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火
2009-08-07陈哈林
陈哈林
扛火是鄂西高山土家人过冬时的一种说法,扛火并非是把火扛在肩上,揣在怀里,而是指在寒冬腊月一家人团聚一起聚在柴火边烤火享受亲情的场景。
生养我的那个村子名汪洋庄,每到大雪飘飞的日子,我们总回老家过年。我们这个深山地区一直和我们大中国保持高度一致,到了春节,无论你在天涯海角,还是在异国他乡,汪洋庄的后生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回家,他们觉得只有在老家住上一阵子,和父老乡亲一起唠唠嗑儿、扛扛火,一起赶仗、煮酒熬糖打豆腐等,才算过了年。只有和家乡的土地聚一聚,心里也才踏实,似乎只有在这里才能积蓄力量,这种来自故乡土地的力量,才会让你在新的一年增添新干劲,在新的一年才会健康、才会向上也才会兴旺的。
这就是故乡的力量,在故乡走亲串友一起扛火有一种特别的诱惑,远比去国外去平常想去的一切地方有魅力得多!因而每到这个季节,我就约上我的兄弟姐妹回家,去与那里的爷爷、婆婆、姥姥、伯叔、姑舅姨一块儿扛火,在那儿尽可听听乡音,说说乡情,唠唠乡事。一边扛火,一边又去厨房看看打磨窑豆腐的大婶大娘;一边扛火,又去大叔大伯家看杀年猪,一起喝酒吃年饭,一起把丰收的喜悦喝个痛快,一起醉着在雪地里堆雪人儿,用自己的身子印雪人儿。
扛火是有讲究的,那样的火垅,用四块长石条围成方形,弄来早先砍好的大柴,用一些从林子里弄回的落叶黑土铺垫好,用一些劈好的木柴和渣子柴堆放一处,点着后就开始扛起火来,这时候就有讲故事的爷爷叔叔讲一些每年扛火都讲的老故事,诸如“张飞打岳飞”呀,“薛仁贵征东征西”呀,“封神”“西游记”呀,在火边一边讲着故事,一边呼着马棒丝烟,就是用媒纸点的那种,还一边讲着东家的新屋,西家的搬迁,讲村头老人又走了一个,讲又有一小子打工带个说着弯腔的洋媳妇回来。在北风那个吹的时候和漫天飞雪的季节做一些生儿育女的活计。我一听说这事儿就特别来劲儿,这些后生们正改造着下一代呢,这种组合下一代一定智商好,我们汪洋庄更加有希望了。那些个弯腔媳妇,可是上好的育人土地啊!说到弯腔,老父亲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他说一个当兵的回家上餐馆吃饭,打着在外面学的话说:小二,吃饭。老板认识这人,就问你们在部队打的枪是弯管还是直管,小兵说:那当然是直管。店主说,我们用的猎枪是直管的,我看你们部队的枪肯定是弯的。说得吃饭的人哄堂大笑,小兵明白后红着脸走了。
扛火的火笼上的楼锁上,吊着年猪肉,被烟火熏得黄金干色,闪烁着无尽的滋味和诱惑。
扛火的人是不断变化的,一拨走了,又来一拨,乡里乡亲聚一块儿天南地北地侃,当吊锅里的腊肉喷香的时候,大家就又淌起哈喇子来,说用柴灰烧鸡蛋可以败火消炎。
一边扛火,一边还听着广播,广播里说着家电下乡凡在店里购买家电给补贴,说着医疗改革,说着些加大内需等的话儿,大家于是就张着耳朵听起来,在这样的时候听这样的声音好,不管下多大雪,有这样的声音和火,很温暖。
又听贵生哥说我们小组已有三台中巴,20多台摩托,10多台三轮麻木,这些国家都给13%的补贴。
一边扛着火,我也一边在想,我们中国人多好,这人口多还真能拉大内需,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人力资源一样是宝贝,有了这三宝,我们的中国不怕华尔街风暴。
扛火的时候做些记录,我的红娃子幺兄弟在一边烧土豆,一边和侄女聊读书,他的儿子突然来到,他说:儿子,你的手已冷得像牛蹄子,来,扛会儿火,学大爹写写扛火的散文。儿子的到来,火更旺了,这扛火的味儿也更浓了……
责任编辑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