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霞事件”十人谈
2009-08-11凌雪
凌 雪
【话题】湖南邵东爆料出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电视、网络、报纸传得沸沸扬扬,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邵东,聚焦事件的“前生今世”,随着真相的不断曝光,疑惑、茫然、叹气、愤怒充斥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社会舆论一边倒地对这一恶劣事件进行批判,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事件的本身,还看到了许多有关事件之外的“事件”。本刊邀请了十位老师、大学生、高中生和网友就“罗彩霞事件”来谈自己的看法。
李晓玲(高中生):高考的成败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十年寒窗苦读,居然被人一夕冒名顶替。这出高校版的《变脸》大戏让人看得冷汗直冒,这样的事件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肯定还会有。我们不知道,哪天类似的厄运会无声无息的降临到头上。相关各方必须给受害人和社会一个说法,否则不仅会损害政府形象,还会严重挫伤广大学子的积极性。
夏伟(教师):最让人生疑的是,罗彩霞的学籍档案怎么可能让王佳俊拿走?户籍资料是如何签到贵州?本应给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是如何被截留的?王佳俊又是如何通过贵州师范大学的资格审查的?这一系列疑点像一个连环套,让公众见识了钱与权是如何交易,如何剥夺一个人的公民权的。
何小鹏(高中生):冒名顶替的事件真的应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话。罗彩霞之所以被顶替,不就是她生在一个无权无钱无势的贫困家庭吗?王峥嵘正是“吃定”罗彩霞没有背景没有靠山而把她选为目标的;而王佳俊之所以能冒名得逞,“成绩在倒数10名内”也通用顺利读大学不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当官有钱有势的爹吗?如此说来,我们的高考还有何公平性公正性可言?平民出身的学生不仅要与考卷竞争,还要和权贵竞争,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蒋霞(大学生):如果罗彩霞没有选择继续复读,可能会在农村呆一辈子,那样的人生可想而知;如果她第二年没有被录取,如果读的不是师范学校,也许这个王佳俊这个“南郭先生”还会继续“潜伏”,真相将永远埋没。我们大学的入学资格审查机制形同虚设。
山本赵(网友):事情败露后,王峥嵘承诺“三五天就可以帮罗彩霞办好教师资格证以及进事业单位”,连当地派出所长都远赴天津游说罗彩霞,夸下海口说“改身份证没事儿”,当地的官场环境病态到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连身份都能造假,那还有什么不能作假呢?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罗彩霞”被权力肆意践踏而无处伸冤?
徐小平(网友):东窗事发后,罗彩霞和公众听到的不是王峥嵘的道歉和忏悔,而是一句“女儿也是受害者”,这着实让人感到意外和可笑。既然认为自己的女儿无辜,当初又何必费那么多心思,害得罗彩霞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光阴去复读?要是当事人没有发现身份资料被盗用,这件事可能永远不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假如这样的话,王峥嵘还会认为女儿是“受害者”吗?恐怕王佳俊还会心安理得地继续用“罗彩霞”的这个名字去评职称、结婚、生孩子……王家为了自己的私利,把女儿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落得千夫所指纯粹是咎由自取。
加州阿诺(网友):谁受害最深?王佳俊假冒他人名字,最终是害人害已,这责任是其父亲和她自己造成的,可罗彩霞呢?自身利益被他人侵害,事实真相已经查明,本应当由加害方为其正名,可是她至今还得通过打官司来维护其利益,这不更可悲吗?
李桦琪(大学生):王佳俊是无辜的?她不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儿童,一个大学生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了,自己心里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她之所以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还不是因为有权有势的父母为不争气的孩子玩了一把移花接木的游戏?而这些,王佳俊已经默默接受了多年。如果侵害他人权益的人也是受害者,如果真正的受害人不提起此事,那么顶替的人就不是受害者了,如此一来,社会的公平正义何在?实在让人忍无可忍。冒名顶替事件让公安机关蒙羞,更是有害于公众对高招工作的信任,这已经不是仅仅还罗彩霞本人一个真实身份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公正、公平的大问题。
的士判官(教师):从记者报道的细节来看,王峥嵘一家利用社会地位的优势对罗彩霞进行了威逼利诱,王峥嵘的嚣张更让公众见识了权力拥有者的傲慢和张扬,包括王政委对罗彩霞说的“互相认识是罗彩霞的幸运”,还询问她毕业后的工作意向等,这些都有意无意透露出权力的肆无忌惮。对王佳俊而言,她既是知情者,也是畸形“父爱”的受害者。
徐家伟(大学生):从以往的案例看,这绝对不是小事,而是窝案,涉及到户籍管理、身份证管理、伪造身份证件和学籍管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单凭他一个县城的公安局政委绝不可能成功,这是肯定的。那么,这案子中到底还有多少人为虎作伥?这些人要是不揪出来,以后仍然有无数个罗彩霞被权力利用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