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词典学研究应具备的理论特色
2009-07-31章宜华
章宜华
摘要传统的词典本体论把词典看作是供人查阅的工具,把词典学当作编纂词典的艺术和技巧来研究,把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和用户需求排斥在外,极大地制约了词典学理论的发展。本文从当代词典学的学科特点八手,探讨词典学与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阐述当前国际词典学研究的几个理论焦点,提倡把词典学当作一种科学来研究,以构建适合现代词典用户语言习得需求的词典理论。
关键词词典学理论体系认知语义学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
传统的词典研究大多集中在词典编纂的经验与技巧、双语词典的翻译、词典的类型、词典与教学、词典与文化,以及词典的评论和词典的应用;简言之,是把词典学当作一种技术或艺术、把词典学产品当作一种工具来研究。随着学习词典的兴起,语言学的一些成果被引入词典编纂,词典学研究也开始注意语言学的问题,但仍没有冲破词典本体论的局限,难有较大的突破。
21世纪把我们带入一个知识爆炸式增长的新时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学好一到两门外语。外语速成或自学需求的出现对学习词典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迫使词典学者或编者不得不从用户的视角来思考词典学问题,尽可能编纂出适合当代学习者需求的词典来。因此,在西方国家,词典学家们从用户二语习得的角度出发,不断把语音、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的新成果应用于词典编纂实践。然而,我们对单语和双语词典释义的研究却没有跟上国际词典学发展的步伐,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释义观上。学术研究的滞后直接影响到我国学习型词典的释义和编纂质量,这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国际上学习词典释义的发展方向,大胆吸收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以改进我国词典释义的方法。为此,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词典学的学科特点
1学科地位
在词典理论研究中有两个基本问题一直困扰者辞书界,并影响着词典学的学科建设:一是词典学有没有学问可做;二是词典学是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传统观念认为,词汇学是理论学科,其主旨是对词汇进行全面的研究;词典学是应用学科,其目的是词典编纂;词典学是把词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到词典编纂中,词典学研究的只是经验性和技巧性的东西。西欧和美国的一些学者大多把“词典学”(lexi—cography)看作是“词典的编写和制作"(the writing and making of dictionaries)或“词典编纂实践”(the practice of compiling diction—aries)。美国词典学家兰多在他的《词典编纂的艺术与技巧》一书中始终也没有把“lexicography”当作一种学问来对待,多是一些词典编纂经验的总结和对词典编纂的感想。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一些学者眼里,“词典学”只是一种“技巧”和“艺术”,他们不愿意或无心把词典学当作一门学问来看待。
上述观点过于受到词典学传统本体意义的羁绊,对词典学的现代发展和词典学理论指导词典编纂的作用视而不见。我们承认,词典编写有“技巧”或“艺术”的一面,但这只是词典学研究的一个侧面——词典编纂实践,主要涉及词典语料的采集、词项的选择、立目、释义,以及各类词典信息的组织和编排等。然而,为什么要这样做则包含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正如Hausmann所指出,“词典学还包括对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描述,这是词典学活动的基础”,是词典学作为一门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认为应用科学没有学问也是十分片面的。事实上,词汇学和词典学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理科(物理学)与工科(工程学)之间的关系。理科研究的是材料、能源和运动的一般规律;工科研究的是这些规律的工业应用,如铁路建设、桥梁建设、飞机制造、舰船制造,甚至是核武器的研制和核电站的建造等。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原理,但谁能说飞机、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制造或建设没有理论呢?原子弹的研制和核电站的建造需要应用物理学对核原料的性质和裂变规律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实现制造或建设又需要系统的、完全抽象的理论,而且造原子弹的理论不一定能用来造核电站,反之亦然。这说明不同的应用理论虽然都基于同一种基础理论,但它们的应用实践又是完全具体的,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些特点和规律就反映在它们各自的理论体系中。科学以及它的应用都有其理论的一面和实践的一面,它们有着持久的相互作用。
