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气场”:引导儿童美术学习自臻完美
2009-08-04陈铁梅
陈铁梅
[摘要]“气场”,源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的气概念,它是萦绕在人的周围,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环境氛围。每个家庭都有特定的环境氛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心理场和物质场。家庭“气场”的营造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幸福。
[关键词]家庭“气场” 美术学习 孩子
案例导读:
谈天,1991年出生,作品多次获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一等奖,三次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6月荣获第七届宋庆龄奖学金。父母亲分别是书法家、美术教师。
现在,无论是谁看到谈天的美术作品,都不由得被深深折服,认识谈天父母的朋友都相信这样一个事实:谈天遗传了他父母的美术因子,所以,他是一个美术天才。但同时,朋友们也坚信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谈天父母为之所作的努力非同一般。
“即使是天才,在他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哭声,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鲁迅语)。谈天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其美术水准实在与“天才”两字无缘,甚至有时候可以用“糟糕”一词来评价。最典型的例子是画老虎:小朋友一个个将老虎画得虎虎生威或憨态可掬,形状各异,从中不难看出幼儿园老师的美术教育褒扬可嘉,然而,唯有谈天却只有横七竖八的寥寥几笔,这实在与“老虎”的形象相去甚远。
通常情况下,这事就在父母的无奈中被一掠而过,也许更为残酷的是给孩子定下一个“没有美术天赋”的断论之后,便将孩子的美术之路画上一个充满缺憾的句号,而他们这样的行为或者定论,可能断送了一个美术天才,至少可能使孩子再也无缘过上与“享受艺术、享受生活”相伴的幸福人生。
这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开端,因为谈天的父母开始了一系列家庭“气场”的营造,引导孩子的美术学习不断自臻完美……
经验分享:
“气场”,源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中的气概念,它是萦绕在人的周围,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环境氛围。每个家庭都有特定的环境氛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这里姑且称之为心理场和物质场,心理场是看不见的氛围。例如,家庭的和睦,家庭成员的素养等等;物质场是看得见的氛围。例如,家居的选择和布置,藏书的种类和数量,等等。心理场和物质场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特有的、绝无雷同的环境氛围,它影响着孩子的品格、志向以及生命状态,这就是“气场”,它没有像相貌一样的外显形态可以让人一目了然,但它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家庭的周围,驻留在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举手投足之间。所以,家庭“气场”的营造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幸福。
谈天的父母深深懂得这一道理,于是,在家庭“气场”方面为谈天的美术学习设计了一定的环境氛围和发展空间。
一、营造内在心理“气场”
父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性作用。当父母亲决定帮助孩子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成为一个在艺术中享受幸福人生、完满人生的时候,父母亲首先做的,就是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美术学习的心理“气场”,以宽容之心,放飞孩子的心灵,以平和之心,激发孩子的灵感,以慈爱之心,滋养孩子的气质。
1.“气场”之一:家长宽容,使儿童拥有自由的思想
谈天的父母首先开始关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无论孩子什么时候拿起笔开始画画,谈天的父母不再不闻不管,而是停下手中的工作,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并听他的喃喃自语,尝试进入孩子的世界之中。这时,就不难发现孩子的世界是何等的奇妙,你看,谈天的画面上鱼儿在嬉戏。他的想象思维不同寻常,他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希望自己游到哪里,就把鱼画在哪里,于是鱼儿就像飞机一样到了天上。父母已经注意到孩子绘画中的逻辑错误:鱼儿怎么会比汽车还要大?怎么会像飞机一样飞到了天上?父母也注意到了孩子绘画技巧中的缺憾:线条滞涩不流畅;色彩艳丽、纯朴、天真;画面构思随心所欲,荒诞没有逻辑。通常情况下,父母会给予孩子一定的忠告: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而孩子会怎样看待父母的劝告呢?孩子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开始举步维艰。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的绘画有他固有的特征与象征符号,孩子的作品,无论是幼稚的可爱,还是未经雕琢的真实,美术活动都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所以,谈天的父母对成人眼里的逻辑错误“视而不见”,而只是耐心地听,耐心地看,时不时地表扬孩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汽车开得真快啊,你画得很棒哦……只有自由的呼吸才会有自由的思想,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开掘着想象力和创造力,受益的不仅仅是美术学习,更多的是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孩子的发展就是在这自由中成长起来,在这自由中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气场”之二:亲友鼓励,使儿童拥有愉悦的心境
