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升级探析
2009-08-04张韵君孟祺
张韵君 孟 祺
内容提要:“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致命的打击,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一员也难以独善其身。然而,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轨道之上,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弱。金融危机在给中国外向型制造业带来危机,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员工失业的同时,也给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带来了机遇。如何趋利避害,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实现中国制造业加速升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金融危机制造业产业升级机遇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4-0008-05
问题的提出
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经济跨越的依托,一直以来被各国所重视。2002年,美国先进制造联合会的一份报告认为,制造业仍是美国经济增长中最为强劲的“发动机”。日本、德国、法国等经济强国无不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经济往来更加频繁。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中,逐渐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并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自1991年以来,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我国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中,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向型制造业的快速增长。
然而,我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轨道之上,产业竞争力主要建立在低层次的比较优势之上。一方面,导致了经济逐渐进入高成本增长阶段,过高的能源消耗与依赖程度导致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因面临来自诸多领域的挑战而滞重。长久以来,由于我国体制和政策等原因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一些生产要素价格偏离均衡水平而被人为压低。价格的扭曲使得我国制造业建立在过分的依赖和消耗要素基础上。以1990-2000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2004年,我国日均消耗石油650万桶,能源的消耗总量达到18.5亿吨煤;11个高耗能产业的33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6%;全国能耗支出费用占GDP的总量达到13.5%,超出美国6.5个百分点。能源价格的波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当高成本的瓶颈制约逐渐产生压迫式影响之后,我国大部分企业开始陷入增长困境。同时,强势国家凭借强势地位,控制能源的勘探、开采、生产和贸易,并进而控制能源的最终流向,左右能源价格。强势国家控制着主要战略能源,同时通过产业转移与消费文化的渗透,使得弱势国家不可抗拒地进入其编织的全球生产网络,陷入对能源的高度依赖。强势国家进而通过操纵能源价格,打压其他国家的发展,主导国际经济秩序。我国制造业对能源的高度依赖和消耗给我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劳动力成本、要素价格等低层次优势,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我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业产业大部分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价值链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市场营销则被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国公司所控制,产品最终定价权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产品定价权的丧失必然导致财富分配权的丧失,而且这种状态有被“锁定”的危险。处于这一分工状态的中国制造业,对能源等要素更加依赖,更加强化了强势国家的控制,经济主权进一步丧失。同时,贸易摩擦增多,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更加劣势地位,话语权也进一步弱化。
因此,依赖于低层次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的传统思路已经难以继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已经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然抉择。
目前,“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风暴正在席卷全球,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危害使得我国依靠外贸拉动的外向型经济遭受到严重的冲击。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外国的企业纷纷倒闭,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我国外贸萎缩严重,外贸出口将受到最大冲击。由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已经高达60%,我国GDP的40%左右是由出口拉动的,因此,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我国受其影响也较为严重。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就业形势极为严峻。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的时候,也带来了机遇。如何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变危为机,对我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笔者重点从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分析其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带来挑战中所蕴藏的机遇,进而分析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制造业
产业升级的机遇
由于知识和技术的规模报酬递增性,导致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而且知识和技术积累能力的自增强机制使后发国家落入始终追赶发达国家的“陷阱”。因此,如果没有灵活的政策倾斜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金融危机在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困难与挑战的同时,也对我国制造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了历史性契机。
1.金融危机导致低附加值、贴牌生产的中小企业的大量倒闭,加快了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步伐
长久以来,为了解决就业,增加出口,实现GDP增长,我们对一些从事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贴牌生产的中小企业的存在实行了默许政策,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对其进行鼓励。这些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为我们参与全球化生产、解决就业、实现财富积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大量外国企业纷纷倒闭,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我国外贸萎缩严重,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最大冲击。从2008年11月份开始中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1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 833.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从名义利率来看,2008年出口增长17.2%,扣除人民币汇率和通货膨胀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出口实际增长率不到10%。外贸的严重萎缩使得国内大量出口型企业严重亏损,甚至倒闭。这些企业大都是“三高一低”的中小企业,没有自身技术创新优势,处于国际价值分工链低端。这些企业国际竞争力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倒闭是必然,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可以说,本次金融危机只是在时间上提前使这些中小企业倒闭、淘汰。这恰恰加快
了我国产业的升级步伐。因为,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维护产业安全,就不得不促进产业升级。而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淘汰这些落后的中小企业,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大量中小企业的倒闭,虽然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压力,但是加快了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步伐。
2.金融危机为民族企业实现国际拓展扫除了一定障碍,加快了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步伐
二战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链发生了深刻重构,贸易、投资一体化出现并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全球化生产体系日益形成。发达国家在增强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规模,不断谋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其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环节,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各个环节的最佳生产地点,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采用OEM或ODM的生产形式,跨国公司把高度标准化了的产品和技术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结合起来,促进了以纵向分离和网络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体系逐渐形成。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2/3,已成为国际社会中跨国界经济联系与交往的“完全行为能力”主体和现代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全球跨国公司通过掌握产品标准、市场规则、销售渠道,控制着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实现对某些产业部门的垄断控制。在这一全球化生产体系中,我国民族企业普遍处于不利地位,分工“边缘化”倾向日益凸显,经济主权不断丧失,产业控制力日益弱化。一些民族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收购兼并的对象。民族企业、品牌的大量倒闭、灭失带来的是创新能力的下降、核心技术的外部依赖化。