词典学像工程学一样也有其理论——对某一语言词汇作实际的、具体的专门研究。词典学运用了语言学原理和方法,但不是语言学的附属,更不是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就像语言哲学探讨语言学问题但不是语言学的分支、计算机学科运用了数学原理和方法但不是数学的分支、信息科学运用计算机原理和方法但不是计算机学科的分支一样。况且,词典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远远超出了语言学的范畴,如基于用户视角的词典研究和编纂需要有认知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双语词典的研究和编纂需要有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学的知识,专科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研究和编纂需要各类专业知识,术语词典涉及基于各专业学科科学研究和发现的专业术语命名及定义,专名词典涉及到社会学和历史学方面的知识,辞书研究和编纂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词典语料库和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需要信息处理技术和统计学知识,电子词典的编纂需要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还有辞书编纂过程需要确立编纂宗旨、总体规划、体例设计、用户调查、类型划分,以及选词、立目、释义、引例、索引、编排等。这些都是语言学所不能涵盖的。这些“不仅无法依靠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加以解决,而且也不能指望未来发展的语言学加以解决”。正如Hartmann和James所说:“词典学常被误认为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实它是自成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需要从信息科学、文献学、出版学、哲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营养。其相关学科,如术语学、词汇学、百科辞书编纂、目录学、术语符号学、索引学、信息技术、图书馆学、媒体研究、翻译学和语言教学以及诸如历史学、教育学和社会学之类的邻近学科为词典学家界定和发展自己的领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前苏联学者也一直把词典学作为一种科学来研究,他们认为,词典编纂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它的理论是总结词典编纂实践艺术的科学。如果接受了“lexicogra-phy”只是“艺术”的观点,将会对词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带来损害。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词典学已经形成一门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说它“自成一体”,是因为:a)词典的本体性质及其理论和技术支持已经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学科体系,明确了作为一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对象、目标和任务;b)它有系统的学科设置,有成套的理论著作、教科书和学术刊物,已培养出一批词典学硕士生和博士生;c)有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的国际和国内的学会组织,有正常的学术活动,并在辞书
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有一批常设的辞书研究、编纂和出版的机构,有一大批辞书从业人员。说它“相对独立”,是因为:a)词典学的独立性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词典学的跨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它离不开这些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论方面的支持;b)词典学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近一个世纪的理论构建,已经基本形成了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具有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但它必须不断从邻近学科、同类学科和相关学科中汲取营养,以求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c)词典学已经在理论构架上形成了流派,在其内部形成了分支学科,词典学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词典学的理论框架,形成了基于范畴理论和语篇理论、认知理论和交际理论等的词典学流派,并由此派生出相应的分支学科。
2学科体系
词典学(lexicography)是关于词典等工具书的设计、编纂、使用、评论和历史等研究的学问;具体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词典编纂理论,二是词典编纂实践。按照这个思路来构建词典学的学科体系大致有三个层面的内容:框架体系、学术体系和应用体系。
(1)框架体系
规定词典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性质、任务和范围。性质指词典学的学术属性,包括语言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文化属性,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等。词典学的性质特征决定了词典发展的两大特点:语言继承与理论创新。新的形势要求辞书研究必须认真总结前人(包括外国人)的经验,不断吸收语言识解、语言习得、外语教学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从理论上创新和发展。纵观国际词典学研究的状况,当代词典学的框架体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展开:
a)词典所描述的对象——词与所指对象间的关系:研究词典应从哪些方面描述词所反映的语言事实。
b)词典与使用对象——用户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利用用户已知的信息和接受视野,准确、全面地解释用户“未知”的信息。
c)词典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词典如何适应现代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需要。
d)双语词典中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语言文化之间词汇的“等值”转换以及翻译人员作为用户对词典的实际需求。
e)词典与词典编纂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开发与利用计算机语料库、数据库和词典辅助编辑软件进行词典编纂和自动生成。
f)词典与词典之间的关系:研究同一语言不同发展阶段的词典之间或不同语言文化的词典间不同的编纂特点和规律。