我们同样有这样的经验,当亲朋好友来家串门的时候,孩子是所有人谈论的话资,这时,由于对孩子培养方向以及对教育所持的不同观点,或者仅仅是出于“逗小孩”式的玩笑,就有可能使家庭教育前功尽弃,因为孩子心智成长过程中的“一切简单化”的心智不成熟期,使他还没有能力判断善意玩笑和严厉批评之间的区别,所以,孩子会将“这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等评语当作是批评,而“既然这样做是错误的,那么就不要这样做了”的简单推理分析就有可能使孩子远离美术。
谈天的父母预见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亲朋好友来之前都打了“预防针”:将家庭的培养计划做了通报,并请他们配合“行动”:张大眼睛,以孩子的澄明眼光了解这澄明的世界;蹲下身体,以孩子的奇特视角观察这奇特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的思想天空般澄明清朗,什么都可以问,什么都可以想,没有束缚,没有框框。有了这样的“预防”措施,谈天在一片赞赏和惊奇中,很自豪地介绍自己的作品,亲友们也受益匪浅:原来,这些“看不懂”的、随意涂鸦的符号,不是孩子故意在表达抽象的意境,而是具象物体的过分简单化,只是成人常将这种简单化的符号看成抽象的图形罢了。
由亲友们积极配合所营造的友善的氛围,使孩子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愉悦。所以,我们是无法阻止孩子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创作。事实上,许多成人艺术家也是在快乐心境下创造力更为活跃。
3.“气场”之三:家校和谐,使儿童拥有提升的空间
我们从来不能低估甚至忽视学校教育给予孩子成长的极大推动作用,就美术教育而言,老师往往比家长拥有更为专业的美术技能和更为丰富、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更熟知孩子的心智状态、能力水平、知识状态以及身体协调,也更懂得运用娴熟的教育艺术调控各种教育资源,这些对孩子的学习尤为重要。所以,谈天的父母及时与学校老师进行了沟通,联手打造有利于孩子美术学习的空间。他们每天收集孩子的小型美术作品,然后用一只非常精美的文件夹包装好给孩子,由孩子亲自交到老师的手中,老师再根据与谈天父母商量好的“套路”进行教学,那就是先以略带夸张的动作接过文件夹,再以惊叹的语调表扬孩子的作品,接着挂在教室的醒目处,与小朋友们一同欣赏。这更加使谈天坚信自己拥有无限的美术创造能力,“谈天画得可真好”的“人气场”在小朋友心中渐渐确立。这时候,老师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建立在儿童心智特点基础上的美术技能的引导,但这决不是一种刻板的要求或者强制性的执行,“谈天像奥特曼一样勇敢,小朋友都喜欢勇敢的奥特曼,喜欢谈天。”当“奥特曼”一词不断被老师强化的时候,孩子就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例如,衣服上、床柜上添加了各种动作的奥特曼,这就使画面的构图渐渐丰满,“小朋友们都躲在床底下了”的提醒又使孩子增强了空间概念……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丰富性等就是在老师的慢慢引导中日趋完善。随着谈天绘画技能的逐步提升,“谈天就是美术天才”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小朋友和老师的心中,“气场”已经在学校形成。
二、构建外在物质“气场”
对于美术学习而言,家庭物质场的营造必不可少,它将给孩子的美术学习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这不仅仅是笔和纸的问题,而是有更为宽泛的概念,几乎囊括家庭中所有的硬件设备与布置,这将给孩子一种有形的心理暗示:瞧,这就是我们一家人所追求的文化品位,这代表了我们一家人的文化修养。
1.“气场”之四:经典引领,使儿童保持学习的兴趣
现在,如果你有幸参观谈天家的书房,你会惊叹不已,这不仅仅是因为大量的美术藏书量,还因为其绝大多数是名家经典,例如《世界名家名画全集》《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西方绘画与它的故事》《发现世界》插图本以及《卢浮宫七个世纪经典藏画》,等等。其中,不乏梵高、米罗、马蒂斯等名画家的“身影”,这不仅又使人惊问:孩子那么小能看懂吗?是不是好高骛远?这其实是谈天父母又一个“气场”营造策略:与经典对话。
“如果一个孩子能判断出宝石和玻璃球的差异,那么,这个孩子已可悲地长大了。”因为孩子的思维的单纯性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在孩子的眼里,名家画的作品与他的小朋友的作品以及他自己的作品没有多大区别,何况他能在米罗“强烈动人的单纯、新鲜敏锐的感觉、大胆不羁的自由、澎湃激动的生命”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成人眼里尤为抽象的符号,孩子能看懂,能读懂,因为孩子也这样用他所特有的象征符号在表达他的思想,即使是画得惟妙惟肖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孩子也不会觉得这有多伟大,因为他认为他画得与他们一般逼真,这就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理解。所以,父母无需与孩子解释经典的伟大,而是让这些经典时而走在孩子的前面,让经典的背影进入孩子的视野;时而又让经典与孩子并行,经典就是孩子最好的导游与旅伴;偶尔经典就走在了孩子的后面,孩子便有了探索、发现的自由和空间……聪慧的父母就在经典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让孩子在随意翻阅中自己领悟、参悟。
