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曾的金钱观

2009-08-11陈鲁民

做人与处世 2009年5期
关键词:范曾金钱观慈善家

陈鲁民

年过七十的范曾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大家,他的《苏子吟啸图》《钟馗神威》《秋声赋》《八仙图》等深受好评,被多个大型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他本人也被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不过,人们只知道他的画,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善行。作为一代书画名家,范曾大隐于市朝,却心挂世人。千金散尽,独享平淡生活,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他对公益事业的贡献更让人敬仰。

2008年5月1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活动现场,范曾慷慨解囊,捐出1000万元巨款,成为当晚艺术家中捐款最多的人。他饱含深情地说:“我想,艺术家,尤其是阔绰的艺术家们对时代应深怀感激之心。”他的嘉言懿行,深深地感动了大家。

熟悉范曾的人都知道,类似这样的捐赠义举,他已经有过多次。早在1984年,范曾调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时,他夜以继日奋斗了两年,创作了200幅作品,卖了400万元人民币,连同他当时的所有家当一起捐给南开大学建了艺术系大楼。2003年SARS肆虐时,范先生曾捐赠50万元;2004年中华文学基金会倡议建立“育才图书室”,为使更多贫困地区儿童得到阅读的快乐,范曾捐赠100万元。2002、2003年,他共收入500万元人民币,竟捐出了400万。为此,他曾跻身“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及“年度十大慈善家”。

范曾先生这一次次的“千金散尽”,既非心血来潮,也非一时冲动,他曾深情地说过:“一个人对祖国和父母要有感激之心,对人类文明和经典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恻隐之心。”这不仅源于他对祖国和人民刻骨铭心的爱,还源于他有着十分成熟而睿智的金钱观。他说:“一个人一生所需终有限,再有钱也不能一天吃一个熊掌,那会流鼻血。你有钱用金马桶照样会便秘。如果钱是火,人是钢,我这块钢无论多少火也是无法融化的!”

范曾的金钱观,重义轻利,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淡看身外之物,视金钱如粪土。是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的共同态度。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大声疾呼:“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相张说巧著《钱本草》:“钱:味甘,大热,有毒……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明人洪应明《菜根谭》有言:“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不难看出,范曾的金钱观与这些先贤的真知灼见是一脉相通的。

范曾的金钱观,智慧豁达,更是对当代科学进步理念的弘扬。能积能散,不当守财奴,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就是现代社会关于金钱的进步观念。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已把全部财富捐给慈善基金会,人称“裸捐”。美国股神巴菲特,也宣布把85%的个人财产370亿美元捐献给慈善基金,被称为“全世界最慷慨的慈善家”。李嘉诚、邵达夫、霍英东、曾宪梓等华人企业家,也都一次次慷慨捐赠,参与国内的公益事业。动辄上亿元。范曾的金钱观和他们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

社会上也有不少人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坑蒙拐骗,贪污受贿;有了钱就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自己享用时不暗一掷千金,比阔斗富,穷奢极欲;遇到公益事业捐赠时,却一毛不拔,哭穷叫贫,丑态百出,捐一块钱比割肉还痛。他们的金浅观与范曾先生的金钱观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在这里我把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送给他们:“钱财如同粪尿,过分蓄积便会放出恶臭;然而散播时则能肥沃大地。”

编辑胡莉莉

猜你喜欢

范曾金钱观慈善家
不舍放开那双手——怀念旅港慈善家郑兆财先生
慈善家田家炳奉献教育薪火相传
一名小学生的金钱观
范曾和朱军的莫逆之交
读懂范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