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恺先生香港鉴画日记(下)
2009-08-07董宝厚
董宝厚
1991年4—5月,杨仁恺先生曾应邀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古今书画鉴定报告会”,这次访港,与杨老往还的人物、所经眼的公私藏品、学界掌故,乃至日常见闻、节气变化,饮食起居等在日记中均有涉及。上一期有关与业内人士如徐伯郊、敏求精舍葛士翘、《名家翰墨》许礼平等人的交往,还会在今期所载的日记中延续,而在港意外发现的国宝——北宋郭熙山水卷,杨老写信给当时的李鹏总理力促国宝回归,则是今期所载日记的重头戏。
这一次续载的访港日记,仍然保持其一贯的风格,时有平日不能言或不愿言的事情的记载,或率直,或谨严,足以体现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1991年4月28日晴香港
早八时半叶承辉医生来,共进早餐,餐后为之题跋傅青主手札卷,计十八通。随后同去富丽华饭店看富士比拍卖,见到张洪,有两位女士管书画,很年轻,说是跟张洪学的,但所展出绘画(现代和近代)数十件,赝品甚多,尤以齐白石、张大干诸作值得研究。因而联想到三月佳士得拍卖,就目录观之,似较此次为好。至于瓷器还可看到数十件,仍乏精品。倒是珠翠有佳品。
在富士比展中见到葛士翘先生及其公子,公子在深圳有一家电器厂,每周回家。又见到新秀(敏求精舍)徐展堂先生,年方四十余,英俊出众,前年曾随敏求参观团到我馆,当时他还不被人注意,近十年来,暴发突出,在九龙办“徐展堂美术馆”,邀往参观,并一再表示由中大文物馆林业强副馆长陪同。听说此人与政府大员关系密切,作过军火生意,赚了大钱,确否待证。据闻江西景德镇陶瓷馆,他资助一千万,惟尚未兑现。
中饭在吴悦石家,大家谈到郭熙卷最好归回国家,吴表示要我致函李鹏,指出文物之重要性,由国家出资购回。此议甚善,我可考虑。吴告知香港方面有人能直接将函件送交李本人,他们颇为乐观。不过单单此事,是否能引起重视,而李瑞环又主持宣传文化,不通过他是否合适?可再思而行。事情关键在原件是否能到手再发函件。回忆三十年前郭敏斋、张大干几件国宝回归国家,由徐伯郊经手,经周总理批准,有先例可据,也许多少有希望。
中午回酒店午体,二时半新加坡王德水夫妇由广州来,同住利园。
晚六时半徐伯郊来,同去老正兴吃上海菜,饭庄主人沈有国四十余岁,留心现代书画,办“亦通画廊”,但只收不卖。此人数年前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做地产生意,香港方面仅留下老正兴饭店,只身来往于港、加之间。沈父由上海(原籍常州)到香港,一贫如洗,开饭店发迹,他本人原是搞纺织机械,后改作饭店,以承继家业。对食谱甚有研究。职工数十人,每年口口连工资可达三十万港币,故能长期稳定不衰。
1991年4月29日晴
上午九时中大文物馆研究助理李志纲前来接往香港艺术馆参观,由书画馆长朱锦鸾和第一馆长助理邓海超接待,稍事寒暄,彼此交换礼物印刷品,朱有会先去,郑陪同到展室参观陈列。共计两层,严说本不够水平,说明作为殖民地商埠,不在文化,而在财富掠夺。陶器瓷器室,东拼西凑无可观者。风俗画室,为十九世纪之作,表现当时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技巧更劣。差可告慰者,刘祚筹先生去年捐赠二百余件明清书画,其中不少好作品,过去曾在上博展出,并出版《艺苑掇英》两专辑。朱女士负责整理这批东西,记得《名家翰墨》第一期有报道,估价在亿万元以上,对艺术馆贡献非凡。为此,该馆今年冬将迁九龙文化中心,方可将刘氏书画展出,也许有所改观。
