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重建的都江堰样本
2009-08-04薛萍邓灼陈颖陈庆
薛 萍 邓 灼 陈 颖 陈 庆
闻名遐迩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世人关注,中央关切。胡锦涛总书记指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要走在全省前列。四川省委、成都市委要求: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
按照省委书记刘奇葆“灾后的重建工作,必须科学务实,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发展负责”的指示精神,都江堰人坚持把统筹城乡、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向着“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典范”的目标,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
今天,都江堰人仍在爬坡上坎,艰难探索。在这片灾难的土地上,虽然苦痛与艰辛仍在,但已绿满山坡,翠上枝头。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重建是简单复制,还是更高的起点?
住上新房子的老百姓,如何过上好日子?
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能否到达?
对口援建的上海,用怎样的力度和速度,推进着都江堰的重建?
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发现,有着青城山与都江堰的这片土地是独特的。
发现独特的都江堰市——这个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因李冰治水而成就了天府之国的城市,也许,是我们认识有着非凡意义的科学重建、认识灾后新四川的开始。
一问规划是复制,还是更高的起点
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依靠科学,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原,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造。
“科学重建,规划先行。”对那些劫后余生的城市、乡村,和人们,绝不能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
无论是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等,规划所担负的,不仅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希望,更有所有生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地震周年之际,我们走进都江堰市的一片板房聚居区,这里集中了办公楼垮塌的所有政府职能部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提出:只有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才考虑政府行政机构的办公楼建设。因此,规划局、统筹局等系关都江堰未来的部门都居于此。我们的采访从此处起步,延伸到这个千年古堰的山水之间。
规划:将科学进行到底
“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去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上述“三个尊重”被郑重写入。而在都江堰规划局局长曲军的介绍中,“三个尊重”同样被多次提及。
事实上,震后17天,都江堰就对灾后的重建规划进行全球招标,目标是建成科学规划、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震后两月,面向全球借智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介绍会举行,10家参与规划设计的机构展示了设计方案。目标是既借鉴国际国内灾后重建的先进经验,又不复制其他城市的模式;既保留原有的人文风貌和传统特色,又在国际化理念的推动下得到提升。而几乎所有的与会专家都认为,新规划的难度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一个突发的、特别的规划过程,而非传统的城市规划,它面临的灾民安置、生活恢复、产业重建等主要问题,是传统规划所没有的。
震后4个多月,9月26日,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正式出台。未来的都江堰——“以世界遗产为核心,顺水一体,依山两翼,北山南田,组团布局,可持续发展”。“一体两翼三带”的城市新格局跃然于规划图上,如同展翅的仙鹤,鹤舞山源,振翅欲飞。
在都江堰街头采访,居民对重建的规划方案十分有信心。“我们要把都江堰打造成绿色城市,凸显‘天府水乡的亲水性,既现代又生态,成为一座‘不用空调的城市。”很多人说出了和规划局副局长陈捷如出一辙的比喻。
科学规划是全域都江堰的规划,不仅仅考虑城市建设规划,从城镇到村庄、从基础设施到农房建设,规划数不胜数。
2008年9月9日14时30分,“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规划设计会战”动员大会,在都江堰等成都的4个重灾市、县同时举行。省内外147家规划设计单位、2000多名设计人员参与会战,在一个月内高质量完成了427个灾后安置点的规划设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规划设计首次全面进入了农村住房建设。
在科学的引领下,“个性”也得到张扬。
中兴镇的产业发展规划,尽显当地特色资源。他们依托临近的成都东软学院,发展IT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建设由1个中央美术馆、8个个人美术馆和1个美术研究所组成的“中国现代美术馆群落”,目前占地2100亩的一期工程即将开始建设。
而紫坪铺—龙池—虹口—线,则以“激情虹口,魅力山乡”为目标进行发展,正鼓励农家乐经营者寻求社会资金进行联建,并在红色村和高原村原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
[记者手记]“科学重建,规划先行”在都江堰绝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标语。在城乡统筹局长罗朝鹏的工作日志上,规划工作会具体到村,具体到每一位村民。“农民的房子每建好一座,我们就要建成一个景点,就是为了和我们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结合起来。”我们相信,这就是规划的力量,这就是重建背后的“上档升级”。
