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育的功能及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2009-08-11訾桂智

现代教育教研 2009年5期
关键词:世界观价值观学科

訾桂智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 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功能 。它通过思维、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对基础教育作出贡献。因此,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思想有感情 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1.地理的教育功能

1.1培养爱国情感。

地理教育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具有独到之处。在分科制的教育体系中,爱国情感的培养渗透在各个学科 之中。地理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使爱国 情感的培养具体化。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去观察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认识它,了解它,进 而关心它,与它和谐相处。使学生从与周围环境、与身边的人相处中,获得爱国情感的亲身体验。

1.2增强全球意识。

当今,人类的活动空间更广阔,相互联系更紧密,地球也相对“变小”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如酸雨 、臭氧层空洞、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协商来解决。因而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全球 意识和国际合作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现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基础教育中进行全球意识的教育是培 养合格公民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基础地理教育是扩大青年学生眼界的一种有效工具。这并不是说要在地 理课上向他们介绍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地的知识、信息。传播这些信息的任务完全可由电视、广播、书刊、报纸 等社会媒体来完成。然而青年学生从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基础地理教育能够做到的是 ,教给青年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任何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1.3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占世界约五分之一的 人口,如果每个公民都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那么我国的环境状况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反之,如果大部分人, 尤其是领导者缺乏环境意识,或环境意识被眼前的利益所淡漠,环境恶化将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已经认识到, 为了使前一种理想尽早成为现实,避免后一种状况的发生,在基础教育中增强环境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目 前在我们国家,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主要采取各科渗透的方式,地理学科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媒介之一。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地理教育不仅关注自然环境本身的状况和它对人们的影响,更关注人—地系统中, 人们在利用、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时所采取的办法,以及这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些人类活动所产生的 影响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这要看人们对环境的了解程度以及利用环境时所作的决定。例如,在河流上修建水 库所产生的后果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它控制了洪水,利用水能发电,通过灌溉发展农业,但同时也改 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河床和冲积平原上的沉积物,而且减少了入海口的泥沙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当青 年学生了解到由于人们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成对人类自身和其它物种生存的危害,心灵会受到触动,他们在考虑 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对环境更多一点关心。例如:在家庭购买冰箱时,孩子可能会劝说父母购买无氟 冰箱;在旅行乘坐火车时,他们就不会把快餐盒随手丢出车窗外;他们会选择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玩具和文具 ;他们会节约利用纸张,以减少森林砍伐和造纸污染;等等。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他们会成为具有强烈环境意 识的新一代公民。

1.4促进知识、技能、世界观的和谐统一。

教育是培养人成长的过程。这种成长发生在生活中的智力、体力、社会和道德各方面。它的要素是知识、 技能和世界观(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横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地理学科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 和世界观的培养,还有助于促进三者的和谐统一。

例如,青年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有关鸟的文章,其中讲述了鸟的形态、灵性。他们在生物课上了解了鸟的 种属、结构和习性,以及对人类的益处。在地理课上,他们又知道了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概念。一天,一个学生 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这位学生该如何对待这只鸟呢?他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 仔细观察这只鸟,然后作出一篇好文章来。又联想到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想把这只鸟放归自然,让它回到森 林或田野中为树木、庄稼去除害虫。这时又想起地理课上老师讲过的每种生物与它所生存的环境都是相互适应 的。他想:要是这只鸟属于本地的种群,放飞之后,它能很快适应熟悉的环境,很好地生存下去。但也许它来 自遥远的地方,那里的生态环境与本地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把它放到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它会因对环境的 不适应而很快死去。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定把鸟留下来,细心地照料它,友善地对待它。这个例子说明了通过 课堂教学,尤其是地理课堂教学,这个学生获得了人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保护环境的技能和爱护环境的态度和 价值观。

1.5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角色的适应。

地理教育通过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世界观,鼓励并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技能、世界观与现实生活相 联系,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能够适应未来生活中的各种角色。

青年学生在未来生活的各种角色中经常遇到与地理有关的问题,需要他们运用地理的知识、技能、态度和 价值观。如:

