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创新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

2009-08-01

甘肃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创新教育培养

戴 俊

〔关键词〕 创新教育;学生素质;诱发;培养;

创设;发展;开展;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A)—0034—01

一、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创新动机是指一种愿意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它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化学这门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史这部创新史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学习元素周期律时,讲“门氏梦表”;学元素氟时,讲“死亡元素”;学氧化反应时,讲“燃素说与氧化说的沉浮”;学纯碱时,讲侯德榜及“侯氏联合制碱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形成学生创新个性的催化剂,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同时,教师还应适时引入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化学成果,或介绍学科新动向,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有关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信息,这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有益,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使其意识到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二、创设质疑情境,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科学创造贵在质疑。”创新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1885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就是在卡文迪许的空气组成实验数据里发现了其中的氮气密度比从氮化物中制得的氮气密度大。他并没有忽视这种微小的差异,从而发现了氩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同时还要多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能够自我设疑、质疑、自行发现问题等。

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并在学生提问和回答时对其各种答案中的合理成分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那些有自己独到见解和新颖的答案。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荒谬的,也应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给予肯定和赞扬,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不同于一般的、不同于常规的观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提倡一题多解,鼓励学生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评价最佳方案,并把评价过程变为发展高层次思维的过程。例如,在“甲烷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用什么装置制取,而是让其根据制取甲烷的原理,分析和比较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所使用的仪器及其装置,并就此展开讨论,再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提出制取甲烷所需要的仪器和装置,总结出装置的特点。这个讨论的过程,既是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又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开展创新制作,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1.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改进实验。中学教材中的实验尽管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但并不说明这些实验就是完美无缺、不可改进的。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有些实验甚至会污染环境。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其进行大胆改革,把改革实验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验技能结合起来。例如,我经常引导学生使用代用药品和仪器进行某些实验:在学生学习了电解水后,我引导其用霍夫曼电解器代替课本装置;在学习了制氢气后,我又用启普发生器代替课本装置,并分别进行比较和评价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性实验技能的目的。

2. 帮助学生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中学化学有很多适合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内容。这对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实验技能很有帮助。我们可以据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学习元素符号时,制作元素卡片、元素游戏牌;学习铁的化学性质时设计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索实验;学习氢气时,尝试制作出“氢氧弹”、“氢气球”等等。另外,课本后面的“魔棒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上游龙”、“变色魔师”等趣味化学实验,教师也都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然后再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些活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实验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综上,创设丰富多彩的创新情境,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对发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创新教育培养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