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要做怎样的世界大国

2009-08-04

环球时报 2009-08-04
关键词:实力大国世界

楚树龙 冯 峰

早在四年前,美国《新闻周刊》就曾用21个版面解读为什么未来属于中国,该组报道指出,中国的快速发展“已不再是一个预言,而是一个事实”。不过,较为准确地评估中国国力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依此看待和确定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国际地位、作用,仍是摆在中国和世界面前一个长期性的战略任务。

2035年前后,中国GDP将超过美国

尽管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依然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但经济总量在2008年已经位居世界第三,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依然平稳快速增长。因此,国内外对中国国力未来数十年里的发展趋势虽有多种预测,但总体上乐观的估计大于悲观的预测。按照中国的增长趋势,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这几乎已经成为世界政界、经济界和学术界的共识。

根据中美两国2007年的经济数据,如果2007年以后的20至30年间,美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2%,而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0%,那么到2026年,中国将以20.6871万亿美元的GDP规模首次超过美国的20.1151万亿美元。如果2007年以后,美国GDP的平均增长率能够保持3%,而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达到8%,那么至2037年,中国会以34万亿美元的GDP规模超过美国的33.5万亿美元。即使在2007年以后,美国能够实现GDP平均增长率4%,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8%,到2045年,中国仍会以63万亿美元的GDP规模首次超过美国的61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早则20年代中后期,晚则40年代前期,中国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考虑到国际贸易环境的状况、突发性政治和经济事件的负面影响等因素,该时间点比较接近2035年前后的某一年。当然,具体的年份既取决于两国国内的政治议程,也取决于如何计算GDP。

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战后的日本经历了4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香港“亚洲四小龙”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即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四小龙”在多数年份也保持着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对比日本等亚洲各国和地区,中国的人口更多,领土更加广阔,市场更大,增长的后劲更足,因此中国有可能、有潜力、有条件保持更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既然日本能够实现4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那么作为人口更多、领土和市场更大的中国,实现50年甚至更长的经济高速发展是完全有可能、有条件、有根据、有后劲的。

中国崛起不是意识形态的崛起

与历史上新兴大国的发展、崛起不同,中国发展、“崛起”的内容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和“崛起”。这既是中国的意图、目标,也是事实。中国发展、“民族复兴”的目标是人均收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要实现这一目标,其经济总量必定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世界经济大国,甚至是世界经济超级大国。除了经济发展和“崛起”的目标,中国的发展、“崛起”既不是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崛起,也不是军事力量的高速提升和“崛起”,甚至还不是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和“崛起”。

中国并没有要成为像美国和前苏联或俄罗斯那样的世界超级军事大国的目标。不顾中国经济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支出增长,且中国政府开支也在全面增长的事实,仅挑出中国军费开支双位数增长,进而指责中国扩军的做法是错误的。而无论是战略力量还是常规力量,中国军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都是进行本土防御,对试图侵略中国的国家保持最低、可信的威慑力量。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出现了几十倍的增长,而同期中国的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并没有出现几十倍增长。

在文化和“软实力”方面,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现在和未来仍然是世界文化大国。但中华文化不是宗教文化,中国人历来没有“传教”、“拯救世界”的宗教或精神使命感,没有要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文化传向世界的动力,而是主张世界的多样化,各种文化、文明之间的“和谐”。

综观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成为世界级的大国并不容易,必须在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全球政治和文化影响四个指标中达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综合实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世界级大国,也就是所谓的“超级大国”。近代以来,只有英国、法国、美国和苏联达到和成为世界级大国,因为它们在经济、军事、政治和文化影响等世界大国主要要素中具备三个或三个以上。而德、日、意成为世界大国之所以失败,除了采取的方式有误,还在于它们只是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大国的标准,从没有在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两个方面成为世界的代表或被普遍接受。

展望未来,中国、印度确实有可能在经济上达到世界级大国的规模,也会在军事实力上接近世界级大国——只要它们有这样的意愿。不过,在可见的将来,看不出中、印的全球政治和文化会达到影响整个世界的规模。尽管它们本身的文化光辉灿烂,但很难成为被世界所接受的、普世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

对世界地位,中国早已自足

对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一些人声称这必将构成“挑战”和“威胁”。事实上, 中国一直重视地区和国际合作,在崛起、上升的同时是一个满足的、“上升的、维护现状的力量”。

历史上,德国、日本、前苏联等近现代世界大国、强国的崛起,首先是发展经济、技术、军事等实力,然后依据增长的能力要求更高的地区、国际地位与影响,甚至不惜走武力和战争的道路。与之相比,中国崛起的模式和影响根本不同:中国是先成为世界大国,先有较高的地区和国际地位和影响,然后再弥补实力的不足。

不管别人怎么看,对中国人来说,中国现在、10年前、20年前、50年前就是一个世界大国、世界的主要力量之一,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在 “世界大国”的判定标准中,中国早就具备绝大多数条件:在地理、人口规模上,中国早已是世界大国;在时间上,中国是个历史大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传统、文化、文明上,中国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延续数千年的文明大国;军事上,中国虽不够强,却是一个核国家和当今世界常规军事力量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政治上,中国也早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日本、印度等国今天还在为这一地位而来回奔波。

因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中国早已是一个而且一直是一个世界大国。过去中国唯一与世界大国地位不相称、不完全够世界大国标准和条件的是经济实力。对这个不足,中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来弥补,才使今天和今后的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方方面面都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

因此,这种“世界大国”观导致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是一个知足的、维持现状的力量。因为中国人已确信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具有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并不存在中国实力增长后要求与之相应的较高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的问题。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足够高,中国人要做的是弥补实力的不足,使实力与地位更加相称。▲(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后。)

猜你喜欢

实力大国世界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