统筹:城乡相融和谐音
采访车开在通往天马镇向荣村的路上,在震后新修的道路旁现出一段正在开挖的沟槽,下车打探,原来是在铺设污水管道。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以后,我们这里的污水也要集中处理。”
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小插曲。震后一年,都江堰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不但没有止步,相反,灾后重建与试验区建设结合,继续向着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深水区”进发——
2008年11月11日,《都江堰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正式下发。随后,以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泰安村等为代表,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终于有了第一张法人证。凭着这张薄薄的证书,泰安村农业合作联社向村民提供了贷款反担保,村民们获得了较为大额的贷款。曾经资金短缺、迟迟无法动工的青城山镇泰安村重建工程一下子全面开花。
今年的五一节,“联建第一人”王全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天,我省震后首个乡村连锁客栈在他家开门迎客。“当时联建的时候就规定,投资联建方所修房屋只能用于商业而非住宅,这就为我们进行产业联建打下了基础。”王全的邻居王正良介绍说。
上述两例对农民的政策由救济向发展转换的事例,是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这样描绘灾后重建后的蓝图,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推进农村灾后重建,展现在都江堰市人民面前的将是一个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经济社会协调推进和公共服务配套共享的新型城乡。
这个蓝图是一个全域都江堰的蓝图:将统筹城乡发展纳入大视野、大背景中来审视,站在战略层面来思考,着力打破城乡二元规划壁
垒。为此,都江堰市编制完善了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完成了205个农村安置点规划方案以及市域教育、卫生、交通、通讯、文化、广电、电力、供排水、天然气等公共设施重建规划,形成了覆盖全域、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为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5年的统筹城乡基础加上一年的奋战,城乡一体的成果已经“精彩纷呈”——
翠月湖镇清江村,村民们的新房正陆续完工。从去年11月底以来,清江村运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展“院落统规自建”试点,占地28亩的林盘里,128幢一楼一底的新房如雨后春笋,错落有致地矗立起来。“村民们决定,等新房全部盖好后,摆百家宴庆祝乔迁新居。”洁江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满脸喜悦。
新房的完工更多地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青城山镇石桥村,采取“社会资金开发重建”的方式,由村民通过比选形式选择投资者进行新型社区建设,并配套社区活动中心、幼儿园、警务室、卫生所等公共服务用房和乡村客栈等经营性用房。集中居住区建成后,将为群众带来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和股金收入,极大地拓展了收入渠道……
[记者手记]这就是都江堰的“全域”理念,从城市到乡镇,再到星罗棋布的农村聚居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再到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等,一个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民意:重建的“源头活水”
早在规划重建之初,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就制订了“民生优先、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推进”的原则。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地震中,都江堰城区超过50%的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意味着要重建一座城市。最先,政府规划将受灾的数万人安置到聚源,一则缓解老城人口过多的压力,二则推动聚源新区发展。
永久安置房将建在聚源新区的消息传出后,群众意见如潮涌来。民意调查,93%的老城区居民表示不愿搬迁,强烈要求在原址重建房屋。在强大的民意面前,规划最终调整了。
兼顾民意和科学规划,都江堰朝着“重建典范”做出另一种努力。
重建刚启动时,政府部门初步考虑,农村住房重建实行统规统建,在规划点位尽量实现受灾村民集中安置。可征求受灾群众意见时,村民却不统一。有人想原址重建,恢复损毁的农家乐,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还能增加财产性收入:有人觉得统规统建点离自家的承包地太远,不利生产;缺乏建房资金的村民,则愿意选择统规统建。在愿望的表达中,还有更生动的语言:“难道要我们拿着锄头上楼哇?”
于是,都江堰市的领导干部走村入户,将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理解掌握,参与决策。调整后的规划,尊重了受灾群众的意愿——
在城区荷花池片区居民中开展的2次重建方式选择问卷调查,听到了和谐心声:只要政府牵头提供优惠政策和贷款,其余的事,我们自己来做。
在欣禾村统规统建点,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住房呈组团式分散布局,设计人员利用池塘在房屋组团之间形成自然隔断,为村民开办乡村旅游客栈预留了发展空间,村民喜不自禁……
[记者手记]这是民意的表达,民意的实现。这是最本源的问题——科学重建,目的何为?“都江堰重建什么?为谁重建?肯定是为群众,为城乡居民。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主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应该是重建一座城市的基本原则。”掷地有声。这就是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的回答!