g)词典与其发展历史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词义和词典的演变过程。
h)词典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词典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有效地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
框架体系还指词典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学术覆盖面,包括词典的源流与发展、词典的类型与功能、词典的结构与框架、词典的编纂与释义方法、辞书的规划管理与编纂技术、词典的修订与评价体系、用户视角的研究与词典的使用等。
(2)学术体系
描述词典学作为一种科学如何借鉴或应用语言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教育学、翻译学、百科学、统计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来构建词典学的理论体系,即如何综合这些知识,以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手段,以整个社会群体的言语活动为背景,以真实文本语料库为依据,探讨词典的系统理论框架,构建词典的编纂原则以及科学的诠释方法、分类方法、评论方法和使用方法等,并把理论成果直接用于编纂实践,包括计算机语料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计算机辅助词典编纂和自动生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学科体系还包括词典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
(3)应用体系
指在词典学的相关理论框架下,把词典学研究的学术成果直接应用于词典编纂,科学组织词典信息。应用体系又分三个层面:结构层面、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
结构层面规定词典的结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总体结构(overall structure)包含总体规模、总体布局和总体风格;b)框架结构(megastructure,frame structure)包含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前置页、后置页和中置页:c)中观结构(mediostructure)包括正文内参见、正文外参见、词汇网络和语义网络等;d)分布结构(dis—tribution structure);e)索引结构(access structure)包括外索引、内索引。
知识层面规定词典所提供的知识信息,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同类型的词典反映的知识特征应有所区别。如交际型词典所提供的知识往往比较简单、明了,以沟通语言交际为原则,不提供与交际无关的其他知识信息,即使专科词典也只是描述词汇的语言属性,而不涉及太多有关指称物作为真实物质的性质特征。语言知识包括被释义词的形态、语音、语法、句法和语用信息;文化和科学知识反映为概念知识,包括语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性质特征,包括性质、外形、结构、种类、功能、用途,有时还涉及其历史、发展及社会文化属性等。
技术层面涉及如何实现词典结构层面和知识层面的技术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外部技术保障和内部技术保障。前者指有关语言调查、用户调查、词典语料库和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词典编纂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操作;后者指有关词典数据提取、统计、抽象、归纳,词典各种结构信息的组织、编排和索引等技术操作。
二、词典学的理论焦点问题
词典编纂的革新首先应该是理论创新。鉴于词典学是应用学科,我们就需要在应用上多下一些功夫,努力把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词典学研究和编纂中去,这样才能摆脱词典本体论的束缚,实现词典学的理论创新。纵观国际语言学和词典学界的学术动态,以下几点可说是词典学当前的理论焦点。
1原型语义学与意义潜势
根据当代范畴理论,释义是描述语词意义的原型特征,原型又分内化语言原型和外化语言原型,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纂属于外化语言的抽象描写。换句话说,被释义词的语义表征来源于语料的具体环境而又必须经编者归纳、抽象等思维加工脱离具体语境,以便使释义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原型性;而另一方面,词典释义又必须告诉用户如何使用被释义词,这就需要对其潜在的使用条件进行描述,以便用户获得该词正确的使用规则。因此,词典所描述的不是语词的概念标本,也不是意义,用COBUILD词典执行主编Hanks的话说是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即利用原型理论来构建和描述被释义词的意义表征。也就是说,释义是一个从个体到一般(找出语义原型),再从一般到个体(语境具体化)的语言认知过程;对语料的分析可以获得抽象的原型,而原型的个性化或具体化就是语词意义实现的过程。用户在查阅词典时通过把被释
义词放在特定语境来触发语义潜势,从而获得具体的意义。
2框架语义学与事件意义
语词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语义的动态特征就体现在语言行为事件中。每一事件都会有特定的语言表述形式,这些形式会发展成一个语言团体成员共享的、可以称作原型的交际模式。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讲,事件或反映事件的原型交际模式可表现为语词的概念结构或语义框架,语词意义的描述必须与语义框架的描述相联系;要说明一个词项的意义和功能需要从整个框架和框架元素的描述入手,因为它们提供了语词意义在语言中存在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方法和动因。反过来讲,语义框架就是一种交际模式,该模式中的所有行为成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本框架结构,即说话者(speaker)通过媒介(medium)把信息(message)传递给听话者(addressee),所传递的信息及传递信息的媒介和方式就构成了一个交际事件。这样,一个基本的交流模式就包括说话人、听话人、信息、媒介和主题等元素。在词典信息的描述中,说话人、听话人和媒介等是背景知识,信息和主题是事件的核心内容,它们一起构成事件意义;事件所涉及到的行为者都是框架元素,它们一起构成概念或语义框架结构;这多少有些类似于词的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在释义中重视语义框架成分的描写,有利于从多层面、多角度解释语词的意义特征和认知语义结构。
