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之“冒籍”与古之“让名”等

2009-08-07

百家讲坛 2009年13期
关键词:低保户医疗费朱某

子 路

一则“政委女儿冒名上大学”的新闻引发了诸多关注:原某县公安局政委王峥嵘,打通关节让其女王佳俊冒用罗彩霞的学籍信息就读大学,并于2008年顺利毕业,而真罗彩霞却因身份证号被占用而无法顺利毕业。

蒲松龄曾记述过一则《盗户》的故事,在山东章丘县,某甲与李姓儒生争田产,拉扯着请县老爷裁断。公堂上,某甲直呼李生为“秀才”,李生立马反驳:“我不是,你才是秀才,你们全家都是秀才。”书吏告诉县官他就是秀才,县官问他为何不承认,李生说:“秀才这头衔丢在一边也不会有人来抢,且待我争到田产后,再来做这个秀才也不迟。”

原来,彼时章丘县,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来盗贼受招抚,县令生怕他们再起来造反,于是专门另立盗户名册,与一般民户区别开来,凡是盗户与良民相争,官府则曲意左袒,此隐秘特权不是获得功名的秀才可以获得的。于是,为了争得眼前利益,便发生了“以盗之名则争冒之,以秀才之名则争辞之”的怪事。

当今之高考与古代之科考,同为读书人之仕进初阶,但对待功名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一方百般钻营也要夺得这一人仕之阶,而另一方宁可为盗,也不愿占秀才之名。两者相较并不见得哪方之孤高清傲,二者皆着眼于一“利”字,有利可图便为之,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这样做,“利”字当前皆老眼昏花,哪里还看得清官途之交通、名声之阡陌?于是乎,一方丢下了“全省人民满意的公仆”之荣誉,另一方舍了读书人梦想的秀才之名,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今同也!

近日,《重庆晚报》报道:重庆一低保户朱某因病住院,所在社区领导前来看望,承诺帮助报销部分医疗费。低保户听后非常激动,因血压升高导致主动脉破裂而死。

朱某激动猝死的悲剧,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成果分配以及制度受惠不公平的无奈现实:对一个享受着报销惯性的人来说,报销医疗费就像一日三餐一样正常,显然不至于让他欢喜过度。而对朱某来说,报销医疗费和天上掉馅饼一样难得,所以幸福猝然来临之时,才会上演活生生的现代寓言。

“病有所医”本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因被漠视得太久,以至于真正的主人不相信这些东西是自己的,甚至在被归还时。仍觉得是意外之喜。呜呼,吾民之悲,吾国之悲也!

民心向背是政权存亡、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制定并落实必要、必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争取到民心,得民心者才能安天下。从历史上来看,凡是重视社会保障的,则国家兴,反之则政权亡。如夏桀因为视民命为儿戏,“所以失其天下也”,相反,商汤“夷疏而积采,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于是“天下归汤若流水”,终于取桀而代之(《管子-轻重甲》)。周文王以夏、商覆亡为鉴,力行仁政,采取关心保护鳏寡孤独废疾者的社会保障措施,取得民众的拥戴,使周朝实力趋盛。

可见,不以民为重者,不能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则势必遭到人民的背离,而一个连民心都没有的国家,国也将不国矣。

编辑/赵雪梅

猜你喜欢

低保户医疗费朱某
男子为回老家抱着木板横渡长江
职工因被强令冒险作业离岗获赔22万
美国“低保户”约翰逊
“抓阄”评低保,荒唐!
民政局低保户信息档案整理信息化分析
判断
小狗受惊咬伤他人,责任谁负
给父母看病成韩国中年人重负
股市崩盘,中产沦为领救济的“低保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