二问农房重建“造房”,还是“安居”
农房重建不仅仅是重新盖起房子,还有农民生活方式的进步,工作方式的更迭,更有新的财产性融资渠道等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内涵。
在“5·12”特大地震中,都江堰市共有13余万农户受灾,7.7万农户房屋严重受损或倒塌,城镇受损房屋10万余户。
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繁重而艰巨的住房重建任务。
不仅仅是重新盖起房子
大地震后不久,正忙于救灾的罗朝鹏,奉命起草一个推进农村产权改革的文件,罗朝鹏的身份是都江堰市委副秘书长兼统筹城乡工作局局长。
斟酌再三,初稿写的是“加快轻灾区,顺势应时推进中灾区,创造条件、稳妥推进重灾区的产权制度改革”。城乡统筹是成都市最近几年的重点工作。但罗朝鹏觉得,正是紧急救灾之际,这种改革似乎不必着急。
没想到,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看完之后说“写反了。”
之所以在灾后重建中要如此重视城乡统筹,有一个大背景最近几年成都市的城乡统筹试验,为农村灾后重建打下了很好的政策基础、物质基础、干部基础、市场基础……要完成农房重建,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城乡统筹中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无疑是个助推器。
整个都江堰市,试图围绕着一个支柱产业——旅游,重建整个农村和城镇。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重新盖起房子,而是借助这次重建,跃升基础设施,整合提升产业。
这是一个庞大的目标,要将千万个体安置下来,并让他们对自己的利益分配满意或者说基本满意,其繁杂之程度,其他重灾区难以类比。
政府的智慧在解决问题中升华
“钱从哪里来?”是推动灾后永久性农房重建工作的最大难题。
都江堰市农房重建需要资金100多亿元。
这对于极重灾区都江堰市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而绝大部分受灾农民也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重建费用。
成都市给农户的补贴平均每户2万元,这显然不够,而都江堰的想法是,尽量让重建的农房具有旅游的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一户至少要10多万元。
对于原本在旅游区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来说,他们想趁此机会提升档次,不再满足于地震前简单的设施,有些甚至想开商务酒店,要实现这些目标,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
将农村土地“资源”变成资本,推进农房重建。成都市城乡统筹试验的成效在此时体现出来了。
一开始,政府的想法主要是给农民“统规统建”,集中居住。简单说,就是农民让出一部分宅基地给政府,变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指标,政府给农民统一建住宅,标准是每人35平方米。
然而一些农民却有抱怨,尤其是青城山旅游区的农民。“地震前他们搞一个农家乐,收入少则几万几十万,好的上百万。”罗朝鹏告诉记者。
广征民意,反复调研,后来被各大媒体广为关注的农房重建的“十个模式”出炉了。
因地制宜,在各个地方施行不同的模式,让农户选择。这些模式包括:统规统建、和社会资本的联建、原址自建等。
地处青城后山旅游区的大观镇茶坪村,就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利用社会资本、采用“联建”方式,实现了一三产业互动。
不过,有的企业以为可以趁机圈地,签
约之后迟迟不动工。市政府向投资者保证,会及时发给各种权证,但“联建”协议并没有规定投资者应及时开工。发现问题的都江堰市后来迅速改正。
在整个农房重建中,政府还要考虑“四性”:发展性、相融性、共享性、多样性。
因此,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接下来政府面对的,是如何说服农民,把房子建得和周围的景观相协调。
在青城后山的泰安村,一些人想把屋子建成欧洲洋房,这和川西的自然风情显然不搭调,有一些人想修得“大红大绿”,还有些人想跟着别人的风格修,却不利于风格的多样性。
这些都让基层干部很头疼,他们跟农民讲川西的风貌特色和旅游的关系,甚至都江堰市的市级领导也到现场对话。
问题总是不断出现。就拿现阶段来说,个别特重灾区,像处于地震带的龙池、虹,等地,选址很难,土地有限,却不能急:交通不便的地方引入社会资金很难,政府只有另想他法,对于“联建”方式建起的房子是“小产权”之说的非议影响企业的信心
而政府的智慧也正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升华。
指标换住房的向峨试验
向峨乡的农户95%都选择了统规统建。由于地处断裂带的要冲,一年前的地震让向峨乡95%以上的房屋全部垮塌。
向峨乡党委副书记艾光明告诉记者,加上绿化、道路基础以及综合配套等,全乡16个安置点需要投入建设资金7.5—8亿元。艾光明告诉我们一个数据,2007年,该乡全年财政收入也不过180万,不到16个安置点所需资金的四百分之一,巨额的资金缺口对向峨乡政府来说是个大难题。
