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青少年中普及性科学的必要性

2009-08-11

中国性科学 2009年7期
关键词:性心理普及

李 石

【摘 要】 关心青少年性心理改变,这是性健康教育的基础,在教育进程中,父母、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正确的导向,在完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严格坚持区分正确与错误的趋向,根据实际情况提倡性文明,普及性科学,不断促进性健康教育。

【关键词】 普及; 性心理; 正确疏导; 促进性科学

树立起社会文明道德理念,除懂得一些科学知识之外,要学会以做人的理念,随时抵制一切邪恶的影响,始终以人格远大理想为目的普及性健康教育。著名的性学会——美国性研究所的金赛教授曾经指出,“人的性行为,既是一种生物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做为能量必然要释放。”

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信息灵通,娱乐文明生活翻新变化,黄色污秽的作品也随之涌进,时刻改变人的观念,性观念也必然受其影响。如果性心理不健康,必然带来性观念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受不良环境的干涉常引起心理障碍。作为家长、教育者就必须给予关注和重视,同时必须及时改变解决孩子们不健康的心理,如帮助解决同异性接触时能正确约束自己,否则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与孩子及时交流,随时坚持正确的疏导和教育,有针对性的和青少年做心理沟通是完全必要的。

1 性心理是性道德教育的社会心理基础

人人都需要健康,健康乃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一种主体状态,特别是不容忽略性健康和性心理健康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性健康表现为:“通过丰富和提高人格、人际交往和爱情方式,达到性行为,是感情和社会诸方面的满足和协调。”当性心理一旦达到了成熟阶段,它会有相对的独立性。性心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感情和心理活动现象,是人的一种高级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父母在孩子身旁的机会比较多,因此当孩子发育到成熟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会有许多变化表现出来。譬如他们对爱情的向往,维护尊严,珍视名誉,自尊自爱等性心理,这是正常现象,不能发现一点毛病或者出现一些错误,家长就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厉批评,甚至不分场合,不顾及孩子的尊严。孩子一时接受不了,理解不了,造成精神压力很大,影响孩子健康心理发展。通常是社会教育的实效与孩子心理健康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根据孩子生理发育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懂得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影响、不健康网络、黄色报刊杂志的泛滥,会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的思想空虚,缺乏自尊自爱,性心理封闭,甚至使人格扭曲,心理变态,玩弄人性心理。若引导不利,不把握正确的导向,甚至会产生反人性、反伦理、反社会的危害行为。个人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一致,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

2 良好的人格道德必须建立在完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之上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经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最易形成与社会违背的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如多角恋爱、性暴力行为也是常见的,要想防止或消除这类非道德行为,要特别注意和观察孩子的心理改变。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及时疏通解决产生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因此要把握和关注其性心理活动机制和规律,为他们分析是非善恶、荣辱标准提供社会性道德规范,使他们对人的高尚精神深怀赞美、敬爱之心,改进个人性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特征,少受消极、变态、有害的性心理活动冲击,使他们成为性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青少年。家长应当懂得主体的性心理是建立在个体大脑内分泌和性器官的成熟以及性法律、性伦理道德、性文化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性社会环境基础之上的。个体性心理的发育、演变,要经历性角色、性取向、性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形成,逐渐演变过程,性心理是人格的重要构成,性心理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如能有良好的性伦理道德观,性局限水平适应,面对社会各种各样不良刺激、诱惑能有坚强的自制力,不论任何情况下都能与异性建立起正确人际关系,心理平衡,行为和动作符合道德要求,前进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人生才能辉煌。要经常和青少年交流,防止步入歧途。

3 性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人类的性又是社会性的,性心理、性行为无不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人必须将自己的性要求、性冲动纳入社会规范之内,但本能的冲动和秘密性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不同的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

3.1 社会出现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严重行为

近年来尤其发生在青少年、流动人口、待业人员的性犯罪一直令人关注,仅次于盗窃、抢劫列第三位。明显看出一个问题就是犯罪分子缺乏性伦理道德观,自制力和性局限水平存在严重问题,造成性心理不健康问题。

