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2009-08-11邹艳
邹 艳
我一直以为,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内心懵懂无知,情绪、神态、举止大部分都只是本能的外化,很少有成人的思维含量。但他近来的表现却让我意识到,孩子的内心其实很丰富。
一个星期天,我和儿子两人在家。儿子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身后转悠,嘴巴也没闲着:“妈妈,你干什么呀?”为了应付他,我一边忙着,一边说:“没看到吗,妈妈在收拾衣服,把不穿的放到柜子里去。”
“放衣服你干吗爬凳子呀?”
“柜子高,妈妈够不着!”
“柜子那么高,放在下面好了。”
“下面的柜子放你现在穿的衣服。”
“哦。”
“妈妈,你手里拿的这件衣服是不是橘黄色的?”
“是的。”
“妈妈,橘黄色与黄色是不一样的,对吧?”
“是的。”
忽然,儿子对这样的“敷衍”没了兴趣,独自唱着只有他自己能听懂的歌曲,还不忘玩赛车。
在儿子制造的热闹气氛中我又一次爬上小方凳,谁知就在踩上去的一刹那,脚底一滑,连人带凳摔倒在地。
儿子惊讶地停止了喧哗,整个屋子安静了两三秒钟,突然,他以最快速度“蹬蹬蹬”跑过来,弯下腰,一边为我揉脚腕,一边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是不是这里痛?如果痛,你就哭吧,哭了就不痛了。以后要当心一点,知不知道?”
原来,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容纳了同情和帮助。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
还有一次,我和几个同事带着孩子一起去郊游。半路上,其中的两个孩子不知怎的争执起来,混乱中稍大的孩子打了对方一巴掌,被打的孩子马上大哭。大人们都忙着安慰受了委屈的孩子,一直没有作声的儿子却拉起那个大孩子的手,走到被打的孩子身边,郑重其事地说:“小哥哥,你应该向他道歉。”当时在场的大人都乐了,我却有些意外,不足4岁的儿子竟会有如此举动。虽然在平日里经常教育他要有错就改、勇于承担责任,但总觉得他还小,不能够理解这些。没想到在这种突发情况下,儿子很快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并参与化解争端。
看来,孩子虽然幼稚单纯,内心却丰富多彩,有自己的想法、理解、感受和好恶。作为家长,我们除了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更要关注他的心理、情感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专家点评
这位家长很细心,因为她很关心孩子作为一个善良人的人格成长。其实,一个不足4岁的孩子能够做到以上这些,本身就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分不开。作为家长,不光是要细心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关注他们的心理、情感变化,更要细心评价这些举止、情感的价值取向;同样,我们不光要努力与孩子沟通,而且更要细心监督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我们身边,总在观看和聆听我们的言行举止。所以说,沟通也应该是负有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