这一难题却在震后自上而下的重建决心中,出现转机。
成都市《关于支持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实施意见》明示,住房重建资金主要由农户自筹资金、国家及地方政府下发的灾后建房专项救助资金、社会建房捐赠资金、挂钩项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金等5部分组成。其中“统规统建”的,主要来自政府灾后建房专项救助资金、社会建房捐赠资金、挂钩项目资金等。向峨乡农房重建的资金来源就属于这类情况。
去年春节前,2000多农民搬进了包括棋盘新村在内的3个安置点,8月30日前,向峨乡全乡16个安置点的所有人都将入住新房。
按每人35平方米的标准,向峨乡的农户们住上了或即将住上别墅式的新房,但他们同时要承担三项义务享受住房救助后,自愿放弃原宅基地并自行还耕;永久安置房选择服从乡、村分配;对安置房修建占用土地,服从乡、村、组对土地的调整。
若选择“货币化异地安置”,农户同样需自愿放弃原宅基地。成都市规定,选择货币安置的农户放弃宅基地,将按每人3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偿。主管灾后重建的向峨乡副乡长李俊告诉记者,全乡3686户农户中,选择货币安置的只有121户。
地震前,地处偏壤的向峨乡也试行过“统规统建”的村民集中居住计划。“我们曾做了两个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但当时在实际运作中,难度很大。”李俊说。
采访中,对于“十种模式”的推行,不少基层干部评价:“如果你只给农民一个选择,很多人会有不满。但如果给他很多政策去选择,他考虑的就是哪个政策更好。这也是民主的体现。”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
吴祖贵是向峨乡农办主任,有着二十几年农业工作经验,被村民们尊称为“吴老师”;他告诉记者。灾后重建结束之后,村里农民的生活条件不仅大大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收入来源也将发生重大改变。“水、电、气、光纤齐全,环境舒适的別墅式新房让农民的生活方式至少进步了20年。”乡党委副书记艾光明说。
在向峨乡棋盘新村安置点采访时,记者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正在住房子里搬家具,原来是一些建筑工人租了这套房。房东叫董建,一家4口人,选了两套两人居的房子,将其中一套租给了建筑工人。
吴祖贵说:“住户们前阵子还在商量,等都安置好了,就在网上发布房子租赁信息,将住户们多余的房子租出去,让成都以及其他地方的人来向峨度假,并为他们提供很好的配套消费。”
“除了将余下的房子租出去,我们还可以在家门,打工,日子会比地震前过得好些!”红火村村民任永贵说。
跟农房重建相伴而生的,是农业产业的提升,“龙头企业”的入驻,让当地的茶叶、猕猴桃等产业能持续发展,住上了新房的农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
放弃宅基地,搬迁进“统建房”,这不是简单的迁居事件。住户们拥有“双证”,即房屋产权证和土地使用证,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了真正的居住产权,而这个产权是一项可以担保融资的财产性权力。
这让农民们有了一个新选择——户主可以进行房产的交易和抵押,进而延伸到产业资本,或者转型为产业工人、甚至产业投资者。
链接:广受关注的都江堰农房重建“十大模式”
向峨模式:指标换住房,探索统规统建新珞。
大观茶坪模式:运用联建,实现一三产业互动。
蒲阳花溪模式:原址自建,打造灾后重建典范。
翠月湖清江模式:衣房统规自建,原有宅基地整理还耕。
安龙徐家院子模式:欠院落原址,自建复兴川西林盘。
青城山石桥模式:建设新型杜区,安居又乐业。
青城山泰安A模式:产权抵押贷款,增添发展动力。
青城山泰安B模式:置换平移,破解资金瓶颈。
天马向荣模式:指标换资金,重建发展双胜利。
紫坪铺镇沙湾村模式:产权融资,开创联建新路子。
三问产业住进新房子,如何过上好日子
“现在,我们有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支援,那么援助期过后又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找到都江堰今后发展的支撑。支撑是什么?是产业!”
去年5月,地处断裂带的都江堰市向峨乡,遍地废墟、满目疮痍。今年5月,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时,几乎被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呆:漂亮的农家小楼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和鲜花丛中;依稀还带着伤痕的碧绿山野,成片的茶园、果园苍翠欲滴,薄雾弥漫。小小的村落美丽的新居,在秀丽群山的环抱中格外抢眼。
望着远处群山中若隐若现的房屋,我们逮住路人便开始发问:附近的人都住进新房了吧?山上的人全部迁下来没有7住进新房子了,山上的地谁种,散居变群居,生活上是否习惯?住上别墅式的新居,怎么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
厚道老实的灾区群众没有把我们当外人,喜怒哀乐统统向我们倾诉——
“房子修得好,住起安逸!”
