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生成演绎出意料之外的精彩
2009-08-11杨庆春
杨庆春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是有价值的,也可能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的“临危不乱”,冷静思考,注重生成资源的价值引领,尽可能使每一次的课堂生成演绎出意料之外的精彩。
1.善于抓住课堂精彩对话
学生答问精彩时,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常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适当启发,引领更多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笔者教学《灰雀》一文,在课堂接近尾声时,一学生忽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灰雀会恨小男孩吗?”我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富有价值的问题。于是立即启发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讨论。课堂立即活跃起来了,纷纷发表见解。
生1、“不会,因为小男孩还小,还不懂事,灰雀会原谅他。”
生2、“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灰雀不会恨他的。”
生3、“列宁并没有责怪小男孩,可是他主动把灰雀送回来了,他是诚实的。”……
看,假如教师能抓住学生的精彩问题,通过适当的引领,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进行对话,必能让课堂绽放出智慧的光彩!
2.善于疏导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洽,在讨论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学《我不能失信》这一课,有的学生对宋庆龄诚实守信是个好孩子这个结论提出异议,说:“宋庆龄不体谅父母亲 ,她爸爸妈妈那么希望带她一起去伯伯家,她怎么忍心拒绝呢?”有的说:“父母亲平时工作忙,好不容易周末有空,宋庆龄应该陪陪他们。至于小珍,可以打个电话说明一下,回来再教啊。”此时此刻,学生就“宋庆龄该不该去伯伯家”这一问题争的面红耳赤。面对争论不休的同学们,教师并没有呵斥制止,而是面带微笑地耐心听完同学们的发言,然后加以疏导,说:“大家讲得有道理,周末陪陪父母亲也是人之常情,可见你们都是孝顺的好孩子。可是,宋庆龄答应小珍在先,如果又打电话拒绝,那么小珍该多么失望啊。”看着同学们扑闪扑闪着小眼睛,都赞同地点点头,老师继续说:“你们说,小庆玲的决定对吗?”同学们都使劲地点着小脑袋。“当然了,当时宋庆龄也是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正确的选择,看哪一小组能把它演出来。”教师的临场设计,把学生争论不休的问题,即时点化成了一次有趣的课本剧表演。既化解了出现的矛盾,又借此深挖了教学资源的内在价值。
3.善于处理课堂意外环节
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教师若装聋作哑,必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因而教师应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脱轨”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
在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正在教学《两只狮子》。就在老师妙语连珠的引导、讲解之时,忽然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这两只狮子哪只是男的,哪只是女的?”所有听课老师皆瞠目结舌。忽然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戴蝴蝶结的那只是女的,另一只是男的。”师生都不由自主笑出了声。只见老师不慌不忙的面带微笑看着大家,等教室里安静下来后,她先表扬第一位学生:“你真棒,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握个手!”接着又表扬第二位学生:“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老师佩服你!”继而面向全班学生说:“爱动脑筋,仔细观察,是所有伟人的共同特征,因此他们两位都值得我们学习。不过,狮子应说‘公和‘雌,而不是男和女。(一片笑声)动物园里的狮子并不戴蝴蝶结,那我们又怎么区分公狮子和雌狮子呢?老师有一个方法:公狮子的毛比较长,母狮子的毛比较短。”这样的巧引妙导,自然而然的磨合了课堂中出现的“意外状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常识,受到教育。我们也不能不佩服这位教师处理课堂意外环节的智慧。
4.善于把错误转化为亮丽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尝试、探究必然生成更多的差错。华应龙老师说:“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差错是老师的义务。”“课堂因差错而精彩。”华老师研究的是数学课,笔者认为,这同样适用于语文课。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那些尴尬的答案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心有不悦,弃之不顾。其实,一些课堂的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果教师能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读错一个字、写错一个字、误解一个词……时,教师不必心烦气躁,当你巧妙委婉地引导班上同学互相帮助,分析错误原因,互相纠正之后,相信同学们必定不会再犯同样错误。学生暴露错误,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突破口,原来设计过程可以说是教师一厢情愿,明白了学生的知识缺陷,沿着他的缺陷点,依靠及时生成的学教过程,弥补学生的缺陷。整个弥补过程,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带动全文的学习过程。
我们相信,生成性的教学将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必将使课堂处处散发出出乎意料的精彩,实现“课在人中,人在课中”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福建教育》2005年第3、4、5期
[2]《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4月刊
收稿日期: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