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主体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及其途径探析

2009-08-02江丽娜

理论观察 2009年5期
关键词:途径重要性

江丽娜

[摘要]民主政治建设一直都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相关课题也越来越热。但不得不承认,我国舆论界在对民主化政治建设的研究与态度上存在有很大误区——片面的强调民主制度的建设而忽视民主主体的建设。结合我国相关国情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民主主体建设在我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为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快速进行,应该高度重视民主主体建设的重要性,并在穗步进行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加强民主主体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民主主体建设;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024-02

一直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都备受关注。受西方思潮影响,很多学者单纯的强调民主制度的建设,而忽视了民主积极作用发挥的条件性。民主并不能单纯的被定义为“是个好东西”,它积极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民主作用能够得到积极发挥,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民主主体素质的高低。因此,片面的强调民主制度的建设,而忽视民主主体的建设的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不仅难以推进我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反而会对其产生反作用。而只有充分重视民主主体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一、民主主体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

关于我国民主主体建设的重要性问题,其实早为国人所关注。早年严复就以批评洋务派以“物”作为自强图存的突破口力倡“人”的更新。梁启超也曾大声疾呼:“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要务”。及至近代,陈独秀。鲁迅,李大钊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民主主体建设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的今天,在民主政治建设进入重要阶段的时期。民主主体建设丝毫没有减弱其重要性,反而由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力推进而大大加强。对民主主体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由民主主体之于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决定

民主主体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民主主体是民主政治得以存在的唯一载体。主体依据自身的独有规定性,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着一切社会历史的文明。而民主政治作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无论我们对它进行怎样不同的解释:政治理想、政治形态、政治制度抑或生活方式,它都与其它社会文明一样,是历史主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民主主体凭借自身独有的能动性,在政治朝民主化的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展示着自身之为主体的伟大力量,他们创造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着民主政治。毫无疑问,没有民主主体就根本不可能存在民主政治,更谈不上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具体的层面来说,民主主体是具体的民主制度的实践者;是政治权利的来源和基础,也是民主发展的最终归宿;民主主体还通过社会心理、政治文化的氛围的营造影响民主政治的运行。可以看出,民主主体对于民主政治显然是极其重要的,那么相对应的,民主主体建设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也就不证自明了。

(二)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

我国在长时间内一直是封建专制国家,并没用民主的传统。我国人民长期处于专制统治之下,民主意识薄弱,民主素质有待提高,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虽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移入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中国历史上政治文明崭新的一页。然而尽管如此,专制主义在人们文化思想系统中留下的余毒并没有得到根本清除。正如李慎之先生所说:一百多年的现代化以来,“中国人变的东西虽然不少,甚至数不胜数,但是在最基本的精神上却变得微乎其微,甚至可说原封不动,它就是专制主义。”他甚至还套用杜威的话(指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说:“专制主义在中国是一种生活方式”。毛泽东也曾说“封建时代独裁专制的恶习惯深入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可以发现,在现代中国社会中,虽然帝制政治形式早已被历史抛弃,但专制主义的种种弊端,诸如个人专权,个人崇拜,一言堂,官本位以及与之俱来的腐败现象却层出不穷,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在人民群众中,“为民做主”的思想的风行远远盛于“由民做主”。我国的这种特殊文化传统始终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传统的国民性与民主政治对主体的要求格格不入已经是众所共认的事实。在我国这样的现实国情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民主主体建设就更加必要和重要。

二、在我国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根本前提——稳步进行

由民主主體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我国民主主体建设的加强和推进必须在稳步进行的前提下进行。对民主主体建设的加强和推进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承受度。民主意识超越现实民主条件的幅度过大就必然引起社会动乱。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八九”学潮就是最直接的教训。由于改革开放国门大开,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和传播,人民的民主意识相比于我国的实现民主的条件过于超前,在急于推进民主,忽视了现实条件的情况下,就爆发了“八九”学潮,给了西方反华分子以可趁之机,也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的形象。

(二)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途径建议

1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根本途径

如马克思所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民众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那么民主、自由对他们来说只能是奢侈品。民主政治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现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主体素质的提高同样也需要经济发展作后盾。没有经济发展作基础,其他方面的一切发展都可能是空谈。经济生活水平制约人们的思想意识,制约人们参加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因此,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才是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根本途径,离开这个条件去谈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去谈民主政治建设都是不切实际的。

2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民主素质是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个“后发展”、“多民族”、“超大型”的国家。这样的现实国情就决定了发展教育在我国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中的有效性。我国“后发展”的特点使中国的主体民主化必然显现为一个“人为”推动过程。不可能像西方先发国家是一个相对“自然”的演进过程。而由“后发展”的特点带来的“后发优势”也使“自然”的演进过程不仅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多民族”、“超大型”又要求在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这一过程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而不至于使整个社会失序甚至分裂。而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主体民主化手段只有教育。显然,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教育是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现实而理性且有效的途径,是一条“和平地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因此,大力发展教育,通过多种教育途径提高人民民主素质是十分有效且可行的。

3鼓励参与,提高人民民主实践水平是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必然途径

民主主体素质并不会随着物质生产条件的提高而自然而然的提高,单纯依靠教育的力量也不足以保证民主理论在实践层次上的有效性。因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只有鼓励民众切实参与到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来,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的建设,民主主体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在的效果。因此,鼓励参与,让主体在参与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其民主能力,是加强和推进民主主体建设的必然途径,也是其最终归宿。

总之,为了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必须消除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误区,切实重视民主主体的建设,并积极探索加强民主主体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只有如此,我国政治民主化才能得到有效实施,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才能顺利突破攻坚阶段,取得较大成果。

[责任编辑:李晓丽]

猜你喜欢

途径重要性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无敌上上签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