1.5.1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 。

1.5.2作为一个生产者,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中的环 境代价。

1.5.3作为一个消费者,知道绿色消费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

1.5.4作为一个公民,知道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如何鼓励他人也这样做,应该对公共环境持何种价值观和采 取什么对策。

1.5.5作为一个学习者,知道如何利用先进的地理技术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并作出决策。

1.5.6在休闲时,知道采取什么休闲方式,使个人、社区环境都受益。例如,在旅行时,知道如何获得关于 地方的知识,采用何种价值观来了解地方的特色,如何保护所经地方的环境。

学生在对以上问题作决定时,所根据的是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和世界观,其中一些可能是 通过学校的地理课程获得的。这些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世界观被称为“个人地理”,学校地理教育就是要扩 展和提高学生的“个人地理”,使他们在担任各种生活角色中更有能力。

2.地理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地理教育通过特定的思维、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使一部分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以下目标可通过 地理学习来完成:

2.1思维能力。

指与地理学习和思考有关的能力,包括:

2.1.1理解能力,即领会信息的含义并表达出来的能力;

2.1.2分析能力,即把材料分解成若干部分,以理解其结构的能力;

2.1.3应用能力,即在新情况下使用所学东西的能力;

2.1.4综合能力,即把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能力;

2.1.5评价和决策的能力,即判断有关问题的决策所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佳选择的能力。

2.2知识。

地理学习可使学生理解和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2.2.1理解位置和地方,以便在地理思维构架下审视国内和国际事件,理解空间关系;

2.2.2了解地表的主要自然系统(地形、土壤、水体、气候、植被),以及理解各生态系统内和彼此之间的 相互作用;

2.2.3了解地球上的主要社会经济系统(农业、聚落、运输、工业、商业、人口),以便对一个地方有清晰 的认识。其中牵涉自然条件对人文活动的影响,以及不同地方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仰、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 政治制度的差异;

2.2.4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

2.2.5对乡土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2.2.6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

2.3技能。

地理学习可培养学生的以下实践能力:

2.3.1观察:是收集事物的有关外貌、位置、分布、联系、运动和变化等信息的手段,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 观察;

2.3.2记录数据:包括绘制地图、素描图、曲线图和其它图表,记录访谈内容,记录仪器测量结果,收集样 本和标本等;

2.3.3报告:包括组织材料,通过各种媒介(曲线图、模型、胶片、照片、录像带和幻灯片等)展示材料, 并用书面和口述形式作出清楚准确的解释;

2.3.4解决问题:包括综述、判断和决策;

2.3.5与人合作的技能。

2.4世界观。

地理教育可培养学生以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1热爱自己的国家,并意识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

2.4.2对周围环境和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关心;

2.4.3欣赏自然的美,理解人类的不同生活状况;

2.4.4关心环境质量、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命支持系统——生物圈;

2.4.5关注对环境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有益或有害的情况;

2.4.6意识到态度和价值观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愿意表明和发展个人对环境问题的价值观。

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由于它处于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因而它能够成为各个学 科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使学生在各个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在地理学科的人—地系统中综 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世界观体系。例如,在进行关于地区发展的教学时,可选择语文课本中 一篇描写某个地方的文章,收集这个地方的历史资料,运用生物课所学的原理,物理、化学课中获得的知识, 以及数学方法,甚至计算机和绘画技能,来讨论一个地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帮助学生提高综 合应用能力的很好途径。如果让地理教师单独来做这个设计工作,自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且不能保证持续 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就考虑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编写相应的资料,使各个 学科的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帮助。

社会媒体越来越多,学生获得的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也越来越广泛和复杂,其中有多少是 通过学校地理教育获得的,已很难讲清楚。过去那种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可以任意填进各种知识、技能和世 界观的做法,在今天已经行不通了。学校如果能够选择适当的知识,以特定的技能和世界观,综合和提高他们 的“个人地理”,在学校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担当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就必然会在基础教育之中找到 自己适当的位置,而不必依赖是否在高考中求得一席之地了。

收稿日期:2009-03-12

作者地址: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注沟中学261500

猜你喜欢

世界观价值观学科
我的价值观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世界观(二)
“超学科”来啦
重读《夜读偶记》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小镇“序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