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艺术
2009-08-01罗浩
罗 浩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误区;提问艺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6(A)—0043—01
在语文课教学中,课堂提问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不懂得提问的艺术,导致语文教学中的提问陷入了一些误区。
1. 不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
有些教师的课堂提问漫无目的、信口开河,随便就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盲目性、随意性较大,问不到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无处着手,这是教学的大忌。教师提问时不考虑自己在教什么内容,对是问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封闭性问题,还是问分析、综合、评价层次的开放性问题,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2. 所提的问题不是真问题,无提问必要
这一类型的误区也比较突出,比如讲解《项链》一文时,教师这样提问:“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件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根本就没必要问。所以,提问时教师应该先考虑自己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真问题,不要无疑而问。
3. 提问过于简单呆板,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一些 “是不是”或“对不对”等缺乏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习惯性问题,学生自然会齐声答道“是”或者“对”。这样听上去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其实教师和学生都在“跟着感觉走”,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训练。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自己回答,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久而久之,学生就对教师的提问麻木了,教学效果不佳。
4. 提问的对象过于集中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一直着眼于个别好学生,凭借这些学生营造气氛,而那些差生因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得不到被提问的机会,这就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这些类型的提问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是不科学的。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呢?以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把握好。
1. 提问要选择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
提问要切中要害,抓住时机。时机恰当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融会贯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讲读《七根火柴》时,以《夜走灵官峡》引入,提出“大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小故事”的问题,从“小故事”这个切口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品中重大主题的表现手法;在分析无名战士的人物形象时,设计了“无名战士是怎样上场的?你们是先听见还是先看见?”等问题,从小切口入手,把学生领到作品中去。
2. 体现启发性,注意难度
《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引而不发”,提问就是要调动学生思考,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问题过于简单,则不能引发学生思考;过难,又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提问应能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并能体现其个性,展现创造力。过于简单、空泛、没有新意的提问都难以起到这种效果。
3. 引导学生化解有难度的问题,先易后难
教师为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可以由浅入深,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由点到面等。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逐层发问,层层递进。如笔者教《范进中举》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分析胡屠户的基本性格,首先提出问题“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有什么不同表现”,学生回答“变化快”、“反复无常”、“好笑”等。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没变,那是什么?”学生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设,回答道:“见风使舵,嫌贫爱富。”最后,笔者因势利导,提出了一个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他的善变说明了什么?”学生“顺藤摸瓜”,由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总结出课文所反映的社会主题。
4. 面向全体,因人施问
提问要让全体学生思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难易有别。提问既要让优生感到兴趣,引发钻研的激情,也要激发差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找到成功的途径。教师在引导问答中,应多肯定、多鼓励,让学生乐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