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民族企业国际拓展,鼓励有实力的民族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和跨国并购,培育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跨国公司,有利于民族企业获取战略资源,开拓市场空间,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危机为民族企业实施国际拓展带来了机遇。世界金融体系的崩溃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加上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大量外企面临着生存压力,资产价格严重缩水。为了渡过难关,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大量外企,甚至大型跨国公司都在寻求援助。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实现国际拓展。一方面,原先许多被外国人掌控的核心技术,现在可以以相对合适的价格予以购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较低价格对原先竞争对手,甚至是产业内具有霸主地位的企业的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实力,减少竞争,增强产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现产业内的控制力和财富分配权,掌控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产业升级也就顺应而解。以中联重科收购案为例,中联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全额收购世界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在该行业的竞争力,实现了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为实施民族企业“走出去”战略,实现我国产业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由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奉行谨慎开放的原则,国内金融体系并没有完全开放,加之美国危机来临之前,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融资保证了资本金的充足要求,中国银行业的整体业绩在近些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有利的因素将会有效地阻拦美国金融危机向中国金融业的传导。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并不大,只是通过对外部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而传导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因此,中国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融资的问题。金融资本作为产业资本的支柱,能够加速企业的发展和财富聚集的步伐,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中国金融体系能够为中国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促进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
3.金融危机为民族企业实现人才储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产业升级步伐
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的不景气。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落1.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2009年将下降0.7%,欧元区2009年经济将下降0.5%,日本将下降0.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1%,比2008年回落1.5个百分点。经济困难,大量企业面临倒闭的境地,这直接导致了大量企业裁员,劳动力失业。对于国内而言,首先,虽然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对于高层次人次的需求仍然旺盛;其次,国外市场不景气,国内需求潜力仍然较大。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最快,被国际公认最有可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因此,可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甚至并购国外研发机构,实现战略人才储备,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也为促进产业的升级提供条件。杭州娃哈哈集团在金融危机的状况下,逆势而上,2009年扩招7000余人,除了企业目前需求之外,也为企业下一步扩大生产、实现拓展、提升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做大做强企业做好人才储备。
抓住机遇,变危为安,
促进我国制造业加速升级
1.以政策为导向,制定和完善具有战略性的制度,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制造业加速升级
首先,政府需合理布局,正确规划,制定有利于引导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产业集群能够将产业分工细化,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竞争力的提高。国际经验表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往往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达。政府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以产业集群的理念考虑产业的地区布局和引导地区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倡导计划。并根据产业的经济特征,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企业在地域的相对集中,注重培育集群的形成、发展机制以及吸引要素集聚的机制。
其次,要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促进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重点产业往往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或是代表最新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具有较大的关联效应,对其他产业具有技术外溢或相关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政府应对重大产业实施扶持政策,通过建立国家项目基金、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税收优惠、研发资助等各种激励和优惠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振兴。同时,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以及核心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从而实现技术外溢,促进本国产业发展。
再次,安全、高效利用金融资本,促进民族企业振兴。通过加强资本市场立法,规范资本市场各种行为,为资本市场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继续培育股票主体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长期商业票据市场,发展和规范私募资本市场交易活动,努力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多
种形态、拥有丰富交易商品的资本大市场。同时,合理延伸资本市场功能,合理引导和支持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的建立为创业投资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有利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促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从而加快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以重点产业为牵引,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技术的先进生产组织方式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技术的突破,在制度层面上引起生产体制的不断变革,生产体制的变革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技术变革的需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技术革命,使得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应用,导致了信息交流成本的降低、速度的加快,基于模块化与“温特制”的新标准化产品生产平台与组织体制日渐兴起模块化生产系统是“温特制”的基础。模块化是按照一定的联系规则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分解为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然后按照某种联系规则将可进行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模块)统一起来,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的行为。该生产网络曾经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但现在越来越依靠关系企业之间的协调。跨国生产体系的突出特征是跨国界企业之间的非股权合作关系,使价值创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甚至整个企业的经营功能都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获得,主导企业出现“虚拟化”和产权控制一定程度的弱化。但由于“温特制”的作用,主导企业控制着销售渠道、市场规则和产品标准,价值的实现依然控制在主导企业手中。以模块化为特征的“温特制”生产组织方式加快了产业升级速度,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实现了新的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对于重点产业而言,建立和完善这一生产组织方式,有利于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实现全球化生产;同时,能够加速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应在在制造业领域探索实施模块化改造,组建若干大型专业化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参与国际制造业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
3.以企业为主角,加大研发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
企业竞争力是产业升级的基础。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升级。鼓励和推动本土大型制造企业在某些核心价值模块上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若干核心技术和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在制造业中已经集中了不少具有核心价值模块的品牌制造商以及模块供应商,但主要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即使是合资,也多以外方控股或掌控核心技术为主,外资模块供应商还常常会“挤出”国内配套商和供应商的市场份额。要大力鼓励和推动本土大型制造企业在某些核心价值模块上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若干核心技术和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主动性。为此,首先政府要确保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的主要力量。政府应当科学作为,不要过多行政干预企业,确保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能够按照市场的变化来自主决定。其次,政府要大力扶持企业创新。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形成一套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扶持企业创新。可以通过设立政府性的研发基金以及给予政策导向与扶植,集中开发关键的价值模块,并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接,在做专做精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实质性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同时,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加大人才储备,以及促进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并购或合作,实现国际拓展,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