3.2性行为变态

变态者寻求性满足对象,或满足方式与一般常人不同,违反当时社会习俗等等。性行为变态直接导致违法犯罪,近年从咨询门诊或司法执法过程中,这种性心理不健康现象呈现增多的趋势。

3.3青少年发育过程

如女孩子月经来潮、男孩子遗精现象,为此常感紧张、焦虑和不安现象。由于孩子们阅历、经验和性知识水平欠缺,往往增加一些心理压力,尽管这些简单的正常生理现象很容易理解,但恰恰解决的不及时,就会影响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医学表明长期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会影响生殖健康,应及早去咨询,以求妥善解决。

4开展性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性道德教育原则

性别差异是保持终生,当然目前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做变性手术,这是极少数人的变性需求。一般来说性教育不是单纯性知识传授,或信息渗透,而且是尊重人类性问题的科学态度,保持正常的两性交往,和谐相处,使正常的恋爱、婚姻生活保持良好心态,未来组成幸福的家庭。家长或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把握好性道德教育方向,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的“性自由”、“性解放”带来诸多的社会弊端,如性病蔓延,意外妊娠增加的问题发展得越来越宽泛。所以美国许多教育家已认识到必须向青少年进行正确价值观导向。

4.1坚持反对性自由,保持性纯洁

坚持这一条就是培养青少年人格力量,能保持童贞态度,晚恋,婚前无性行为,保持贞洁的价值,使青少年在生理、心理、情感、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强劲的约束力,为以后个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空间,为将来事业、婚姻、家庭生活打下牢固幸福的基础。目前出现的混居、寻找多个性伴侣、嫖娼、未婚先孕造成单亲家庭等,这些不良行为是破坏人的道德良知和精神世界的崩溃,我们的社会必须反对。纯洁教育是应在性观念形成过程始终坚持教育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看到社会变革时期,外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为防止性病、艾滋病及意外妊娠等发生,同时进行性生理和安全教育也是不可少的。

4.2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抵制性商品化

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婚恋中的权钱、美色的交易,除此无其他条件把自己青春美貌视为商品进入婚姻市场。许多青少年看到商机开办网站传播淫秽文化,因此判刑的不在少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三思。心理健康的人就具有抵制能力,当然这占多数。单纯认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性心理就一定健康这不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进行性健康教育,性的商品化倾向是性道德文明建设的倒退,人性的扭曲,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4.3鼓励青少年要首先树立高层次精神追求

肯定个人性权利之前,还要明确享受性权利可带来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个人行为必须考虑对方、他人和下一代,自觉把性行为纳入性道德许可的范围内,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当然不涉及双方和他人的利益,能承担起结果的责任和义务,符合人道主义精神,那必须充分肯定性生活的个人私事原则。但光强调个人私事权利是不够全面的,个人利益要与整体利益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当前社会上,特别是青少年只强调个体满足性欲走上性泛滥,不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甚至一走了之,这是严重错误的行为,必然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恶果。

人作为社会一分子,就要对社会负责任,尽一定义务,性关系也是这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每个人行为都要受社会的规范和制约,对待一切事物要保持正常心理状态去对待。由于人类性欲是从先天获得的一种生物本能,它具有自发、自然、无意、有意的冲动特征,是繁衍后代的动力,同时包含放纵性和野蛮性,因此必须运用正常心态去从社会文明和理性的角度去正确引导、限制错误观念。性心理现象是以生理机制为内在动力,心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感情和活动现象,是以高级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所以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并与社会规范保持一致。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是建立良好道德修养,会防御性犯罪、性暴力行为。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疏导,关注和把握青少年心理活动机制和规律,及时为他们提供是非、荣辱标准道德规范等,促进其性心理健康,积极、美好的性心理活动,防止消极、变态、有害性心理活动冲击,形成高尚品格、人格健全的人。

[收稿日期:2009-03-29]

猜你喜欢

性心理普及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人性生理、性行为和性心理研究的现状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合江农商银行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识
广州市部分高校大一学生性心理和性行为的现况调查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犬子宫蓄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