“房子好但一时还不习惯。”
“自家的地离得远,耕种不太方便。”
“住上新房子了,我们还想过上好日子……”
怎么过上好日子?向峨乡的蓝图正在展开。不止向峨乡,其实,整个都江堰市早就开始未雨绸缪。
地震后不久,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就告诫全体干部:“现在,
我们有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支援,那么援助期过后又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找到都江堰今后发展的支撑。”
支撑是什么?是产业!按照这一思路,震后的都江堰市,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恢复基础农业设施,并以现代农业为目标,相继在园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水平上取得到了巨大的突破。让都江堰受灾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正在谱写。
镜头一:特色产业助重灾区增收
时间:2009年5月8日;
地点:都江堰市向峨乡
“去看看我的茶园吧,很漂亮的。”苟少成热情地邀请我们。在参观他们村刚刚落成的漂亮新居时,因为问起了他家以后怎么创收的问题,似乎是为了消除我们的担心,苟少成一再说他家以后的生活没有问题。
还飘着细雨,山路非常泥泞,苟少成一边提醒我们注意路滑,一边向我们介绍起他家的情况。
他是向峨乡红火村六组村民,种茶大户,全家5口人。在去年的地震中失去母亲,父亲变成植物人,自己8处骨折。地震后,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引进了龙头公司,茶叶的销路很好。他家的5。多亩茶园一年至少净收5万元。现在,身体基本恢复的苟少成很乐观:“我的茶叶好卖,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后来,听向峨乡政府的同志介绍,苟少成还带动了同村的人成为种植大户。
跟苟少成一个村的唐礼群是弥猴桃种植大户,最近,准备再多承包点地扩大规模。当地一些农民还参与了龙头公司的分红,“除了收租金还要参与分红,这让住进统规统建集中安置点的农民,心里更加踏实。”向峨乡农办主任吴祖贵告诉我们。
苟少成的茶园占了几个山头,茶叶长势很好。唐礼群家的猕猴桃挂满了枝丫。看来,一个收获的季节很快就会到来。
延伸: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都江堰市结合灾后实际,在山区,沿山区重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平坝区重点发展粮经高效农业。通过3年恢复重建和5年全面提升,都江堰市将基本建成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区。
其中,向峨乡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三木药材,茶叶,笋用竹四大特色产业,规划到2010年,高标准建成猕猴桃基地2万亩、三木药材基地2万亩,茶叶基地1万亩,笋用竹基地1万亩,成为山区优势产业与生态观光农业互融发展,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促进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的典范。
镜头二:资源保护让徐家林盘“变脸”
时间:5月11日
地点:都江堰市安龙镇
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旁,徐家林盘内流水潺潺、竹林阴翳。每家每户或是竹木栅栏,或是花草围栏,院落之间相映成趣。曲折蜿蜒的小溪绕过小桥,穿过林盘,流经每户人家门前,勾勒出典型的川西民居景象。
这里的“农家乐”远近闻名。今天,正好碰上双流县五六十人的考察团来学习取经。
“随便坐哈,茶马上端来。”徐家林盘“美味农家”的老板娘王大姐乐呵呵地招呼着客人,忙得不可开交。
终于抓到一个空档,我们拉住王大姐问她家的经营情况。王大姐快人快语:“地震前我就开着农家乐,但是生意不太好,一年就挣一两万元吧。现在大不一样了,政府帮我们重新打造过,你们看到的,院子整得这么好,客人不请自来。周末更加火呢。”“现在每月挣多少?”“营业额五六万元嘛。”丢下一句话,王大姐又忙着招呼客人去了。
后来,我们从乡政府办得知,王大姐他们的农家乐不用交税,所得收入全部归己。
延伸:徐家林盘面积约50亩,共有38户村民居住。在大地震中,徐家大院房屋受损比较严重。震后,大家认识到了生态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主动将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及林盘保护结合起来,户与户之间分权不分家,相互借景,资源共享,打造了一个小巧精致、颇具特色的旅游休闲接待群落,在保护好现有耕地和林盘地基础上,解决衣民的收入,发展问题。
劫后佘生的都江堰人,生存的智慧似乎集体进发,各种致富方式遍地“开花”。
石桥村,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地震中,80%的房屋垮塌、受损。如今,投资公司在石桥村整理了约150亩酒店开发用地,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和衣用地主要发展旅游度假休闲服务业和都市体验衣业、现代生态观光种植业等。
根据村民自愿,凡是愿意进入新型杜区集中居住的按照人均40平方米住房、3平方米经营性用房股权安置,主要建设为院落形式的乡村客栈、青年旅社和度假公寓。村民除了收取林地,耕地租金外,还将从经营性用房中获得分红,从土地上解放出的劳动力可进入产业园区务工增加收入。
镜头三: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显大手笔
时间:2009年5月14日
地点:都江堰市崇义镇
崇义镇大桥村,昔日零星散乱的小块承包地,如今变成了平整辽阔的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沟渠四通八达,道路便捷通畅。宽广的田野里,机械化栽种的秧苗已经昂起了头,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巨大玻璃温室内,蝴蝶兰、天堂鸟、凤梨等珍贵花卉含苞待放;多个单体大棚里,辣椒、茄子、豇豆等时令蔬菜生机勃勃。
真是灾后重建发展的大手笔啊,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将会给四川农业的巨变带来怎样的示范效应,我们实在难以预测。
回答我们的问题时,许水蓝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她是大桥村村民,一家五口,地震前靠丈夫在都江堰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今年初,许水蓝家附近修建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于是,她就到这个园区来打工,一天挣三四十元。
“我家就在这个大棚后面,可以照顾家,又可以挣些钱。加上把上地租给公司的租金,一家人比地震前过得更好些。”许水蓝说。
