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

2009-08-04冯雪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8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

冯雪莲

摘要: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技术核心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本文论述了技术核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企业获取技术核心能力的路径,并且提出了提升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的考虑因素。

关键词:技术核心能力;竞争优势;路径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高科技的竞争上。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技术核心能力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下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乃至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技术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1.1 技术核心能力的内涵和特征

90年代以来,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中的主流,其中基于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的核心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分支。所谓“技术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因为拥有了特有技术要素、技能或通过将各种要素和技能进行独特组合创造出具有自身特性的技术,由此产生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技术资源(技术、知识)的企业能力。它具有一些明显特征,如技术核心能力是内生的、异质的组织潜力,它渗透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整合过程、或某一特定的子过程中,即它可能蕴涵在某一核心技术中,可能蕴涵于特定的技术要素中,也可能蕴涵于不同技术要素的组合中;技术核心能力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作用于为顾客所认可、并接受的产品上;技术核心能力可以通技术平台、产品平台等衍生出大量相关的新产品、新服务;技术核心能力具有企业特性和异质性;技术核

心能力具有动态变迁性特征,即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要随着企业所处环境以及竞争对手战略调整等因素的变化而作动态变化。

1.2 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的表现

技术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Hamel和Prahalad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组先进技术的整合,即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以技术为依托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越巧妙越稳固,越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核心技术能力包括:吸收能力、开发创新和整合能力以及延展能力。企业技术活动的核心是基于企业内外部知识从事技术和产品地开发以及工艺创新,其目的是形成企业所独有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

具体而言,企业的研发机构是承担企业研发活动的组织形式,其作用是通过有效的研发活动,形成企业自有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能力,其任务是在总体技术创新战略框架下,组织协调企业内、外部知识和技术资源,进行知识与技术的积累、创造、沟通、传播以及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与创新。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具体表现为:1)创造新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构思与新设计。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开展创新的重要前提。2)获取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监测和技术学习,了解掌握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并通过组织学习和合作创新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3)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企业的技术转化能力,最终体现在新产品和新工艺上。因此,企业研发机构必须不断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为企业和用户创造价值。

尽管技术能力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但它只有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同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能力以及其它有价值的能力进行相互协调和不断促进,才可以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2 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产生路径

2.1 自主创新型

自主创新型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产生技术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最终获得市场的承认。它具有一些基本特点:1)技术突破的内生性;2)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3)知识和技能支持的内在性。自主创新型核心能力具有很大优势,因为它是通过自主研发,形成并掌握新的核心技术而建立的,因此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是,自主创新型核心能力的形成并不容易,它需要大批高素质、多学科的科技人员的通力协作和精良的研发设施,不仅研发费用大,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市场开发费用。

2.2 模仿创新型

模仿创新型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企业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和专利许可的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跟随模仿性;2)研究开发的针对性;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集性。通过模仿创新形成技术核心能力具有很多优点,如风险小、投入少、效率高。但是模仿创新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如在技术上易受制于人,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甚至会陷入技术追赶陷阱不能自拔。

2.3 合作创新型

合作创新型技术核心能力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推动创新,形成技术核心能力。企业的合作创新能够产生共生经济。所谓共生经济是指独立的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形成共生体,所导致的经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合作创新可以改善资源结构、分散和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3 提升技术核心能力的策略

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续积累的过程,企业在培育技术核心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从以市场为导向转向以消费者为导向

消费者导向导向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理念,它要求企业以实现消费者价值最大化为战略目标。企业只有从浅层静止地看待市场行情,转为较深层次地分析顾客需求,将自己技术创新的基点由只适应于市场行情需要,进一步延伸到满足各类不同需求和需求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真正以消费者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保持竞争优势。

3.2 从注重资本投入转向注重“人本”投入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无形的技术、智能与知识的竞争,产品的技术、知识含量是竞争的基础和决胜的关键,因此企业投资应该从单纯的物质资本的投入转向注重人本投入。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德鲁克指出,“他们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知识和思想”,“他们是一种全新意义的资源”。因此企业要善于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以人为本,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3.3 从以高新技术取胜转向同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知识产权在当今社会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其他资源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专利技术,一旦转化为产业,其效益是巨大的。开发和应用专利技术,并使其实现产业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重大的经济战略。因此,企业在注重开发获取新技术的同时,必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魏江,企业技术能力论:技术创新的一个新视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有金,企业技术创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谷奇峰,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综述,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一期.

[5]赵天翔,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成长性评价,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程源,傅家骥,企业技术战略的理论框架和内涵,科研管理,2002.9.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
21世纪以来法国电影产业发展及竞争力优势探析
中日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基于企业战略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中西快餐在中国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