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重围 会展业迎来新机遇

2009-08-07文晋梅

中外会展 2009年6期
关键词:中西部会展业会展

赵 伟 文晋梅

时代赋予的研究机遇

“不要称我专家,作为一个经济研究工作者,我只是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回报给社会,并且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离专家的距离还很远……”谦逊的语言,温和的笑容,任兴洲淡化着自己的角色和职位,不得不让人再次对她本人以及她所研究的会展业肃然起敬。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一年的10月,任兴洲刚刚跨入本学的校门,成为“七七、七八级”中的一员,开始系统学习经济学理论。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她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变革的时代。她说,考大学报考经济专业是误打误撞,当时甚至不知道经济学究竟学什么。通过系统学习之后,她喜欢上了经济学,并且在后来所从事的经济政策咨询研究中能够学以致用。毕业后她。进入国家研究机构从事经济政策研究,至今已经24年。从1978年至今的31年中,她从学习经济到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亲身参与并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对此她心存感激,认为是时代赋予了她发展的机会,并提供了她广阔的研究平台。

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展业开始萌芽、发展并有所壮大。随着会展业成为新型的现代服务业和新的增长点,会展业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研究者以及社会普通人士的重视。会展业已经渗透在经济各个领域,影响着生产的各个方面。

但我国会展业在发展的初期,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真正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业发展大体上是在90年代中后期。任兴洲从1999年开始研究会展经济。她告诉记者,在当时的环境下,会展业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是年轻的行业,从体制上来说则具有明显的转轨型特征。从计划经济环境下的会展业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展业,中国的会展业不仅面临行业发展的问题,也面临着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和行业升级等问题。这就给会展研究者提出了新课题,也给了他们更广泛的研究方向。十年以来,任兴洲对中国会展业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中西部会展业前景看好

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本质上是东部传统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的跨区流动与梯度扩散,具有促进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功能。在产业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同时,会展业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中西部是我国具有巨大潜力的二级市场,尽管目前中西部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与中国会展业自身的地位和资源条件并不相符,但在新的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会展业赢得了众多发展的契机,西部会展获得新生。尤其是加入WTO后使中国会展业在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上发生一系列变革。

以成都为例,地震发生后对成都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最基础的心理层面来讲,人们的心灵受到冲击,心理的恢复也需要一段时间,但会展业却有着它自身的发展规律。震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成都已经举办了多场次,多样性的会展活动,任兴洲也参加了一些在成都举办的展览会议和论坛。她认为,成都是一个具备诸多优势条件的会展城市。成都地处平原,人口聚集度高、辐射力强。虽然受地震影响较大,但它的会展资源、基础条件以及区域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地震的影响而消失。特别是灾后重建带来的新机遇,一些展览、会议在这里举办反而会更有实际效果,参展商会得到更多会展成效。地震以后,成都的会展业在2008年反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除了成都之外,重庆、西安、昆明等中西部城市的会展业发展速度也很迅猛,任兴洲认为,中西部会展业发展快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东部一些企业到西部地区参展,促进了当地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中西部会展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中西部一些中心城市具备了区域优势、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辐射力度,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会展带来新的机遇。第二,中西部对会展业的重视程度增加。从政府的重视上升到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指针。比如,将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是《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此举便引起了重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发布切实可行的措施,将陆续实施会展业5大工程,加快重庆市会展业发展步伐;第三,中西部会展业有后发性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总体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会展业的发展。由于会展业发展较晚,中西部能把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好的做法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有效地借鉴吸收。另外,会展和基础设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给会展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会展业期盼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的需要,会展业大规模的发展催生了一批人才的产生,然而。和快速发展的会展业发展相比,人才不足的问题突显出来,专业会展人才更是“奇货可居”。统计显示,会展专业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上海为10:1、北京、广州为8:1。业内人士预测,我国今后3年内会展市场需要的会展设计人员将达200万人以上。

2009年3月,中国国内会展业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作该委员会的成员,任兴洲认为会展业今后的发展要从专业化的角度来看会展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具备现代会展意识、会展理念和专业知识的专门性人才极度稀缺,我国会展人才储备还远远不够。

会展业迅速发展的状态,与人才稀缺的矛盾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很多地方开始专门性地进行会展人才的培养,使这些年会展人才储备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任兴洲向记者介绍了目前会展人才培养的几种渠道和方式:一是专业、系统、正规的院校人才培养,国内许多院校已设立了会展专业或方向。据记者了解,截止到2006年底,短短3年间,全国已有89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了会展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会展专业人才约5500人。时下,在学历教育中除了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尝试外,还有一些院校与会展公司进行产学研教育基地多种战略合作,为探索中国的会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科学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径;二是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会展人才。虽然他们不是会展专业科班出身,但长期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三是从海外回来的专业性会展人才。包括会展策划、设计、中介服务、相关法律咨询、广告等方面的人才。非通用语翻译和高级礼宾人员,他们带着从国外学到的知识为国内会展业服务。除了这些途径外,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在会展人才方面已有人才资格认证。诸如注册会展经理(CEM)的考试等,过了关有了专门认证的人,被录用的机会多了,企业选择人才的途径也多了,双向的需求对于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会展的种类繁多并不代表着会展业的繁荣,会展人才却是越多越好。但相对缺乏的是专业性的会展高端人才,很多会展公司都表示他们缺的不是人手,而是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从长时间来看,这始终是我们的主要矛盾。任兴洲表示,随着我国会展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一定能步入健康、科学的轨道,稳步前进。

会展业的发展“危”中有“机”

回到2008年的会展业,面临呼啸而来的金融危机,会展业受到明显冲击。尤其是第四个季度的会展受冲击大,生产类的会展受影响比较大。

为了拉动内需,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宏观政策。任兴洲告诉记者,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对经济产生了影响进而带动了会展业的发展,客观的来说是间接的影响。会展业包括会议和展览两方面,在经济危机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了解当下经济的形势,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无影响,于是会议多了,参会的企业多了,便带动了会议市场的发展。而对展览的影响相对大一些,以广交会为例,国外参展商少了,专业观众少了。展览带来的收益自然少了,对此,任兴洲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金融危机既为会展业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一是会展需求仍然存在,甚至有所增加。例如去年至今年的一些国内展览会并没有受经济低迷的影响,反而拥有大量的参展商和客户;二是在危机时会展的成本明显下降。酒店住宿、交通运输等成本的下降,为会展举办节约不少的成本,三是各级政府支持的力度在加大。各地政府更加关注会展行业,支持会展业,从而使会展业更大范围地起到促进制造行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四是行业协会支持力度加大。在经济回调期,行业协会更加重视会展业对整个行业的带动和转型促进作用。另外,在经济回调的背景下,会展行业市场整合的机会反而到来了。

在这个时期,动员整个会展行业的力量,整合会展行业资源,从而打造中国品牌展会,使品牌会展脱颖而出,是会展行业重新审视发展策略的重要选择。

猜你喜欢

中西部会展业会展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