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觊觎我的手机?
2009-08-04武佳
武 佳
x
用户对垃圾短信的不满情绪终于触动了运营商。6月12日,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消息称,为防范垃圾短信,运营商将对每日发送短信数量超过一定标准的用户的发送行为进行拦截。对于数量,三大运营商确定的标准是:非节假日每小时不得超过200条,每天总量不超过1000条,节假日每小时不超过500条,每天总量不超过2000条。
“发送者可以多找些手机号来发送”,“如果用短信群发器来发送几乎可以逃避监控”,“短信费用毕竟是运营商收入来源,运营商不可能真的杜绝垃圾短信”。“如果真的限制了,那我们这些做业务的怎么办?”——“限发令”真的有效吗?我们的通信自由会不会因为“限发令”而受到限制?
其实,垃圾短信不过是手机信息安全的冰山一角,隐藏在“限发令”背后的真相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甚至常常联系的好友全被陌生人查了个清楚,是谁偷窥了我的手机?
个人信息贩卖黑市至今如火如荼。你在填写个人简历、买房买车登记或者参加积分兑奖活动时,你的个人信息就可能被窃取了。如果说这种个人信息的丢失来源于自己的“不小心”,那么在手机通话过程中内容被窃听、窃取用户身份等问题让人放不设防。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似乎让窃取手机终端上的数据更加容易,病毒和木马很有可能自动找上门,更危险的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SIM卡被复制了。
“预计到2010年,将有超过35%的网银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进行金融交易。”专注于金融服务的分析机构celent给手机银行勾画了一个美妙的未来。运营商和电子商务机构纷纷开始部署手机支付市场,但如果连手机安全都保障不了,何谈把手机当成钱包?
数字签名和密码是保护手机数据安全的关键,软件则是对绕过安全技术的恶意代码进行实施监控的有效手段。近期,工商银行推出了防钓鱼业务,用户一进人工行网上银行就会有相关信息弹出,提醒用户下载,虽然在进行软件下载的过程中计算机速度会非常慢,而且需要重启才能生效,但金融机构对用户信息安全和个人财产的重视倒也让人欣慰。
仅靠金融机构的努力显然还不足以屏蔽手机病毒。尽管相比电脑病毒,手机病毒少之又少,但其呈加速增长的趋势,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款新的手机病毒产生。病毒程序可以在用户不察觉的情况下通过短信或者WAP的方式产生一定的资费,或者将手机中的通信记录、照片等上传至服务器,甚至有些时候,蓝牙都成为病毒传播的通道,而且这种病毒异常猛烈,常常令手机处于瘫痪状态,使得用户不得不刷机或重装系统来启动手机。
小小一个手机已经穿起了一条长长的链,手机制造商、软件提供商、手机应用开发商,以至于运营商等已经选好位置、摆起刀叉准备分食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大蛋糕。然而对于用户而言,美妙前景背后隐藏着无数陷阱,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人在觊觎着我们的手机。在这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时代,扭转用户心理可能是开发商要迈过的第一道坎儿,如果不保障手机应用安全,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任何鼓吹可能都是竹篮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