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思品课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2009-08-04陈全英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心理品质道德

陈全英

【摘 要】 根据当前教育现状和学生的心理品质,新课程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中实施美育。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学生学习素质及心理品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出知识丰富、心理健康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 道德 健康心理 教育 培养 心理品质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工作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中都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多了,在与社会生活中一些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的相互碰撞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也导致了一些错误的认识。这些问题影响了部分中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也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道德和心理问题,学校教育负有不可替代的重任,有着特殊的功能。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课对提升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质量,深化学校德育的实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做了些探索,下面简单谈一些体会。

一、认真探究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育人理念

思想品德教材的核心理念和总的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基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课程培养目标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外,还非常关注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社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还特别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依照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各种心理现象,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尤为重要。

二、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人际交往、心理疏导、法律法规、社会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有很多的观念、行为和规定是带有成人色彩或理想化的,是不切合当地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的。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从科学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要使思想教育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并注重把道德教育点和生活中的正面与反面现象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认知程度及一些错误认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需要和追求结合起来。相关教育点的教育活动设计,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认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如课程里有一个知识点是“正确认识自己”,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的形象在同学中是怎样的呢?你希望同学对你有怎样的评价?如此让学生们在他人的评价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优化自身形象。

三、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把心理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

思想品德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感悟生活中的道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提倡合作探究,设立小组学习记录本,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教材以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教材改新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新不行。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课堂的小故事、小品、情景研讨,课后写感想、演讲稿等,使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教师在感情、语言、教态、自身素质等方面感染学生,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理得到良好的调适。经常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健康心理素质,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教材大多以故事、事例为载体来传授某种道德观念。上课时,教师可以播放课本剧或适合课文内容的动画片,把课文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培养情操,指导行为,从而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导行训练时,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把生动的视听教材与常规的教学手段巧妙结合,让学生有声可学,有形可仿,各种感观主动参与,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自觉地落实到行为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将感知内化为自觉行为和内在素质。

四、在教育教学中把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

道德教育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明事理、辨是非、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意识的公民。思想品德教育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它就失去其实用价值,也就不能培养出可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人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才可能具有免疫力,也只有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出抗拒诱惑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学科教学更应该坚持以做人为本,从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和责任等方面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个个合格的公民,以追求更高的学科价值。

在教学中抓住品德教育点,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产生认同,达成共识,引起共鸣,这是实现品德实效的关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习身边的社会实际出发,从就业形势、人才需求及知识与就业机会的关系等方面给学生们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报纸上的招聘信息,明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中启发学生认识到,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自己更适应社会的需要。以此让学生明确该如何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准备,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做,这比讲大道理更具实际效果。让学生明确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家要强盛,就必须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支撑。再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国防、科技教育等方面迅速发展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正在强大起来,我们应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结合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让学生明确,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利用各种机会,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建设实践,结合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的冲突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困惑,结合国内国际社会发展的形势,反复向学生灌输上述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上进、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等高尚的道德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明确、校正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把现实中的问题与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给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上互联网上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影响,部分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伤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未成年人精神空虚、道德低下、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在道德教育中采用禁止、防堵,甚至管、卡、压作为教育手段并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而,紧密结合发生在学生身旁的一些社会现象,特别是一些反面现象,让学生去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性。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抓住要害,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犯法律,而且将给自己及家人带来不良影响,从而起到警示作用。而在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评价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学会从道德、法律、社会规范中去认识。注重引导学生去认识问题、感受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然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心理培养的问题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心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它的问题不是思想品德课教育所能完全解决的,思想品德课教育只能在学校育人工作中起辅助作用而已。要抓好这项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及各有关部门都来关注和重视,都来加强和改进各自的工作,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育人工作。当然,学校必须给学生补充足够的心灵营养,把握学生的精神脉搏,矫正学生的人生方向,把道德和健康心理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才能达到学生的学习素质及心理品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林福兰.社会信息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04,(2)

[2]张圣乒,邓加航.坚持“三位一体”增强德育实效——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教育的思考.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

[3]李立.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现状与对策.思想政治教育,2006,(1)

(责编 黄 晓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心理品质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
——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健康心理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