。但这种学习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创新地思考。

3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窗口的含义,掌握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采用简单合适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能通过一般的信息表象分析,探索现象本质的意识——培养学生超越工具局限,探求一般规律的意识。注重开放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并注重于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地养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操。

4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教学重点是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超越工具局限,探求Windows XP程序窗口相关知识技能一般规律的意识。

在设计中利用任务驱动法,在学习窗口的组成和基本操作时,将知识点融入游戏和两个相关联的任务中。注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自然过渡到任务的提出。然后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探讨已知和未知的解决任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任务,提出问题。教师从旁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提出解决任务各种可能方法--明确思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感性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做理性的知识梳理,从而检查结果,总结经验。

5 主要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针对Windows操作名字来由提出问题,并打开几个程序文档窗口,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应用程序往往是以一个个窗口的形式展现的。

课题:认识Wondows XP

Windows XP窗口的组成

教师展示小游戏——“大家来找碴”,让学生在两张同样是名为“C:”的窗口图中寻找起不同点。提出问题:“大家仔细观察,寻找这两张图之间的不同处,最多共有几处?并可以借助课本,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不同处在窗口中的部位。”

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来认识窗口的组成各部分。

5.1 Windows XP窗口的组成

学生们顺着教师鼠标指针引导,依次将窗口组成各个部分的名称读出,并简述其用途。

提出问题:“刚刚游戏里看到的那两张图都是教师机磁盘”C:“的窗口,它们之间为什么会不同呢?(设置悬念,为下面和以后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等我们学习完这一单元节就能解决这个疑问了。”

5.2 Windows XP窗口的操作

教师依次打开“word”文档,“画图”和“媒体播放器”三个窗口,并且窗口间各有部分是相互遮盖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观察,我们都知道Windows XP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同时边听音乐、边画画或输入文章。但大家观察,这三个被打开的程序窗口状态怎样?”引起学生注意,初步了解任务背景。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快速了解“当前窗口”(活动窗口)的概念。引导学生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它的概念,并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当前窗口的唯一性(单用户干预)。

如果同时打开多个窗口,那个正在工作的窗口标题栏会高亮显示(呈现出蓝色渐变),这样的窗口称为活动窗口或当前窗口。

出示任务:[电子板书] 要察看某个被遮挡的窗口该如何办?

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已知方法和未知可能的方法,教师在学生实践中提示重点(如窗口大小、移动等),引导学生明确解决任务的思路。安排分组,让学生按照已有学习经验分为8人一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与合作。

学生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经过实践操作和简短的交流讨论后,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解答任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各学生小组展开交流讨论,对上面的各个操作进行比较评价,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出以上的几种窗口操作。

打开窗口、 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排列窗口、 切换窗口、 关闭窗口

学生对以上操作通过解决实例任务进行练习。教师在学生演练过程中提出注意点:如“最大化/还原”按钮,窗口角操作等。在全体学生操作完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任务问题。

出示任务:[电子板书]要同时让所有的窗口同时出现,互不遮挡,该怎么办?

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学生分析任务,发现问题重点后,自主探索。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来寻求帮助,降低难度。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让学生动手进行“组织窗口”的各项操作演练,完成任务。

教师引导:“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已经成功的完成了任务,解决了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Word文档中的内容(一段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共有三段,但最后一段与前两段间有很大一块空白。”)

让学生开始阅读,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故事未完”。通过学生们间互助的问答,引入“查看窗口内容”。老师引导学生熟悉并快速地使用滚动条来察看窗口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窗口“滚动条”是否起作用(或有无)的原因——窗口是否能够完全显示其内容。

巩固当堂学习成果,完成连线题。

例:请将下面左侧的窗口操作与右侧要完成该操作对应的鼠标主要操作相连,并用较为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具体操作过程。

移动窗口 单击

关闭窗口 双击

打开窗口 拖动

组织窗口 右击

学生进行连线,并阐述具体操作过程。(教师从旁引导其用语规范,及纠正一些语病)

创新任务

创设情境:“我们各位专家在一次交流会上,了解由微软公司设计的”word“文档,”画图“和”媒体播放器“三个程序窗口,各位专家在经过激烈的讨论研究后,决定自主开发设计出一个国产的、能够满足大部分程序需要的最简约的一个窗口。”

小结提高

提出问题:“上面各位”专家“展示的窗口设计,有的非常实用,有的构思巧妙,我对大家就更充满信心了。大家觉得对这节课还有什么遗憾或是疑问吗?”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提出问题。教师部分回答,并引导学生对前面设置的悬念进行解答并小结学习内容,并为下节课内容开展作铺垫 。

布置预习作业,结束教学(略)

6 课后反思

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一个个任务目标的完成,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感的出现”,课堂气氛自然就非常融洽,从而师生共同构建起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几点:

a、思想性,它体现在任务的过程中,传授或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的思想教育等内容,做到寓德于教。

b、合理性,任务的设计在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也要充分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心理为基准,由浅入深、合理安排。

c、实用性,它主要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

d、创新性,设计任务时要富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以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

作者简介:王学文(1962-),女,汉族,黑龙江省鸡西市人,鸡西实验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