来自上海的技术指导员黄聿长告诉我们,这里是上海援建的农业核心示范区,正在培育的都是防病的优质品种。农民在这里打工、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可以从苗圃里购买优良品种自己栽种。
“农民的生产方式正在改变,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变化。”都江堰农村发展局的同志说。
延伸:都江堰十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是上海援建都江堰的重大衣业工程项目。项目区包括11个乡镇,集聚区耕地面积为16万亩,占全市耕地的56%,覆盖农业人口1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9%。建成后将新增耕地面积1万亩、新增粮食5100吨,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
到2011年,该项目将全部建成。十万亩现代生态衣业集聚区综合工程将充分发掘和展示都江堰市衣业和农村的“水利文化”:“农耕文化”:“民居文化”,将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与衣业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创造新衣村建设的新模式,成为粮食安全,产业稳定、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四问旅游国际旅游目的地,能否到达
党委创新发明,我们要当好新时期的“四大员”!
何谓新时期的“四大员”?灾后重建政策的讲解员、灾后重建形势任务的宣传员、群众灾后重建的服务员、靛工作的信息员。
镇上专门挑选了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政策讲解组,各村(社区)设立了政策讲解员,负责向群众宣传讲解灾后重建各项政策,已累计为群众宣传讲解400令人次。
十万亩粮经综合工程聚源示范片是灾后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开始有部分村民不了解政策,以为是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工程,不愿进行整治搬迁,甚至有阻挠行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到项目涉及的村组,通过“院坝会”、“板房夜话”等方式,认真倾听,耐心讲解,终于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认可,主动配合项目道路、沟渠涉及的拆迁和院落归并等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记者手记]采访中,都江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扬杰有两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是“把推进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作为检验和识别千部的主战场”:二是“在各基层党组织中积极营造鼓励探索,支持攻坚,宽容失误的改革创新氛围”。我想,正是由于这样的创新思路,这样的坚强保证,都江堰才能诞生这么多的奇迹。
六问援建一流上海,建起怎样的快车道
一支庞大的上海援建队伍,活跃在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在他们背后,是上海援建的89个项目,是65亿元的投资。
目前,常驻都江堰的上海设计、建设、监理以及医疗、教师、志愿者等援建队伍1200多人,施工队伍4000多人,整个上海援建队伍大致在6000人左右。
上海的援建并非只帮助当地恢复基础设施。政府作为中间人,鼓励对口支援企业走进灾区,这就是上海援建中不可忽视的援建灾后“造血”功能——经济合作。
发挥“造血”功能的经济合作
作为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上海援建指挥部经济发展组组长贺毅群坦言,让灾区实现“造血”并非易事,“因为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企业。企业需要什么,与当地需要什么,这之间有需要对接的地方”。
不过,上海援建者们仍然迎难而上。去年7月初,都江堰的辣酱、猕猴桃、茶叶、泡菜等特色农产品就进入了上海百联集团旗下各大超市销售。
向峨乡的种茶大户和猕猴桃种植大户告诉记者,对于销路并不担心,其原因是上海企业的入驻,让销售渠道更加畅通。
这些种植大户也许并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去年进入上海市场,由于享受零进场费的“绿色通道”,都江堰的企业节约入场费1000多万元,签订购销合同2.5亿元。
企业的生产有了保证,产品有了销售出路,盈利所得也增加了当地税收。而这一切,并没有花政府一分钱,农产品从都江堰田头到摆上上海的超市货架,前后也不过两三个星期。
上海企业还组织都江堰的受灾群众到上海进行培训,学习新技术、管理经验,形成援建工作的综合效应。
进入赏态的合作项目
都江堰农业产业院科技示范区,一群官员模样的人往返于各个大棚,在不同的示范区驻足低语。他们是上海援建指挥部的人,在上海孙桥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的示范区前,他们与随行人员及企业负责人交流着,不断地提出要求,企业负责人频频点头。
上海孙桥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是去年来到都江堰的。与他们一起来到都江堰的还有其他企业,他们与多个行业开展经济合作。
上海援建都江堰的33个经济合作项目进入常态、浦发银行与都江堰市政府签署50亿元授信协议、震后6000多名游客来到都江堰旅游……
去年,上海和都江堰两地有56家企业签订了48个经济合作项目。目前,已经有33个项目完成,进入了常态阶段。
在这23个项目中,包括了服务贸易类、旅游合作、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旅游合作项目对当地的经济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因为旅游占当地经济份额的51%。旅游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仅导游就有2万人。
不仅是关注某一个产业的发展,上海援餡们也十分主重产业的联动效应。上海一家企业准备在都江堰建造一座五星级的酒店。该企业与都江堰的园区达成了这样的合作协议;园区10万平方米的厂房由上海建成后免费送给园区,但是其土地使用权交由该企业。今后五星级酒店建成后,上海作为管理方,还将带来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造厂房涉及工业,酒店则是第三产业。”贺毅群说,两地由此展开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的联动。
合作有突破也有底线
上海在两地经济合作中,有突破,也有底线。
浦发银行与都江堰市政府签署了50亿元授信协议,同时在都江堰设立了分行,这是援建工作中一项冒风险的突破。震后都江堰有大量安居房需建造。在此之前,政府要进行土地平整。可这项工作需要大量资金,对于震后财政捉襟见肘的都江堰市政府来说,这成了重建路上的一大难题。由于政府无法提供抵押,按照惯例,没有商业银行愿意受理这类贷款。浦发银行愿意签订50亿元的授信协议,看重的是上海援建项目的可靠。而当地的重建工程也由此驶上了快车道。