为争取时间,把下午去徐氏艺术馆改在香港艺术馆之后继续进行。徐展堂先生之馆设在九龙他所办之工厂内,有楼两层,以陈列陶瓷、青铜器为主,以瓷器为优,且器类较全,不乏精品,惟不见汝窑。据闻他以近五年时间收购到此程度,实非易事。瓷器中哥、钧、耀、定诸名窑皆有代表作。元、明、清瓷官窑亦多珍品,珐琅彩碗陈列六件之多。青铜器有少数新发现,惜未得与馆负责人,特别是徐展堂见面,故无法得到该馆图录,以资参证。初步看来,陈列品中个别器物之国别和年代还可研究。
下午三时葛士翘老先生父子(师科)驾车来迎,他家在浅水滩,一座公寓在十八楼一层,一半作为瓷器展室,一半为宿舍。在此风景幽美之处,开办家庭展览,殊令人钦佩不已。据告,1948年来港,办工厂,先是爱好收书画,三十年前改购入元明清瓷,已有两千件以上,展出之数百件已在台、美、港多处与观众接触,大获好评。他以工厂所得利润买陶瓷,其中元代青花有十九件,明初在二三十件以上,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官窑多品种,应有尽有,而且件件皆精。国内汪庆正、冯先铭多次到此,为之赞叹不已。国外专家更是倾倒。晚餐由其大女(由国内煤矿研究院转出)作纯四川口味饭菜,有家乡风味。临别赠送瓷器图录和藏画两大册精印,极为珍贵,感甚。约定今年到沈参观。葛年过八十,精神颇好,一再表示他是香港各个艺术馆评议员,要为、辽博文物在港展出尽力推荐,意颇诚恳。
1991年4月30日雨转晴
晨起微雨到中雨,通知许礼平可以送旧画来为之鉴定,东西不少,惟多赝作,仅唐云原藏八大《树石》小横尚可,晚年款又一题,吴湖帆为之跋,唐云题送友人者。
商务印书馆何副总经理刚乘轮由广州回港,据告与徐秉琨曾研究出版馆藏文物综合研究一书,文图并茂,又拟出版历代陶瓷,我以为编印精良,可望受到欢迎。他对故宫《国宝》一书为台北来访商务称道,颇为满意。既为辽博出版类似之作,总想争取市场。以上两种图书,回去商量后即通知他本人,将与有关人员到馆进一步得到落实。
中华陈副总经理晨来访,我们在楼内早餐,他等了一个小时而去,留有字条到晚上服务总台见到,同时见到徐伯郊约再次到老正兴聚会留条。
许礼平表示约几家报社记者来访。
邦达已返大陆,黎小姐(文物馆)电话通知电视台5月2日展接去采访,征求意见。表示同意早七时在酒店等候来车接我。高馆长电话原定明日十时半来接,因事改在下午二时半,讲演时间不变。
已商得许礼平同意,代我寄图录交沈阳馆中收转。请他转达刘祚筹(现在新加坡)再次访问沈阳,许表示即电告,并愿陪同前往。许原在中大文化研究所做编辑,不肯坐死板凳,愿做古玩书画生意,他家中也富有,却不懂行,因之请别人为之鉴别,启功、谢稚柳、刘祚筹诸人为之题跋。看来此人颇聪明,能将《名家翰墨》办下去,虽然内容不尽满意,总算过得去。据许告,每月订户二千多户,零售两千多,总数在五千左右,不亏也不赚。
下午转晴,与王得水夫妇逛市场,附近小摊贩百货甚多,价亦便宜,我买了日本丝袜九双,每十元三双。惟此前还拟买点轻而易带的小东西,拿回去送人。小孙子临行要我到香港为他买手枪,要带子弹,才三岁就明白玩手枪,是他妈妈教的,但却能记得清楚。可我与万义到市场遇有枪玩具,是由大陆贩来,不如回去买,外国货比国货责一到两倍。
晚间在一家大的潮州酒店进餐,由沈阳驻香港纺织品代理人姓全的青年同志请王得水饯行,中旅社孙小姐同去,六人菜价二千四百元,昂贵惊人!全同王、万义有生意往来,代表公司出此,我实作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