2.“气场”之五:材料保障,使儿童保持玩耍的冲动
在进行一项工作的时候,工具的随手可得是如此的重要,它能给予创造者无限的自由与满足。参观任何一个画家的画室都会同样的发现:遍地都是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这是画家为了随手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画室常常是零乱的。“孩子的美术学习远胜于零乱,而零乱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卫生、有条理放置物品等等的良好习惯。”一旦将一切都化为教育资源的时候,“生活即教育”的本义就已显现。谈天的父母在这教育思想的支持下,为孩子添置了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记号笔、水笔、铅笔,还有彩色水笔、油画棒、色粉笔、水粉颜料、油画笔,等等,并且放在一只很大的工具箱内,以便谈天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拿到他喜欢的笔、颜料等一切工具,这就为谈天的美术创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谈天的美术工具箱中发现有儿童小剪刀、各种彩色纸、陶泥等一切与审美相关的工具,因为这些也都是美术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材料,当他厌倦了某种形式的美术创作的时候,就可以在另一类别的美术活动找到乐趣,从而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冲动。
3.“气场”之六:成果展示,使儿童保持成功的快乐
谈天的家并不算宽敞,但他的父母却选择了最大、最明亮的一间作为书房,并特意将五张整纸连续贴裱在书房的一堵墙上,做成了一堵四米多长的“涂鸦墙”,其高度以谈天站着手够得着为标准,这样,谈天可以站着、坐着甚至躺着就能随心所欲地“挥毫泼墨”,而无需因为找纸或者纸的零乱影响他的表达,这是一个显性目的。而其隐性目的有四:
一是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这么大的一堵“涂鸦墙”不是谈天一天能画满的,所以,谈天的父母就引导孩子在想画的时候就在上面画一些,既不规定什么题材,也不规定画在哪个地方,一切全有孩子自己做主,这就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心理暗示:画画其实就是玩的一部分。因为没有了任何规定和约束,“涂鸦墙”就成了孩子的宣泄情感、发表舆论的一种工具和一个场所,当“画画就是玩,像玩一样快乐”深入谈天内心深处的时候,激发兴趣的目的就已经达到。
二是暗示孩子你是画家。随着谈天兴趣的不断提升,谈天每天回家以后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就会在“涂鸦墙”上涂抹,这时谈天的父母并没有随之撤消“涂鸦墙”,而是在这原有的画纸上添画了一些“画框”,并与谈天交流:你看,这就是你的美术作品,像伟大的画家一样。这又给谈天一个心理暗示:你就是画家。然后又引导孩子在原有的作品上进行添加,将之前的绘画作品不断的串联,使画面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一幅庞大的又不失整体的美术作品。
三是暗示孩子画画可以慢慢来。只要懂得一些美术知识的人都知道,绘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决不是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完成的,而且它是不断自臻完美的过程,达•芬奇在4年创作《蒙娜丽莎》之后“还可以继续”就是证明,即使是中国写意画,在追求大泼墨的快意背后,是画家很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在没有“运筹帷幄”之前,画家决不会轻易动笔落墨,大画家是如此慢功出细活,为什么对孩子的绘画就要“短、平、快”呢?所以,孩子,慢慢画,慢慢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当然,这样的效果必定出乎人的意料,在逐渐添画的过程中,谈天既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又获得了他生命中的重要命题:只要努力就可以自臻完美。
四是暗示孩子画画需要不断比照。这里的比照,不是与其他小朋友绘画的比照,而是与自己的比照,因为“涂鸦墙”的长效性,已留下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履痕,这些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所以,谈天的父母就引导孩子:你每画一笔都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代表你过去每一次绘画的水准,那么,你今天比作昨天进步了吗?进步在哪里呢?是线条老练了吗?是形象画准了吗?还是空间关系深入了呢……其实,谈天获得的不仅仅是绘画知识,更多的是对自己成长的反省,也许他还小,还不懂得其中深刻含义,但只要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一些印记并形成一种习惯就已然足够。
家庭“涂鸦墙”等硬件环境的营造,给孩子一种无需攀比的心理空间,它可以随心所欲,可以肆无忌惮,可以慢慢来,而这样安全的心理环境只有家庭才能给予。而这也给孩子充分的展示平台,可以当作是孩子的家庭个人画展,长期办下去也同样给孩子良好的心理暗示。
家庭生活是一种气氛,一种场景,一种信赖,一种自在,一种归属。父母所营造的和睦友爱的家庭气场可以引领孩子自臻完美,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必定是阳光型的,因为他的内心世界被一缕缕阳光所普照。家长朋友,这也是你的培养目标吧!那么,就请您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气场”吧。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米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