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绿色建筑暖通节能问题及积极作用

2009-08-04李春宇牟江欣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8期
关键词:节能环保绿色建筑

李春宇 牟江欣

摘要:随着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节能问题作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日益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同时指出了暖通节能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降低能耗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已是刻不容缓。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形式不容乐观。2005年初,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中国节能与绿色建筑等方面情况时指出,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能耗持续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因此建筑节能刻不容缓。

1 推广绿色建筑 的意义

1.1有利于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消费总量排在世界第二。而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缺乏,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的建筑能耗已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在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在今后的长时期内也将难以缓解的状况下,节约能源已是刻不容缓。如果再不节约能源,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2004年的电荒,应该说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因此,为了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环境质量,必须节约使用能源,逐步扭转能源浪费严重的局面。

1.2有利于环境保护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空调的拥有量呈直线上升。而空调能耗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都会污染空气、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环境酸化,破坏生态平衡。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又对建筑热环境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建筑节能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

1.3有利于提高居住质量,降低住户的使用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成了人们的迫切需要,节能建筑由于采用了成套的节能技术措施,譬如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加气砂浆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采用墙体保温、屋面保温、中空双层玻璃窗、保温门和节能空调等,减少了围护结构的散热,改善了建筑热环境的质量,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热效率,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房屋的使用成本,住户得到了实惠。

2 绿色建筑围护结构的特点

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资源的节约(reduce) ,再利用(reuse) ,回收( recycled) ,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 renewable) 资源等几个方面,因此建筑围护结构的材料也要具有上述4R特点。对于围护结构材料的使用一要无害;二要节约能源。近年来,各发达国家对绿色建材的发展日趋重视,基于上述原则,纷纷提出制定各种标准和计划,极大地推动了绿色建材的发展。而绿色建材的发展又推动了建筑能源消耗的减少,促进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要求在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 中使用绿色建材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以节约能源。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基本建筑材料的用量,减轻围护结构的自重,而且在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可以大幅度节能降耗。例如日本已开发成功一种能自动调节室内湿度的新型墙体材料。这种墙体材料只要达到室内面积的10 %左右,即可实现室内湿度调节幅度在10 %左右 ,在湿度为50 %以下时,基本不吸收水分,但当室内湿度一旦超过50 %时,即开始吸湿,相反,当室内湿度过低时,它还会放出湿气。当然绿色建材在使用中也应当根据工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生命周期的思想,对涉及建筑材料的各方做出适合环境的合理决策和选择,让使用者在合理消费的同时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的方向

在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制冷用能尤其值得关注,因此对于绿色建筑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节能潜力,应当从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加以控制。首先设计合理是节能绿色建筑的根本一个合理的设计应当是舒适,经济,高效,先进的统一体。尤其是对产品技术的应用要有合理的认识。作为设计人员应当对新产品新技术的节能潜力充分了解,尽量选用性能系数高的产品,并且应当对这些产品的节能效果有清楚认识,合理设计,合理选型能够节约建筑物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其次施工质量是节能绿色建筑的保障,绿色节能建筑只有合理的设计图纸还只是纸上谈兵,必须通过施工才能得到实现。目前有些建筑项目施工质量不高,和设计脱节,使得某些建筑能源消耗居高不下。举例来说,有些施工单位认识不到管路系统中阀门和仪表的重要性,而且有些自动阀门价格比较高,所以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阀门和仪表的数量以降低工程造价。这些虽然不会使管路无法运行,但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仪表数据参考,不能根据需要调节阀门大小,造成严重的浪费。再次调试和运行管理是绿色建筑节能的实现手段系统的调试是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只有调试良好的系统才能够满足要求,并且实现运行节能。如果系统调试不合理,往往采用加大系统容量才能达到设计要求,不仅浪费能量,而且造成设备磨损和过载,必须加以重视。同样运行管理的质量决定了运行能耗。按照要求管理人员应该能够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运行设备,但是大多数工程对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没有量化指标,难以调动人员积极性,这是应当改进的方面。

4 为了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加强用能系统的研究,节能设备研究的主要投资人是设备商。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节能设备的研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制造社会效益。以此为动力,设备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推动了节能设备的发展。但对于用能系统的研究则属于基础研究,相对来说难度较大,而且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如果没有政府相关政策扶持,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这制约了用能系统方面的研究。其次通过政策法规,调动有关各方面的积极性由于建筑节能法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制度不够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力度不够,对于设计和建筑开发人员来说,绿色节能建筑要以牺牲一定的经济为代价,因此目前执行节能标准比例不高。实践证明,建筑节能不可能自发的开展,必须由政府主导,推进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建设,明确规定出激励政策。

综上所述,要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必须从从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出发,将建筑节能项目纳入建设程序,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要努力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充分体现绿色节能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已是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
深圳市绿色建筑审查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跨学科宽口径节能环保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出行信息环境规划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