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宝华山
2009-08-06杨莹
杨 莹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称作佛。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存善念、有怅悔心、慈悲心、包容心。
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山川便是自然的精魂。
初秋,我们一行人去静卧于长江之滨,被称为“律宗第一名山”的宝华山采风。车出城北,路旁掠过的树木叶子深绿,天空高远而又澄明。仿佛出了城便到了宝华境地,一路上的流动风景拍打眼帘,花草如同引道的舞者,不断地交汇分合,始终充满诱惑。
到达宝华山森林公园时,山里的雾气还未来得及散尽,只见宝华山周围层峦叠嶂,群山绰约。山岭上的树林起伏着原始的味道,像被海风吹皱了的大海。我们贪婪地呼吸山中清新空气,人语声惊动了一群又一群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它们飞奔鸣叫,摇碎了一地的阳光,也把绿意洒了一地,斑驳着行走的路。
隆昌寺是宝华山魂,它始建于梁朝,扩建于明代。建筑宏伟,气宇轩昂,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踏进被36座山峰环抱成莲心的隆昌寺,抬头可见“护国圣化隆昌寺”的悬匾,颇有“众山点头”的气势!跨入两级台阶高且容两人并行的门槛,迎面又是一块黑底金字匾额,上写“律宗第一名山”几个大字。这“律宗第一名山”可不是虚传,梁武帝、清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都曾驾临。史载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六上宝华山,六进隆昌寺,留下千古传说。导游告诉大家,隆昌寺为律宗寺院,是佛家弟子做“功课”的清净之地,为使院内静逸,故将山门造得偏僻,以避尘世的纷扰。
带着一颗敬畏的心,我踏入寺门。走过“999间半”之房,看过可以煮千斤米的“千人锅”,摸过状如锅盖的“长明灯盏”,来到僧侣们吃饭的“斋堂”。僧人们说,斋堂完全保持着昔日的模样。只见条桌木椅整齐干净,中央壁悬四字:“当思来处”。其左右各书:“五观若存全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据说那可是僧侣们每日用斋必须禅悟之处。“当思来处”,让僧侣们从珍惜粮食到有一颗仁爱、惜福、思苦的心。
右行长廊,韦驮殿里幡幔静垂,莲灯燃起,和尚捻珠。大门侧座的案头堆放着《了凡四训》等警世之册。左侧抬头,云板悬挂,放眼望去,如同走进一幅庄严肃穆的圣殿。
这是一个严谨的四合院落。青瓦棕墙,错落有致。院子正中的大香炉里,香火旺盛,香气氤氲。四面八方踏着木鱼声而来的善男信女们,正手掬虔诚,跪拜求佛。袅袅烛香焚尽世间万般隐晦,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盘坐莲花的中央“如如不动”。“南无阿弥陀佛”声中,我们心如止水。
宝华山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戒台。它是国内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传戒道场,享誉海内外。戒台殿前石阶及栏杆为汉白玉砌成,镌有纹饰,精致而优美。明清时代,不仅全国70%的僧尼来此受戒,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僧尼也慕名专程赶来受戒,其显赫地位不外乎佛教界的清华北大,为正宗的佛界教育之地。
能在宝华山吃一顿斋饭很难得,有了隆昌寺心平方丈的热情,我们有了一次难忘的品尝。走进心平方丈的禅房,一缕阳光温情地照在木格子窗棂上。室内摆设古色古香,山水字画皆透出“禅”的淡淡的色彩。“清延松径听法演潮音,秀挺莲峰观空悟华藏”这副对联不禁让我怦然一动,逐字念来,简直深入其境,映见内心。
一直以为僧人受久了那清规戒律,自然是慈眉善眼,木讷无语。与心平大师交流时才发现他才思灵动、幽默睿智。大师满面微笑,就旅游、佛学、人生哲学等与大家交流互动,侃侃而谈,激情四溢。他说:“生活就是禅。人在渡,禅在悟。佛就是让你做好人。”
静穆之刹,菩提坐悟。心平大师的一席话令人感悟良多。是啊,红尘浩大,诱惑太多,纷拢太乱。其实一切都是自己心不够清静,把一切看得过重,心浮气躁,没容忍心、自乱方寸、患得患失。苏东坡所言“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莲”不就是提醒人们顺忍、逆忍、方能成正果吗?“利、誉、称、乐”四风为顺心之事,不忍则贪、则恋、则执、则著;“衰、毁、讥、苦”四风为逆心之事,不忍则嗔、则恨、则怨、则恼。只是,行走在万丈红尘的名利客,有谁能在暮鼓晨钟中回头醒梦?这次宝华山之行,隆昌寺问禅,心灵徒然澄澈透明,当下,我不禁合拢十指,心怀感恩。
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称作佛。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存善念、有怅悔心、慈悲心、包容心。是啊,我们都是些凡人,离不开俗世的烟火。面对过错与苦难,人们都习惯将佛当成救世主,其实佛本身没有生命力,而真正掌控人心的那根弦,是我们自身的意念。人只要树立目标,就不会迷失方向。
出了隆昌寺,我们隐入山林。碰撞之处均是珍稀绿植,花草自开,松柏藤青。穿过烟霞盘绕的曲径,走过大片滴翠的竹海,来到秦淮源头静立,任秋风携着阳光卷过来,淡淡温热,思绪绵延。宝华山,有种说不清的情愫萦绕体内,冥冥之中牵挂于心。难道是因为巅峰之美的自然颤动,还是盘坐莲花“一声佛号一声心”的召唤?
“山静鸟谈天,水静鱼读月。”暮色四合,漫步在宝华山的通幽曲道,呼吸着森林公园清肺般通透的气息,目光温柔地拥抱着每一株植物,感受着小我隐退,大我彰显的意趣,与山中诸多生命融汇在一起,难分彼此。遐思出神之际,隆昌寺的一镗钟声,沉稳又从容地托起我们的心,让浮躁的凡心瞬间安放。
如此,宝华山不正是人们所向往的心之幽谷吗?山是因为人的意识才有了灵魂和思想,一座普通的山,一旦被赋予了灵魂,就会生动起来,让人仰望,凝视。看得久了,自然就觉得它有生命,期望与它交流。在这里,只需定下一颗心来,静静品味山色,那些纷扰的喧嚣、名利的追逐、熏心的利益,都将随着袅绕的香火,吟唱的佛乐淡成灰烬……
回望宝华山,既有博大的气势,又有清幽秀雅的情趣。那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让宝华山成了中国佛教一座名山,同时也成了一处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而问禅隆昌寺又分明是寻找自己、了解自己,揉碎自己,让人回归于最初的生命形态。“戒水一池洗尔世间尘垢,峰华千朵焕发自性香光”,不正是佛用柔软的心给红尘俗世进行一次洗礼,一次被照耀和重生的启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