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2009-08-04史璟
史 璟
【摘 要】 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中政治课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遵守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自主,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三个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以科研促学习、教研和转变。
【关键词】 高中 政治课 教师专业化发展 必要性 途径
一、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一)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高中政治课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遵守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自主,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课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1.丰富的专业情感
首先,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具有厚重的德性、丰富的人性。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带着对人性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走进了教师的生命历程。教师应首先教学生做人,怎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那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教师应充满丰富的情感和人性的色彩,使课堂充满着激情和诗意,从而发挥以崇高的品德塑造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其次,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具备亲近社会、施利他人的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观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这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观冲突。在价值观冲突中,教师必须以正确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宣传社会的积极思想,尽量减少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
再次,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具有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具备做人的思想底色。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说,它可为各个学科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教师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同时,还应具备辩证的思维。在对待具体问题时能一分为二,能用现代哲学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新课改的种种现象,正确应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课程改革。
此外,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把自己放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考察,多方面、多层次提升自己的理念和素质,以发挥自己的潜质。而这也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所在。
2.牢固的专业知识
高中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主体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在,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变数,这必然要求教师应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3.娴熟的专业技能
新课改形势对高中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它包括:(1)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包括课程资源的选择(如教材不仅指课本,也包括音像制品及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课程参与、重构、研究、创新、开发、评价、积累的意识等等。(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并使用信息、发挥信息效益、增进信息协作、加强信息免疫能力等等。(3)改变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过程应稳中有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能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探究学习,并能驾驭课堂,应对教学突发事变。(4)具有教学机智,富有幽默感,能熟练发挥语言(特别是肢体语言)功能,具有极高的语言素养,善于反思、总结,并能进行教学科研。
二、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以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模式,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的是理性过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如何思维、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学习。
(二)以科研促教研,增强教师业务素质
有人认为,高中政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量的时间精力必须投入到教学中。繁重的教学负担几乎没有为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这种认为“研究将挤占教学时间”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假设。这种假设将教学与研究视为截然独立的两项活动,且遵循一种简单的加法规则:即教师的工作时间(T)=教学时间(I)+研究时间(R)。当T值不变时,I值越大则R值越小。反之,I值越大则R值越小。这种错误的假设显然没有考虑研究与教学之间的“互补协同”关系。其实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研究”,是对教师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探究,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教学增加另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尽管在研究之初教师可能费时费力,但一旦进入研究的正常状态,熟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那么教学就演变成“研究式的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三)以科研促转变,升华教师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纲”。一位具有渊博知识的人能否当一名好教师,要看他是否具有教师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能否做一名优秀教师,则要看他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教育观念的大转变。转变教育观念靠行政命令并不能解决问题,解决的办法只能靠科研,靠教师有意识地去主动研究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其思想不断优化。
(责编 周侯辰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