经济合作也有底线。上海市政府支持对,支援企业开展经济合作,但前提是企业自身扎根后要能生存,同时不能为都江堰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后遗症”。因此,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概无法得到审批。
当时上海有一家生产管线的企业看中了都江堰庞大的重建市场,准备进军都江堰。项目签订后,企业才发现,当地市场竞争激烈,靠企业自身很难与当地企业竞争。“他们就希望指挥部把他们列为援建工程的指定企业,但这是不可能的。”该项目最终被搁置。
重塑当地经济的“造血”功能并非一日之功。“我们需要时刻平衡热情与理性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更要关注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贺毅群说,援建的经费、时间、范围是有限的,但是“造血”同时体现的社会援助、经济合作是无限的。
都江堰必将凤凰涅槃
对话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灾区群众没有简单地等、靠、要、没有依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支援,我们自身确实在苦干实干,我们正在走出灾难的影响,我们坚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在地震中受到重创的都江堰市,如今是灾后重建的一派繁忙景象。
“抓住重建契机,探索破译‘城乡二元结构的科学路径,努力争当全省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在刘俊林脑海中,有着重建的一幅宏图。
这样的雄心,加上科学的理念和统筹城乡的办法,都江堰注定将成为一座让世人瞩目的城市。
都江堰人民站起来了,正在走出灾难的影响
《四川党的建设》:去年12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都江堰市视察,作出了都江
堰要在灾后重建中走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省委,成都市委也明确要求都江堰市要成为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的样板。作为极重灾区,都江堰市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极其复杂。要成为“样板”:信心和力量源泉来自哪里?
刘俊林:地震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都江堰市极大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全国人民向我们奉献了极大的爱心和援助,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地震灾害使我们备受上级的关切,备受社会的关注,为我们争取支持,加快重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地震以极端的方式检验和锻炼了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为加快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有条件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
地震的破坏非常大,但没有动摇我们的发展根基。在重建工作中,我们面临重大而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灾后重建的机遇。灾后重建为我们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机遇,为我们实现可持续、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二是扩大内需的机遇。中央将灾后重建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内容,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们加快灾后重建,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试验区建设的机遇。经过近几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我们初步建立了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办法、体制机制和规划体系,干部队伍积累了宝贵经验,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并广泛赞同。去年以来,我们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点中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设示范区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灾后一年,我可以很自豪地说,都江堰人民站起来了!虽然还很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灾区群众没有简单的等、靠、要,没有依赖于国家和社会的支援,我们自身确实在苦干实干,我们正在走出灾难的影响,我们坚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坚持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
《四川党的建设》:面对纷繁复杂的重建工作,都江堰市坚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进行灾后重建、科学重建。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刘俊林:“5·12”特大地震以最极端的方式,最全面地检验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如果没有5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我们要应对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是不可想象的。都江堰市一年来灾后重建的实践也证明,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之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破冰之举,也将是都江堰市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实现重建提升的动力之源。
《四川党的建设》: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在重建中怎样体现和落实?
