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溪地,假如还有伊甸园

2009-08-04MichèleLasseur

旅游 2009年7期
关键词:大溪地伊甸园少女

Michèle Lasseur

法国探险家Bougainville说过,这是个只有高尚的野蛮人和维纳斯般女人才能栖居的地方,这是个金光一闪就让你坠入无限想象的伊甸园

如果有人问我在这个饱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星球上是否真的还有人间天堂,我要告诉他——有,那个地方叫大溪地。

关于大溪地有一个浪漫的传说:1767年6月,英国航海家沃利斯在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时与另一艘船失散,被风吹向法属玻里尼西亚群岛的大溪地。Bounty号舰船的一班船员因抵受不住相思之苦,毅然放弃返回英国,在船上发动政变,把船长及另一班船员放逐到小船上随波漂流之后,Bounty号驶回大溪地,寻回他们的大溪地爱人。

沃利斯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当地人请我们进屋吃东西,有年轻的姑娘向我们献上花环,而乐师则在一旁用长笛吹奏轻快的曲子,地上还铺着树叶和鲜花……在这里,男女接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毫无神秘色彩。我们仿佛置身在伊甸园中,平原郁郁葱葱,树上果实累累,小溪穿流迂回……这里的人民享有大自然最慷慨的恩赐。处处充满热情、休憩、安逸、欢愉,以及幸福的表象”。

后来好莱坞邀请超级性格巨星马龙·白兰度将此事件拍摄成一部著名的影片《叛舰喋血记》。大溪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了马龙.白兰度。电影杀青之际他就迎娶了当地一位美丽的玻里尼西亚土著少女作为他的妻子,并花巨资买下了位于大溪地的一个附属小岛,将这里打造成为风光秀美的伊甸园,梦想着隐居于此,尽情享受远离尘嚣的阳光、海滩和爱情。

由此,大溪地又被人称为“爱之岛(Love Island)”。

而真正让大溪地闻名全世界,还是要功推大画家高更。我从图书馆里偶然看到的大画家高更(Paul Gauguin)的传记里了解到:为了追求伟大的艺术,高更抛弃现代文明来到了大溪地要做一个高贵的野蛮人,一到那里就被半原始的淳朴民风所吸引;传统的生活方式,珍稀的热带花木,优美的歌舞音乐,美丽的土著少女……他决定留下,并娶了一位当地姑娘作妻子,开始了"笑拈香粉归洞户"的生活。临近中年的高更从未碰过画笔,但是大溪地的灵感却奇迹般地促使他表露出了一个真正伟大的画家才能有的天才,他的画从这里震惊天下。从《大溪地两少女》、《何时你出嫁》、《手持芒果的女人》等作品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美丽的大溪地是他创作的源泉,温柔妩媚的大溪地女子是他创作的灵感,他将大溪地视为生命中最后的净土,1932年至死也再没有离开过那里。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被这些浪漫的文艺作品的主人公灌了迷魂汤,“为艺术、为爱情”的梦想缠绕着我这个异想天开的女青年,要师法高更,来到大溪地,远离尘世的喧嚣,独处一隅,找回心灵的后花园。

有作家称玻里尼西亚的魅力是某种奇异的忧郁——南太平洋岛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四季温暖如春物产丰富,居民不需要什么衣服,采集食物容易,常常一大群人无所事事地待在椰子树下,望着大海远处凝思。

如今,两位代表了大溪地灵魂的少女被收藏在欧洲的艺术馆里。高更的《塔希提少女》,描述了两位当地女子相对而坐的情景。在占据主体的深红色块中,一朵素色的栀子花簪在女子发际,静静地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有评论家看到《大溪地少女》这幅画时说,“整个欧洲都想借这两位少女,分得一些玻里尼西亚的阳光”。阳光是大溪地最充裕的资源,也是上帝在这个天堂乐园涂抹的最斑斓的一道色彩。

不知是否有人告诉大溪地的居民,他们的家与天堂何等神似。不知修了几世几劫,才能居住在这样的地方。

猜你喜欢

大溪地伊甸园少女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伊甸园
首届大溪地群岛亚洲旅业峰会和旅业考察团成功举办
谢欣:伊甸园ENED
伊甸园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2016大溪地群岛中国路演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