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国际化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2009-07-31卢丹
卢 丹
摘要:经济国际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特征之一,认识和把握经济国际化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水平,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分析经济国际化,就必须从经济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入手,阐明经济国际化的含义,并与经济全球化做对比,分析其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明确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关键词:经济国际化;内涵;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06-0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并将经济国际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并列,作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趋势之一。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经济,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一、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跨国化。经济国际化本质上是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它与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应当从历史和时代的发展上来把握经济国际化的内涵。
(一)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从历史上看,经济国际化作为一种进程实际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以后,原来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近代生活史”。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经济活动具有了分工和资源配置国际化的意义,真正开启了经济国际化实质性的历史进程。
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是一种通过商品生产掠取剩余价值并顽强积累的生产方式,价值必须以现金体现,商品必须销售,否则,积累就会停滞,危机就会接踵而至。资本积累的内在冲动和从外部攫取更大利润的可能性,必然驱使它建立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体系。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国际化大发展。同时,由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主义大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国际化。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殖民体系的瓦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分工体系的拓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世界经济的20年黄金时代,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战后国际分工格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后改称“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r)三大国际组织的成立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稳定而有序地发展;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相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基础上形成的固定汇率制和1973年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浮动汇率制,保障了国际汇率的稳定和各国国际收支的有序调节,大大降低了贸易壁垒,世界经济国际化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跨国化、资本流动全球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新趋势。
第四阶段是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国际化的新发展。20世纪的最后10年,世界格局发生历史性转折,世界进入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上,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经济国际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深化。
(二)经济国际化的含义
虽然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很长,但究竟什么是经济国际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表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内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
时至今日,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经济国际化的内容已经发展得非常丰富,具体表现在:贸易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国际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和经济规制国际化。综上,笔者认为可以把经济国际化概括为以下的分析:经济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并朝着经济无国界方向变化的过程和程度,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向外延伸,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与世界经济成为互相依赖、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的过程。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历史性决定于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是一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互动的结果。由于受到现实的、复杂的国家关系的影响,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时也存在差异,但就总体趋势而言,两者是正向一致的关系
二、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一被提出以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经济全球化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但关于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界定,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1997年的贸发会议对全球化的定义从相互影响上做了描述,会议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1997年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化的各方面因素——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中经济决策的相互影响愈来愈重要。”国内一些学者也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做了自己的解释:“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推动下,在国际分工空前深化的基础上,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扩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各国经济紧密依存,互相融合成全球经济。”
尽管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有所差异,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本质的理解,笔者认为,所谓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就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它要求建立健全的、全球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保证商品及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将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经济、管理等活动纳入全球经济之中,使其相互间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形成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全球市场。它要求健全全球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受全球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保证全球经济活动的有序发展和公平竞争。它要求制定保证全球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设立协调和仲裁世界经济和各国(或地区)经济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国际机构。经济全球化内涵丰富而复杂,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自由贸易全球化、国际投资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技术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研究开发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消费全球化等。
分析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关系密切,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经济规律体系特别是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经济国际化向全球纵深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表现形式。而且,一个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就取决于该经济体的经济国际化水平,经济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当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国际化水平提高时,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水平必然提高;而当世界经济全球化水平较高时,也会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国际化水平。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都是市场化。市场化使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逐步与世界经济融合,使跨国商品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加,使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责任编辑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