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与社会和谐
2009-08-04焦卫群王莘
焦卫群 王 莘
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5-012-01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充分认识发展经济对社会和谐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发展经济;社会和谐;基础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多方面、高层次、广范围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入展开。其中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将对这一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落实好 “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问题也是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这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这一命题,就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进一步发展,把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大做强,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做保证,才能给解决不和谐的问题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放到应有的位置,致使资源消耗水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类宰割的对象。人与自然的相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切不可违反自然规律。同时,还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劳动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支持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又为实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说,要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得以较快的实现,就必须抓好发展经济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当前形势下,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其次,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这一工作要加快进行。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行业和领域有控制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在经济建设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使整个经济活动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4.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这一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全体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要调整好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对高收入者实行重点监控。还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切实体现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