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野蛞蝓防治技术
2009-07-31杜晓霞
随着宁夏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日光温室生产遍布宁夏各个市县,温室种植蔬菜种类、品种有了很大更新,温室种植技术也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温室病虫害发生也比较普遍,日光温室前门坎下,由于棚膜长期积水湿度大,种植3~4年蔬菜尤其叶菜类后极易滋生野蛞蝓,野蛞蝓喜食蔬菜幼嫩茎、叶,对蔬菜种植造成极大危害,以危害蔬菜幼苗、幼嫩叶片和嫩茎为主。尤其育苗蔬菜(芹菜、辣椒等)及油白菜等叶菜播种后刚出苗时为害最重,可从地上部约0.5cm处,连生长点全部取食,对蔬菜全苗造成威胁,油白菜等叶菜长大后,虽不能全部吃光,但可食其叶片,部分可隐蔽于生长密度大的蔬菜叶片背面,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牢固粘在叶片上的虫体以及排泄粪便、分泌粘液污染蔬菜, 严重影响蔬菜的商品性,同时引起菜叶腐烂。其防治方法和药物又比较特殊,一般杀虫农药对其防效不大,加之有的菜农对其认识不够,因此防治比较困难。现将野蛞蝓发生规律、生活习性、防治
方法、防治措施及菜农有效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1.生活习性
1.1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L.)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名鼻涕虫、粘粘虫,成虫体长20~25mm,爬行时可伸长30mm,体宽4~6mm,灰褐色,头前端有2对触角,能伸缩,卵椭圆形,数个或数十个卵粒由胶状物质粘着在一起,聚集成堆。
1.2野蛞蝓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产卵于湿度大且隐蔽的土壤缝隙中,卵期为16~17d,完成一个世代约250d左右,每年的4~5月和9~10月为产卵盛期。温度在11~20℃,土壤含水量在20~30%之间比较适宜,发育、繁殖最快;干燥的环境对其发育、产卵有抑制作用。
1.3野蛞蝓怕光,均为昼伏夜出,喜食幼苗、嫩叶,一般傍晚6时后开始活动,晚上12时前是危害高峰期,天亮常隐藏于田边地埂的土缝中及植株残枝败叶下,阴雨天也可昼夜取食。同时它的耐饥能力很强,在食物缺乏或干旱高温条件下能长时间潜伏在阴暗土缝或残枝败叶中不吃不动。
1.4野蛞蝓在北方露地蔬菜生产中,一年有两个主要活动危害期:4~6月和8~9月。早春3月越冬成体或幼体开始活动进入第一个危害时期。夏季高温时虫体常潜入土中或草丛中越夏。秋季天转凉时越夏的虫体开始出来活动,主要取食各类秋菜。但在日光温室栽培环境下,秋冬春三季均适宜于野蛞蝓的繁殖、活动和危害。
2.防治措施和方法
2.1农业防治
2.1.1日光温室春季蔬菜种植和育苗结束后,在夏季翻土暴晒,尤其是温室前门档经常潮湿的土壤,翻晒2~3次,每次7~10天,这样可以使虫卵自然爆裂,减少虫源。
2.1.2彻底清除温室内外的杂草残叶等,破坏野蛞蝓栖息地和产卵的场所,可有效地减少虫口基数。
2.1.3傍晚在温室内放置适量的菜叶、树叶堆,每日清晨翻开菜叶,能捉到大量野蛞蝓,同时可用木板或铁锹拍打畦埂等处的缝隙,来直接消灭野蛞蝓,连续4~5天可消灭野蛞蝓85%以上。
2.1.4采用高温闷棚措施,在栽植蔬菜之前,选择连续3~5d的晴日,严密封闭温室,使温室内温度升至60℃以上,以高温蒸杀野蛞蝓。
2.1.5温室地面采用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使野蛞蝓白天无法潜入土壤缝隙里躲藏,遇强光照射后死亡,还可以有效地抑制野蛞蝓夜间爬出土缝活动与危害。
2.2经验防治 在当地防治中积累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如下:
2.2.1可在畦埂及温室前脚以及温室外围四周,在傍晚撒施初化为粘状的石灰以及干燥的草木灰,能阻碍、限制其活动,甚至致死,减轻受害。
2.2.2夜间活动时直接对虫体喷洒70~100倍氨水,即可致其死亡或在地埂棚边喷洒1~2%的食盐水,也能有较好防效。
2.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时应主意,野蛞蝓分泌的大量液使广普性的杀虫剂作用不大,必须选用专杀软体动物类的药剂。
2.3.1用80%灭蜗颗粒剂或10%多聚乙醛(蜗牛敌)颗粒剂每平米3克然后掺细土细砂,拌匀后撒于田间。
2.3.2用0.5公斤的豆饼或麦麸加入12.5~30g的蜗牛敌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诱杀。
2.3.3喷施灭蛭灵800~1000倍液,或蜗牛净0.7~1.1g/m2,于傍晚均匀撒施于土表或作物根部附近。
2.3.4用硫酸铜800倍液,或30%甲萘四聚母粉(除蜗净),配制成800~1000倍药液,或用70%的杀螺胺可湿性粉剂,稀释成1000倍液在野蛞蝓未入土之前直接对虫体喷洒。
喷施施药防治时间均应掌握在傍晚害虫活动时至清晨未隐蔽之前,防治效果较好。
作者简介:杜晓霞(1969.12-)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