刘俊林: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代”的态度,汇集全球10家顶级规划设计联合体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科学编制了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域覆盖的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农村住房重建方面,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要求,遵循”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着力打造产业支撑有力、建筑特色突出、自然生态优美、公共服务共享的现代农村。城市住房重建方面,通过对青城山片区、古城区等世界遗产保护区域实施建筑密度控制和建筑品质提升,对中心城区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山、水、田、城、林、堰的城市特色,塑造“显山亮水、秀城融绿”的城市魅力。
群众是灾后重建的主体,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依靠群众
《四川党的建设》:您多次强调,群众才是灾后重建的主体,要充分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最近我们在都江堰市采访,看到群众积极性非常高,是否可以说,群众路线是科学重建、和谐重建的基础和前提?
刘俊林:当然。我给你举个例子。去年8月,启动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时,都江堰市最初规划了160个农房重建点位。向受灾群众征求意见,某乡镇有村民说:安置点离承包地有2公里,太远了,能不能修改?后来,规划人员找群众代表座谈,在尊重群众意愿、符合当地实际的情况下,这个镇原来的一个点变成了3个点,全市现在规划了205个重建点位。灾后重建要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充分相信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这是确保灾区和谐、稳定的基础与前提。
政府在城市重建、农村重建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能不能实现稳定。能不能做好的前提是愿不愿意做好,第一是能不能深入到基层。这一阶段都江堰的干部集体是做得很好的,对基层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深入下去。第二是愿不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用科学发展观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必须要稳定和谐,必须要尊重群众。重建中,大量的工作要与群众打交道,征求受灾群众对灾后重建的意见和想法。这项工作难度很大,群众诉求很多,但是再难也要让受灾群众看到希望。只要我们坚持贴近群众,广纳群言,集中民智,相信群众,尊重创造,信息公开,务实透明,我们的重建就一定是和谐的、科学的。
凝聚起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川党的建设》:回顾一年来都江堰市的重建工作,如果简单总结,您认为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刘俊林:目前来看,我认为有四点是比较有效的。
一是用统筹城乡的思路抓重建,初步破解了“用什么方法重建”的难题。运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将试验区建设与灾后重建紧密结合,确保了重建目标、工作思路的一脉相承,使灾前灾后城乡规划、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保持了有机衔接、统筹推进的态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近几年来统筹城乡发展形成的经济基础、体制机制、社会建设等方面优势,为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动力。
二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初步破解了“灾后重建谁来建”的难题。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得以加快推进,根本就在于各项决策部署顺应了群众期盼,体现了群众利益。实践证明,在灾后重建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放手让群众干,全力支持群众干,才能凝聚起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创新机制,初步破解了“重建资金哪里来”的难题。我们结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城乡产权流转中心和产权融资担保平台,让群众有了自主权利,更加主动地“算好自己的账、调好自己的田、建好自己的房”,实现了把政府导向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有机结合,不断激活了农村资源,加快了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
四是让群众共创共享成果,初步破解了“如何让群众得实惠”的难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在推进科学发展问题上的最终体现。通过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推进农房重建,加速了农村财富积累,经测算,全市6万余户农房重建投资总额在60亿以上,户均拥有财富价值将在20万元以上。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让群众共创共享重建成果,才能端正抓重建、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让群众从灾后重建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用科学巧干来破解难题,用埋头苦干来推动重建
《四川党的建设》:加快灾后重建步伐,提前完成重建任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俊林:目前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经济余震”尚未消除。部分经济指标在今年可能还难以恢复。二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带来了企业经营困难增大、投资者信心、个人消费信心减弱等问题,对我们的招商引资、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三是维护稳定压力较大。灾后重建涉及千家万户,社会稳定事关全局,特别是城镇住房重建、项目拆迁征地、安居房分配等工作,群众高度敏感,社会高度关注。总体上讲,灾后重建任务“急、难、重”,工作推进必须“稳、快、好”。
《四川党的建设》:如何“稳,快、好”:实现重建目标?
刘俊林:我们把困难估计得比较充分,把措施准备得比较周密,同时牢固树立打贏灾后重建这场硬仗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希望,信心就是胜利。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民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务实苦干。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蕴藏着机遇:越是充满挑战的时候,越是考验我们的领导水平、工作能力和进取精神。加快灾后重建步伐,提前完成重建任务,我们必须突出一个“干”字,用真抓实干来枪抓机遇、用科学巧干来破解难题,用埋头苦干来推动重建。只要坚持真抓实干、科学巧干、埋头苦干,我们就能做好当前灾后重建工作,就能把握住未来三年、五年的工作主动权,就能为未来三十年、五十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能让这座经历灾难洗礼的城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