3配价理论与分布结构
对语词分布结构(distribution structure)的描写是积极型词典释义的重要基础,因为它能直观地反映被释义词可以出现在话语中的相对位置和结构特征,是语词在一定上下文或语境中语言属性的集合表现。在当代语言学中,许多语言学理论都通过描述中心词(如动词)的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或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等来描述语词的分布结构,但在词典学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是配价语法(valency grammar),因为它比较适应词典的需要,能明快地反映语词的原型分布结构,能向用户呈现出可以直接认知和综合判断的整体框架,具体反映语词的意义结构、句法功能、搭配关系和使用规则。因此,应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构建的分布结构是表现语义的理想构架之一,它的词典学意义在于能把被释义词的意义潜势投射到具体的句法模式中,这种投射就构成或凸显了语词的意义。对于动词尤其如此。
4意义一文本理论与组配结构
语词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与另外一些词同时出现。…因此,反映语词共现结构的搭配一直是学习词典十分关注的问题,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也很多,但用一种系统的语义理论来支持词典组合搭配的只有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Meleuk主持编纂的法语《组配词典》(Dictionnaire Combinatoire),他们所依据的是“意义一文本”理论。
词汇功能反映为词汇语义单位在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聚合组配关系和词汇语义关系。由于词汇的内在关联有明确的倾向性和规律性,Meleuk就借用数学函数关系来描述这种关系模式:f(Ll)=(L2)。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他把词汇功能关系分为56种,每一种功能节点下面又有若干“次范畴”功能,以说明每个词的各种可能或不可能的组配规则。这些词汇功能按其语义分布和功能特征分为两种类型:
a)具有纵聚合关系的词汇功能,把有直接语义关系的语词联系在一起,如同义关系、转换关系、反义关系、对比关系、类属关系、句法派生关系、语义派生关系等。
b)具有横聚合关系的词汇功能,通过一定的语义关系把不同词汇单位组合在一起,包括强化关系、程度增减关系、确认关系、褒扬关系、贬抑关系、副词性语义派生关系、地点、原因、谓词(即系动词与形容词比较级的组合关系)、动词架(即系动词或功能动词,如英语的have,与名词短语的组合关系)等。
5认知语义学与意义驱动多维释义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义结构是一种心理现象,存在于语言系统的深层,以意象图式和概念结构的形式存储在大脑虚拟心理空间中;它无法脱离语音、句法和形态结构而独立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语言具有象征性,语法是语义的象征单位,语词的语音、形态和句法构成统一的象征结构,从不同的层面来凸显语义。语词的概念意义也具有原型特征,由一组能反映概念范畴成员典型属性的特征元构成。特征元产生于整体认知中不同的认知域,人们可以在构式的观照下根据不同的视角选择相应的认知域,根据观察和描写详略度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辖域,根据相关背景和凸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焦点,以准确有效地描写释义对象。这充分说明,语义是语言及语言交际的核心,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是意义的表征形式,因此我们应该以意义为轴线,构建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模式,以释义的形式通过语音、形态、概念、句法等表征形式和语用等表征规则来揭示语词的多维认知语义结构,在词典中构建语义网络系统,全方位地揭示词汇意义信息。
三、余论
词典是对语言的抽象描写,自然要涉及到语言的各种属性,而语言的属性又集中反映在语言的构造单位上。语言属性是人类长期以来各种认知经验的浓缩,是人类复杂认知域的集合,因此反映语言内容的意义就自然有层次性和多维性。也就是说,语词的意义不只是概念特征,概念只是意义的一部分。意义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语义的形成与人的身体感观、经验、事物、观念、图式、心理空间和抽象思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语义的表述与理解同语法、语境、分布结构和使用规则又是不可分离的;意义表征是一种多维认知语义结构,它以多个语言层面反映出语义信息。这些语义的表征形式在词典中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语义网络。词典的语义网络既连接词典的微观结构成分,也连接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外部结构成分,这种联系建立在语言认知的各种系统关系上,体现了人的思维与语言认知的心理过程。可见,词典学只有不断吸收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理论原理才能不断创新、不断丰富。
尽管词典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的时机已趋于成熟,但其理论构架仍是比较松散的,对词典学各种要素的阐述散见于学术论文或一些个案研究之中。词典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整体性,词典学学科的理论构架在词典学界还有一些争议。辞书界应以国际词典学的研究和实践为背景,瞄准学科前沿、吸收各种相关理论之长,比较中西辞书研究理论和词典编纂实践,为探讨并构建当代词典学的理论体系作出积极的努力。