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中欧关系困境的思考
2009-08-04卢晨阳
卢晨阳
[内容提要]2008年,中欧关系经历了近年少有的困境。困境的直接原因是欧盟大国对华外交中的价值观转向,而深层原因则是中欧在经贸、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国际战略和外交领域的矛盾逐渐增多,中欧关系将进入一个矛盾多发期。但是,经贸关系中高度的相互依赖和互补性、国际国内问题上的广泛合作和双方制度化的合作网络构成了中欧关系顺利发展的比较坚实的基础。在近期,处理好中欧关系中的几个问题,才能推进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中欧关系困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D8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2-0064-07
2008年11月28日,中国政府因法国总统萨科奇将会见达赖而推迟原定于12月1日举行的第11次中欧领导人峰会。12月6日,萨科奇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以欧盟轮值主席国元首身份在波兰会见了窜访波兰的达赖并号召欧盟国家团结起来,“捍卫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作为回应,德国、英国、捷克、波兰等国都在主要报刊上发表言论,把推迟峰会的责任归因于中国。此后,中欧关系经历了一场近年来少有的困境。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的春节期间访问了欧盟总部并商定要尽早举行中欧领导人峰会,而英、德两国则相继缓和了对华关系,中欧关系正在走出困境,恢复正常。本文以此为起点,首先分析近期中欧关系困境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本文认为,中欧关系的暂时困境不能动摇中欧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并对发展中欧关系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近期中欧关系发展困境的原因
1近期中欧关系困境的直接原因
近期中欧关系出现困境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欧盟大国对华外交中的价值观转向。欧盟对华外交有利益外交,也有价值观外交,欧盟总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大致的平衡,在过去,相对面言,欧盟更注重经贸问题和利益外交。但自2006年以来法德英新领导人上台后,价值观外交逐渐开始占上风。欧盟中这三大国的领导人萨科奇、默克尔和布朗上台伊始,面对的就是一个对欧盟有巨大贸易顺差的、与欧盟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强大的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不民主、不自由但是经济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何对付中国,欧盟的特长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用其擅长的“软权力”,用其“民主和自由”对抗中国的“不民主、不自由”。萨科奇、默克尔和布朗无一例外地视中国为非民主国家,刻意渲染与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借人权和宗教等问题向中国发难。2008年,这三个国家,尤其是德法两国,以插手西藏问题、扰乱奥运圣火传递、抵制奥运会开幕式、会见达赖等多种方式制造了中欧关系中最近几年少有的波折。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在这其中,与欧盟大国的关系往往是中欧关系的比较可靠的晴雨表。所以,以中国与法德等欧盟大国的关系陷入困境为主要指征,中欧关系经历了一场近年来少有的困境。进入2009年后,深陷经济泥潭的英、德两国相继采取措施,全面缓和与中国的关系。1月22日,英国通过了首份对华政策文件《英国与中国:合作框架》,将发展对华关系视作英国今后数年外交工作的“重大优先目标”,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英国认为未来十年中中国为英国商界提供的机会可能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此后,英国首相布朗还声称中英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1月29日,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时中德双方通过了《中德关于共同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只是个单纯的经济问题的声明而避谈容易引起分歧的政治问题。英、德两国的外交举措其实昭示着在价值观外交屡屡碰壁后,欧盟大国的对华外交正在逐渐回归传统的利益外交,欧洲需要中国帮助它们渡过金融危机,这远比价值观外交重要。而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法国仍在一意孤行地徘徊。
2近期中欧关系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
价值观外交的出现固然和欧盟大国最近几年的领导人更替有关系,但作为欧盟制约崛起的中国的重要手段,它绝对不会在短期内销声匿迹。相反,它会或隐或现、间歇性地对中欧关系制造麻烦。所以,我们要注意到,最近欧盟对华关系从价值观外交向利益外交的回归不会是永久的,甚至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为影响中欧关系发展的负面因素正在增多。
首先,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的变化引发欧盟对中国崛起的担心。进入21世纪后,国际体系权力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按照西方学者的说法,欧洲和大西洋的影响力日渐削弱,2l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亚洲的崛起对西方国家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具体到中欧关系,欧盟因为缓慢的经济发展和相对滞后的外交与安全合作而难以成为“全球性欧洲”(布朗语);而持续、快速上升的实力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中国的崛起使欧盟备感压力,而消解这种压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高举“价值观外交”的旗帜,以阻滞中国的崛起。另外,中欧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和“西藏问题”一直存在,而这两个问题在2008年中欧关系中的凸显,从某种程度而言,是欧盟人为“制造”的,是用来反制中国的有利工具。这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欧盟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对自己地位的忧思。
其次,中欧经贸领域的摩擦逐渐增多。互利双赢的经贸关系一直是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中欧贸易本来互补性很强,双方也都从这种互补性中受益匪浅。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研发能力增强,双方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演变。中国不但自己能生产原本从欧洲进口的东西,还开始向欧洲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比如近年来中国向欧盟出口增长最快的是机电设备和电子产品。同时,最近几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逐年增大,2006年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1282亿欧元。中国出口的产品中有60%是非中国公司(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公司)生产的,也就是说欧盟在华的跨国公司自己制造了一部分贸易逆差。但欧盟并不愿意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相反,2006年的欧盟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中,首次将贸易文件单列发行并明确认为中国对于欧盟贸易政策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挑战”。欧盟认为造成中欧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中欧之间没有互惠的自由、开放和公正的市场。欧盟还指责中国在环境、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政策对欧盟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第三,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历史文化的差异引发的摩擦增多。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欧盟是个资本主义的国家集团,两者的政治、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欧盟认为民主政治体制必须要包括代议政府制度、普选制度、竞争性政党制度、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制度等等。所以欧盟从根本上就不愿认同中国的政治制度,甚至有时对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置若罔闻。但是,长期以来,发展经贸关系一直是欧盟对华关系的重点,政治关系往往从属于经贸关系。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政治性议题比如人权、西藏、台湾问题等并没有给双方关系带来巨大困扰。欧盟经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