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情报振兴经济
2009-08-11胡平
胡 平
产、官、学三位一体的
经济情报网
二战之后,一部“和平宪法”(《日本国宪法》)的诞生,使情报在日本有了质变的意义。它明确规定“永远放弃为国家主权而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用来从事传统情报活动的必要手段,也为此被限制到最低限度,并且情报工作的重心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中来。战后日本的情报活动,90%直接用于振兴、繁荣经济。
大型企业,尤其是综合商社,是战后日本通过对外经贸活动搜集情报的主要渠道。它们先后在世界187个城市设有800多家分支机构,重点搜集各国的经济情报。三菱商社至今在全球有200多个办公室,每天搜集的商业和竞争信息超过3万条,加以过滤、分析后传送到三菱家族的各公司。
战后日本大量经济情报搜集活动,是由日本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民间机构组织实施的,但实际上日本政府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情报活动都是在政府的支持或指导下进行的。政府和民间团体的默契配合、良性互动,实质上促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产、官、学三位一体的经济科技情报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凡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现新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动向,或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某种新的发展,几乎随即就会有日本人或隐或现的身影“从天而降”。澳大利亚刚刚发现储量丰富的铝矾土矿,三井物产就派人去考察,毫不犹豫地在那里建立了“三井铝矾土公司”。1978年,伊朗发生石油工人总罢工事件和在霍梅尼上台之前,东京就获得情报——来自伊朗的石油供应可能出现危机。当年12月,伊朗宣布停止石油出口,引起世界石油市场的恐慌,而日本早已经作了防范,采取措施从其他国家增加进口石油。
情报来自学习和观察
日本人可谓是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到1956年,日本派往国外——主要是到美国和欧洲——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人员已经不下1万人。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掏了25亿美元,这笔钱相当于美国当年研究和发展外交的十分之一,却让日本“购买”到了当时西方世界的几乎全部先进技术。目前,日本每年派到欧美各国的留学生、进修生、访问学者达1万多人。
三井物产是最早派出员工出国学习的大型企业之一,其时在1891年。二战后几年,条件异常艰苦,董事们常常用几个冷饭团便对付了午饭。公司却勒紧腰带,送出700多人赴国外学习。
一次,一个中国考察团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考察。参观完后,与松下公司中国室的人员座谈。
日方有人问:“你们上海一度电的价格是多少?”
考察团一成员回答说:“大概每度电2角1分。”中国室的室长马上纠正说:“先生,你讲得不对,上海每度电的电价是2角4分。”接着他又一口气报出了沈阳、天津、武汉、南京、广州等七八个城市的电价。
日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学东西的:只要他认为你的某一方面比他强,哪怕你的地位只是焦大,他也要待你如孔子;哪怕你粗枝大叶地教,他也能精雕细刻地学。
情报的效益
中国宣纸本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尤以安徽宣州泾县所产者为最。20世纪80年代,日本曾派出几名技术人员到宣州,发现城内有“泾县宣纸厂”标志的车,即尾随而至。对这几个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泾县厂方谢绝参观,并汲取教训,此后将所有厂车的标志涂去。次年,另一批日本人到了浙江的一个县,当地的一家造纸厂热情款待,言无不尽,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这样的细节也有问必答,临别时又赠送一些制宣纸的原材料,而这家纸厂正是在泾县宣纸厂的扶持下建立的。不到一年,日本人在世界上所有有华人居住的地区推出一则广告:世界宣纸,安徽泾县第一,日本第二,浙江第三,台湾第四!
20世纪70年代末,在计算机工业领域除了美国和苏联已成气候,日本和英国都还是刚刚起步。为此,日本通商产业省重工业局的一个情报室里,下设特别调研组,专门跟踪美国计算机工业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各相关公司为了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缩短同美国的差距,先后派遣1500多名软件工程师前往美国,每年花费的资金达2500万美元~3000万美元。“硅谷”成了日本人频频走访的地区,日本研究人员在那里弄走了许多高科技方面的机密材料。
战后日本的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新兴工业,几乎全盘来自国外。特别是日本的转子发动机、数控机床、氧气顶吹等技术,都是在联邦德国、美国接近完成的情况下,通过情报这条捷径,抢先走到前面,占领了国际市场。到头来,技术发明国倒要进口日本的“新产品”、“新技术”。
从1970年起,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像一股汹涌的浪潮,在美洲、欧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接二连三蚕食市场。连美国这样一个巨无霸,亦被日本货冲击得摇摇晃晃、晕晕乎乎。1970年,日本对美贸易出超仅10亿美元,12年后,已达到210亿美元。
(吕丽妮、殷欣奎荐自《情报日本》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