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图表史料的解题策略

2009-08-04廖寿传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史实图表历史

廖寿传

高考历史四大能力目标之首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提取表达之能力,而材料又因从单一文字形式转为图文并茂、图画表格等形式而成为高考之新宠。图画(包括人物图、文物图、漫画)、图表(包括表格、公式、统计图)、地图(包括形势图、布局图、分布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在客观或主观题中屡屡亮相,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之余,也令考生惊慌失措,尤其是主观题往往使考生难以下手,要么空手而归,要么只抓住一鳞半爪或浮于表面,得分率极低。解读图表,提取图表信息是解题关键,以下笔者就此提出一些方法,以抛砖引玉。

一、读懂图表信息

第一,读图表的标题。标题一般是图表的题眼或中心,说明图表的中心与针对性内容。

例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界工业生产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和1870~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额。

上表内容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征?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特征的出现?

“世界工业生产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和1870~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额”就是图表的标题。

第二,读图表内容。只有理解图表的内容,分析才有根据。图表里一般有时间、地点、物品与数据等信息。

例2 (1999年上海卷)下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

宣战消息发表后,德国士兵热烈欢呼!

问题:

(1)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2)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3)德国当局广泛宣传这一照片的目的是什么?

图片主要内容有:时间1914年,地点德国,人物德国士兵,行为高呼拥护大战的口号。

第三,读图表的按语与注释。按语与注释有提示或补充的作用,一般隐含了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示答题的要求。

例3 (2003年上海卷)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本题的提示语为“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如女俑的形状、容貌、服饰与体态和行为动作等,也包括深层信息如手工业水平、艺术工艺、民族与思想、审美情趣等。

第四,要揭示图形所反映的内容间的关系。每组图形的内容、形式虽有区别,但反映同一类型内容的、各组图形间必定有内在的联系,可挖掘其本质、特征或主题内涵。

例4 (2003年全国文综卷37题部分)

材料二

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回答:

(2)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沙漠之舟》与《犁耕》两个画面,与另两个材料《龟兹妇女采桑图》、《驿使》联系起来可得出丝绸之路对河西走廊农业、手工业及政治影响的主题。

二、提取图表信息的方法

第一,纵向比照法。把图表内或图表间反映不同时间同类信息进行比照,找出变化的信息,找到图表内容的因果关系即原因与后果。例1从纵向可得出:世界工业生产、世界贸易、世界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第二,横向比照法。把图表内或图表间同时段不同地点的同类信息进行比照,找出历史事物结构、布局、格局之类的信息。同时把本信息与课文中相关史实进行联系,得到本信息的原因与影响,也属于横向比较法。同样是例1从横向可得出: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导致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从而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三,多角度辐射法。对同一幅或一组图表从纵向到横向,从政治到经济到民族到外交到文化,从成就到缺陷,从产量到结构到布局来提取信息。此法特别适用于表格与各种示意图。

例5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图略)中可归纳了哪些历史信息?

采用多角度辐射法,可得出以下历史信息:(1)纵向比较以前的历史,也就是从成就上看,“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铁路、公路与桥梁,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从横向也是产业结构来看,“以重工业建设为主”。(3)从横向也是从布局看,“以东北为建设的中心”。从缺陷看,“重工业发展过快,而农业、轻工业发展过慢,经济结构发展不够合理”。

第四,材料与课文比照法。把图表中的时间、地点与特定标志性的物品这些图表内容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挂靠相应的课文内容进行理解,理解图表内容的真正含义与原因、影响。如例2。

第五,层次深入法。除了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史实外,还包含着某些内在的知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先直接从图表中获取表面信息,描述出历史现象,即看得见的时间、地点、事物的数量与内容。再从图表物品形成的原因、图表内容出现的原因找出文物反映的社会状态及规律,即深层信息。如例3: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其表层信息解决图表是什么的问题:时间属唐代,地点中国唐朝,物品是唐三彩陶器中的女俑形象,直接感受到女俑的形状、容貌、服饰体态和行为动作等。其深层次信息解决为什么以及从中说明什么的问题:这些唐三彩为什么如此精美?因为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如陶瓷工艺、造型艺术等非常高超。为什么女俑既能骑马又能跳舞?因为唐代妇女地位还较高,社会较开放。为什么女俑服饰有少数民族特色?因为民族融合,学习了少数民族文化与生活习惯。为什么女俑都较胖?因为唐代流行以胖为美的时尚。

第六,主题概括法。具有相同主题(或共同表示内容)的多幅图表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图表所表现的历史史实的本质、规律、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即按组成本题的图文材料群的灵魂与中心主题,提炼出材料信息的中心结论。如例4的中心结论为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西域开发。

三、理清史实或材料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一,从材料中各种史实的先后变化或内容共性中归纳出相关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例6 南通市2008届高三基础调研测试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答案是A,因为它反映了四图的共性与趋势。

第二,从材料中各种史实的因果关系来归纳出相关的道理。有时题目中没有列出因果关系的材料,还得从课文相关史实中找到它们的原因或后果,从而形成因果关系,归纳出道理。

例7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步枪、火炮、火药的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文明的差距,故选C。

(责编 庞丹丹)

猜你喜欢

史实图表历史
新历史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